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隐形文言文翻译
翻译:楚国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人,读《淮南子》,看到书中写有“ 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挡掩护,可以隐蔽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经过一整天,妻子于是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哄骗他说:“看不见。”楚人暗自高兴,他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进了县衙门。
《楚人隐形》原文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楚人隐形》注释
1、贫居:生活贫困。居:处于。
2、《淮南子》:一种讲医学的书。
3、伺:等待,侦候。
4、自鄣叶:遮蔽自己的树叶。鄣,同“障”,遮蔽。
5、可以:可以用来。
6、遂:于是,就。
7、分别:分辨。
8、障:遮蔽。
9、不:同“否”。
10、恒:经常,常常。
11、经日:经过一整天(表示时间很长)。
12、不堪:不能忍受。
13、绐(dài):哄骗。
14、嘿:同“默”字。
15、然:……的样子。
《楚人隐形》赏析
《楚人隐形》作者是邯郸淳,三国魏书法家。此文为一篇讽刺性的寓言。楚国的书生天真地认为只要一片叶子就可以隐身,但他不明白叶子只遮住了他自己的眼睛。盲目地相信他人,做事根本不经过头脑的思考是愚蠢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一叶障目的事情比比皆是。许多人对待事情往往只注重表面和局部,他们自以为得到了正确的认识,却不知自己看到的离真相还差很远。为避免因没能全面认识而产生的偏差或错误,应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去思考,去分析,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说明了不要自欺欺人,不要企图不劳而获;任何理论都不能盲目追崇,要看清事物本质。更批评了那些死读书,完全相信书本而自己却不动脑、没有主见的人。
《楚人隐形》创作背景
《楚人隐形》出自《笑林》,为三国魏邯郸淳撰,共三卷,所记都是俳谐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笑话专书。
《楚人隐形》作者介绍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yǐng)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三国魏书法家,官至给事中。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与丁仪、丁廙、杨修为曹植的“四友”。”淳自小有才名,博学多艺,善写文章,又懂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方圆遐迩许多人都知其名。
邯郸淳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