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生活中如何做到?我不是要求论文,不需要长篇大论,只是想听听看谁的理解更深刻,更有独到之处而已。... 生活中如何做到?
我不是要求论文,不需要长篇大论,只是想听听看谁的理解更深刻,更有独到之处而已。
展开
百度网友a78dee9d4c
2009-04-09 · TA获得超过26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5万
展开全部
思想上去解释没用的,知行合一的关键是制心一处,非哲学思想命题,知行合一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认知和改变,非思想上的说说而一,到底知什么,到底行什么,知,不是知别人,而是知自己,通俗的说知道别人一万个缺点,不如知道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这是难的,通俗的讲,你现在心理现在想想自己的缺点,优点,欲望,分析自己,剖析自己,普通人连这点皮毛可能都没想过。行什么,行在欲望,在人事上,心理上突然的欲望暴发点的克制,出来就杀掉,如果连出来都没察觉,那就不算知了,还行个什么。为和合一,知也难,行也难,思想算个屁,说一万句废客,即使语言波澜壮阔,思想内涵丰富深刻,没用,思想也属于欲望的一种,这是需要不断的时间积累,这是做工夫,因为难做到,致知格物的学问,一句话“一心不乱”才算入点格,我可以肯定的说,一万个人不出一个。
蓝色西伦敦D11
2009-04-08 · TA获得超过21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5万
展开全部
王阳明 (1472-1529),汉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学习,今贵阳市修文县。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最重要的大师。
弘治十二年,举进士,第二年,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后改兵部主事。 弘治十八年(1505年),先生“专志授徒讲学”,和湛甘泉结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 正德元年(1506年),一度被权宦刘瑾排挤,谪贵州龙场驿驿丞。三年,到龙场。正德五年(1510年),升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正德七年(1512年),从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升授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平定漳州詹师富、大帽山卢珂、大庾陈日龙、横水谢志珊、桶冈蓝天凤,浰头池仲容等匪徒暴乱。
正德十四年六月,率部镇压福建地方叛乱,于丰城途中获悉宁王反,即返吉安起义兵,水陆并进捣南昌,连下九江、南康、费时35天,平叛擒宸濠。九月抵杭州献俘,因宦官许泰、张忠谗言,非但无功,反遭诬获咎,太监张永设法得以免祸,即称病居西湖净慈寺、九华山诸寺院。
正德十六年初,始于南昌揭示"致良知"学说,终完成"心学"体系。六月升南京部尚书,九月归姚,会74弟子于龙泉山中山阁,指示"良知"之说,十二月被封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但不予铁券,岁禄亦不给。 此后6年多,丁父忧,服满亦不召用,专事讲学。嘉靖四年(1525)九月,在余姚中天阁讲学,门人300余,并作《中天阁勉诸生》文书于壁。
嘉靖六年五月,受命镇压思恩、田州、八寨、仙台、花相等地瑶族、僮族叛乱,翌年秋平定。时肺病剧发,十月上疏告退。十一月二十九(1528年12月29日,戊子年甲子月戊子日)卒于江西南安青龙浦舟中,享年56岁,著有《王文成公全书》行世。
隆庆二年,皇帝再诏赠为“新建侯”,谥“文成”,颁铁券。穆宗皇帝在券文中说:“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王守仁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
王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的。在这一结构中,王守仁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王学的基石。在王守仁看来,心是无所不包的。物、事、理、义、善、学等都不在“吾心”之外,亦即是“心即理”。但他又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是“致良知”、为圣的内在可能性.同时,他又强调“良知”是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的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天理之在人心”),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正是这个充塞天地的“良知”(灵明),才使“我”与万物(包括社会)无间隔地一气流通,互不内外远近地融为一体。也正是这种天地间活泼泼的、“个个心中有仲尼”的“良知”,才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具有“凤凰翔于千仞”,“淳德凝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②的“狂者”或圣人境界。这就极大地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高扬了人格精神的伟大,成了“致良知”的主体后天努力的内在要求。在这里,王守仁突破了朱熹那种“天理”的绝对性,从而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
“致良知”就是如何为圣的过程,变本然的知为主体意识自觉把握的知的过程,也就是他所说的“知行合一”。在这一“致良知”的过程中,王守仁强调认识主体生命意志和情感投入。主要表现在:“致良知”是对“无一息之或停”的天道和作为人类意识历史积淀的《六经》等的动态认识过程。这里就要求认识主体要有历史感。同时,也表现在“致良知”是主体澄静体悟的情感心灵活动。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也就有一个“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而觉“有滋味”的不断深化过程。因此,“人若复得”“良知”,“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替与天地万物同体并一气漳通的超然自乐的人生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主体人格精神获得了高扬,个体的生命存在价值得到了肯定,人的心灵被提升为与天地同体无古无今的永恒,而这正是生命的体验过程。
从上文对王学的内在结构即“良知”、“致良知’等分析看出,王守仁的心学是一种体验哲学。作为其心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美学,也具有鲜明的体验性质,可以说是体验美学。所谓体验美学就是审美主体通过生命体验那种具有时间上的永恒性(无限性),空间上的整体性,方式上的直接性和本质上的超越性的审美意象或审美境界。王守仁的体验美学就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把握那种具有永恒性、整体性,直接性和超越性的“至乐”或圣人境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蓝烁168
2009-04-08 · TA获得超过36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3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26万
展开全部
在今天我们解读,似乎知就是知识,行就是行动。也就是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中的实践要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党的实事求是原则似乎就是来源于此。
但是,在王阳明的时代,我感觉他的知行合一肯定还有其他的深意,尤其是结合他的心学理论来看。
在生活中,实事求是的说,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嘴上的英雄,实践的狗熊。O(∩_∩)O~。
但是难做到并不意味着做不到。
我想,只要我们坚持知行合一的理念,多思考,多观察,把书本的知识多去应用。应当是不难的。
还有就是我们一定要多参加社会实践,这个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书本上的东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江南过客过江南
2009-04-08 · TA获得超过42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12万
展开全部
知行合一通俗点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不断地思考问题,又要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在路上237
2012-03-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5万
展开全部
一定要先知后行,才是现实可能的,没有先后现实中人做不到 ,所谓 知行合一 是指尽量是想到就去做到 中间时间消耗相对少,也就是减少七情六欲对人的行动力的阻力(顾虑)的过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