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相关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请教有关艾滋病禽流感西尼罗病毒等各类病毒的详细介绍
最好有ppt的网站
解析: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据新华社报道,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剂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但已经有用于临床治疗的多种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HIV病毒的复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分子病毒学西尼罗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目前已知70多种同属病毒,其中约有半数可导致节肢动物传播的人类疾病,广为人知的有黄热病、登革热、日本乙型脑炎等。在传统病毒分类学中,此属病毒被归类于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但是,分子病毒学研究表明,此属病毒在基因组、病毒结构、病毒复制机理等方面与披膜病毒都不相同,故于1985年被重新划分入黄病毒科。西尼罗病毒有着与同属其他黄病毒相似的病毒结构、基因组组织结构和复制机制,其病毒颗粒直径约40~60 nm,有宿主来源的脂蛋白包膜,包膜内的病毒核衣壳为对称多面体状,直径约30 nm。病毒包膜对维持病毒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保护病毒基因组有重要作用,因而病毒很容易被有机溶剂和去污剂灭活。病毒颗粒中包括三种结构蛋白:C(capsid)蛋白、E(envelope)蛋白和M(membrane)蛋白。西尼罗病毒的基因组为一条线形正单链RNA,长度约11 kb。病毒基因组RNA在5''端有一个I型帽状结构(m7GpppAmp),3''端缺少聚腺苷酸序列,以CU-OH结尾。病毒基因组RNA可以直接作为mRNA,从一个开放阅读框内翻译出一条长链前体蛋白,在宿主细胞蛋白酶和一种病毒基因编码的丝蛋白酶作用下,长链前体蛋白被切割成至少十种成熟的蛋白,其中包括三种结构蛋白(C、prM 和E蛋白)与七种非结构蛋白。这些蛋白在病毒基因组上的编码顺序为:C-prM-E-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黄病毒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和随后的内吞都是由病毒E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介导的。然而,目前还没有发现明确的受体分子。病毒借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以吞噬小体的形式进入细胞后,在吞噬小体内酸性环境的作用下,病毒包膜与吞噬小体膜融合,病毒核衣壳被释放入胞浆。在宿主细胞胞浆内完成前述的蛋白合成后,病毒来源的RNA复制酶开始病毒基因组RNA的复制。病毒RNA的复制主要发生于核周区。首先,以病毒正链RNA为模板合成全长的负链病毒RNA,这一过程在感染后三小时即可发生。随后,负链病毒RNA即可以作为模板合成子代病毒正链RNA。病毒正链、负链RNA的合成是非对称性的,其正链RNA的合成较负链RNA多十倍。子代病毒RNA合成后,于内质网内腔组装新的病毒并由胞吐作用分泌到胞外,完成病毒繁殖周期。西尼罗病毒可以在多种体外培养体系中生长,包括鸡、鸭胚,各种人、猴、猪、啮齿类动物和昆虫来源的细胞系并导致细胞病变效应。小鼠与豚鼠动物模型对病毒脑内注射感染高度敏感。病毒RNA具感染活性[2]。2 感染与免疫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约80%的西尼罗病毒感染者并无征状,另20%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其他的常见症状有头痛、极度乏力、恶心、呕吐、皮疹、淋巴结炎。如果没有严重并发征发生,以上症状通常在一星期左右自愈,但乏力征状通常延续更久[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发于老年人,主要为脑脊膜炎和大脑炎,是西尼罗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并发征,常表现为急性的软瘫。值得注意的是,西尼罗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感染人群中的比例似有上升趋势。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病毒。早在1878年,人类就首次报道了禽流感病毒在意大利引起的鸡瘟。因此,在1900年它被人类发现时所用的名字是"真性鸡瘟病毒"。后来,又经过了三四十年,才逐渐发现了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流感病毒。直至1955年,人类才正式把它命名为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流感病毒同属正粘病毒科,俗称"流感病毒群"。在"流感病毒群"这一大家族中,还分为甲、乙、丙三型,人类流感与禽流感的致病病毒均为甲型流感病毒。在流感病毒基因中,有两段非常重要,决定病毒特性和型别的蛋白质基因:一个是红细胞血凝素蛋白,另一个是神经氨基酸酶蛋白,按照它们首写英文字母分别定名为"H"和"N",又根据这两段基因蛋白及其组合的不同,又把流感病毒分为许多亚型。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H1到H15等15种类型,其中具有高致病性的H5和H7型在世界各地不断引起禽流感流行,但很少有人类感染病例;人类主要对H1和H3型易感。由于禽流感病毒出现得比人类流感病毒早,还有人认为,人类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进化而来的。
以往人类感染的流感病毒为H1N1、H2N2、H3N2三种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种类和亚型是非常多的,至今已发现的数千种属于不同抗原亚型的流感病毒几乎都可以在禽类动物中找到。因此有人认为,禽类是我们流感病毒基因天然的和巨大的贮存库,是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这些不同的禽流感病毒的亚型兄弟中,不是所有的亚型或毒株都有高致病性或毒力的。禽流感病毒普遍存在于禽类,主要感染鸡和火鸡,还有珍珠鸡、野鸡和孔雀,鸭、鹅、鸽、鹧鸪也能被感染。虽然流感病毒的各种亚型都可能有致病性,但不同亚型的毒力是不同的。大多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可以是完全无症状的不显性感染,只有少数具有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株才会引起禽流感的大流行。在世界上几次较严重的禽类流感流行中,多数是由禽流感病毒兄弟中的H5和H7型所引起的,这两种亚型几乎能造成100%的患病鸡、火鸡死亡。
