![](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孩子做事拖沓磨蹭,家长可以怎样引导你知道吗?
磨蹭、拖沓、没效率,是大多数人身上都会有一些的小毛病。在我看来,家长应该视自家孩子情况的严重程度来判断,人无完人,不要过于苛责孩子。一般来说,孩子如果有比较严重的拖沓行为,已经耽误到了学习和生活,说明家长一开始就没有帮孩子树立起健康的时间观念。一方面原因,可能就来自于父母日常的娇惯和妥协。
比如习惯性帮孩子操心的父母,“你别动”、“让我来”、“少操心”,孩子长期被父母包办生活里的选择,就容易失去判断事物焦点的能力,分不清主次,进而失去时间管理的能力。想要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也不难,重要的是父母有没有改变的决心,先从改变自己的教育态度做起,再慢慢引导孩子向生活独立、思想独立的方向改变。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做事拖沓磨蹭,家长可以怎样引导。
一、多订闹钟
和孩子一起整体规划日程表,随后对于每一项实施方案定下闹钟,可以很便捷地让孩子的生活紧急下去。如做作业的时长,每15min响一次,依据每一个15分钟的表现评分,成绩可以领取奖赏这些。闹钟具有了催促的功效,它可以区划时长,让孩子的感受力获得锻练。但生活并不是竞技场,始终保持焦虑不安会出现焦虑情绪,太快地耗费孩子的精神实质,从而危害孩子的注意力。因此父母在订闹钟的情况下,要适度分配歇息,给孩子总结和喘气的时长,那样孩子会更为意识到时长的珍贵,意识到高效率的必要性。
二、一分钟重点训练
一分钟尽管很短,但却可以保证许多事儿。一分钟重点训练的含义就取决于,让孩子根据探索一分钟做的事儿,搞清楚一分钟的时间也是有使用价值,从而创建起重视时长、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实际训练的具体内容,我建议父母和孩子一同来进行,一方面是提升孩子的参与性,更能造成兴趣爱好驱动力;另一方面,一分钟重点训练还可以当做一个亲子互动,推动亲子沟通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