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成为新一线城市之首,他真的宜居吗?
作为待在成都7年的我来说,看着成都这些年成长起来的。
不得不说,成都的步子迈的很大,地铁,房价搞的很猛,如果从增速来说,成都当之无愧。
相比于杭州,南京,天津,武汉,长沙等一众优秀的二线城市,除了长沙控价,其他地方的房价都比成都高一截。同时,成都作为西南的中心,和重庆在竞争中互相抱团双子星发展,可以说潜力是非常大的,毕竟杭州南京离上海,天津离北京,比较近,人才会被一线城市吸走。
所以说成都的潜力,宜居程度,可以排在第一。
单纯说GDP,产业发展的话,成都和其他优秀的二线城市还是有差距。但是这不妨碍成都吹牛~~~毕竟牛吹起来,人才也愿意来成都看看,国家也愿意投钱,愿意让厉害的一把手管理成都。
成都新修的公共设施投入比较大,比较具有设计感,城市软装也不错,比如有条地下隧道会有很好看的墙壁,是那种极简风格的样式和色彩,我在路上经常看到符合审美的设计。
成都之前的“悠闲宜居”形象正是由体制内土著和这些拿着不菲退休金来享受生活的外地人共同塑造的(感谢转移支付)。但如果你年纪轻轻打算去成都从零奋斗,那你注定是要失望的。成都实业发展薄弱,甚至赶不上很多江浙县城,因此普遍工资水平低,工资高点的是IT游戏金融的大厂分部,但加班比一线还狠,毕竟大厂来这儿就是图个性价比。
消费水平超前于发展水平,让成都人产生了一种错觉:成都不用发展实业,反正来钱很容易。但好日子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将不复存在——当国家财政全面吃紧,开始在意每笔钱花的值不值的时候。

2020-04-27 广告
成都成为新一线城市之首,他真的宜居吗?
近年来,成都凭借成功的城市宣传在网络上获得了极大的流量和曝光率,成为了“网红城市”,由此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净流入,而成都相对较低生活成本留住了流入人口。依靠人口红和正确的产业政策,成都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为中国西部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如今,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将使成都的城市承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成都必须要保证能够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以维持城市高效快速地运转。同时,成都应当继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弥补自身在高端制造业上的短板,将科技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量的人口能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能带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投资和消费。因此,城市的人口总量和人口净流入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这个城市的活力。就常住人口而言,成都仅有重庆的一半,但在人口密度上,成都超过了其他城市。这意味着,相对于其土地面积而言,成都已经容纳了相当多的人口,说明成都具有相当高的城市吸引力。
成都还坐拥极为发达的文化软实力。一座城市除了经济发达和富庶繁荣外,休闲宜居也是衡量一座一线城市的重要标准。天府之国四川盆地自古便有少不入川,老不出川的美誉。而成都近年来着力于打磨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个性标签。如今已是集美食、养老、旅游和休闲生活于一体的文化特色,都会成都街头的茶馆、咖啡馆和酒吧数不胜数。其中,全城的咖啡馆总数多达4000多家,居于全国首位,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的人次则达到了2.8亿 ,创造了多达4650亿的旅游收入。同样处在全国所有城市的顶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