问题描述:
请教有关艾滋病禽流感西尼罗病毒等各类病毒的详细介绍
最好有ppt的网站
解析: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据新华社报道,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剂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但已经有用于临床治疗的多种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HIV病毒的复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分子病毒学西尼罗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目前已知70多种同属病毒,其中约有半数可导致节肢动物传播的人类疾病,广为人知的有黄热病、登革热、日本乙型脑炎等。在传统病毒分类学中,此属病毒被归类于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但是,分子病毒学研究表明,此属病毒在基因组、病毒结构、病毒复制机理等方面与披膜病毒都不相同,故于1985年被重新划分入黄病毒科。西尼罗病毒有着与同属其他黄病毒相似的病毒结构、基因组组织结构和复制机制,其病毒颗粒直径约40~60 nm,有宿主来源的脂蛋白包膜,包膜内的病毒核衣壳为对称多面体状,直径约30 nm。病毒包膜对维持病毒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保护病毒基因组有重要作用,因而病毒很容易被有机溶剂和去污剂灭活。病毒颗粒中包括三种结构蛋白:C(capsid)蛋白、E(envelope)蛋白和M(membrane)蛋白。西尼罗病毒的基因组为一条线形正单链RNA,长度约11 kb。病毒基因组RNA在5''端有一个I型帽状结构(m7GpppAmp),3''端缺少聚腺苷酸序列,以CU-OH结尾。病毒基因组RNA可以直接作为mRNA,从一个开放阅读框内翻译出一条长链前体蛋白,在宿主细胞蛋白酶和一种病毒基因编码的丝蛋白酶作用下,长链前体蛋白被切割成至少十种成熟的蛋白,其中包括三种结构蛋白(C、prM 和E蛋白)与七种非结构蛋白。这些蛋白在病毒基因组上的编码顺序为:C-prM-E-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黄病毒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和随后的内吞都是由病毒E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介导的。然而,目前还没有发现明确的受体分子。病毒借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以吞噬小体的形式进入细胞后,在吞噬小体内酸性环境的作用下,病毒包膜与吞噬小体膜融合,病毒核衣壳被释放入胞浆。在宿主细胞胞浆内完成前述的蛋白合成后,病毒来源的RNA复制酶开始病毒基因组RNA的复制。病毒RNA的复制主要发生于核周区。首先,以病毒正链RNA为模板合成全长的负链病毒RNA,这一过程在感染后三小时即可发生。随后,负链病毒RNA即可以作为模板合成子代病毒正链RNA。病毒正链、负链RNA的合成是非对称性的,其正链RNA的合成较负链RNA多十倍。子代病毒RNA合成后,于内质网内腔组装新的病毒并由胞吐作用分泌到胞外,完成病毒繁殖周期。西尼罗病毒可以在多种体外培养体系中生长,包括鸡、鸭胚,各种人、猴、猪、啮齿类动物和昆虫来源的细胞系并导致细胞病变效应。小鼠与豚鼠动物模型对病毒脑内注射感染高度敏感。病毒RNA具感染活性[2]。2 感染与免疫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约80%的西尼罗病毒感染者并无征状,另20%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其他的常见症状有头痛、极度乏力、恶心、呕吐、皮疹、淋巴结炎。如果没有严重并发征发生,以上症状通常在一星期左右自愈,但乏力征状通常延续更久[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发于老年人,主要为脑脊膜炎和大脑炎,是西尼罗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并发征,常表现为急性的软瘫。值得注意的是,西尼罗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感染人群中的比例似有上升趋势。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病毒。早在1878年,人类就首次报道了禽流感病毒在意大利引起的鸡瘟。因此,在1900年它被人类发现时所用的名字是"真性鸡瘟病毒"。后来,又经过了三四十年,才逐渐发现了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流感病毒。直至1955年,人类才正式把它命名为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流感病毒同属正粘病毒科,俗称"流感病毒群"。在"流感病毒群"这一大家族中,还分为甲、乙、丙三型,人类流感与禽流感的致病病毒均为甲型流感病毒。在流感病毒基因中,有两段非常重要,决定病毒特性和型别的蛋白质基因:一个是红细胞血凝素蛋白,另一个是神经氨基酸酶蛋白,按照它们首写英文字母分别定名为"H"和"N",又根据这两段基因蛋白及其组合的不同,又把流感病毒分为许多亚型。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H1到H15等15种类型,其中具有高致病性的H5和H7型在世界各地不断引起禽流感流行,但很少有人类感染病例;人类主要对H1和H3型易感。由于禽流感病毒出现得比人类流感病毒早,还有人认为,人类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进化而来的。
以往人类感染的流感病毒为H1N1、H2N2、H3N2三种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种类和亚型是非常多的,至今已发现的数千种属于不同抗原亚型的流感病毒几乎都可以在禽类动物中找到。因此有人认为,禽类是我们流感病毒基因天然的和巨大的贮存库,是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这些不同的禽流感病毒的亚型兄弟中,不是所有的亚型或毒株都有高致病性或毒力的。禽流感病毒普遍存在于禽类,主要感染鸡和火鸡,还有珍珠鸡、野鸡和孔雀,鸭、鹅、鸽、鹧鸪也能被感染。虽然流感病毒的各种亚型都可能有致病性,但不同亚型的毒力是不同的。大多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可以是完全无症状的不显性感染,只有少数具有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株才会引起禽流感的大流行。在世界上几次较严重的禽类流感流行中,多数是由禽流感病毒兄弟中的H5和H7型所引起的,这两种亚型几乎能造成100%的患病鸡、火鸡死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