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节历史课?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怎样上好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第一、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 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2.一堂课 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 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 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 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 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
第二,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 在实践中,我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 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 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
第三、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 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 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 、突出。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 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 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 ,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 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 张立新
对于刚上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新课。因为,小学没有开设这门课,这或许会给他们带来一点新鲜感。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历史只是一门副科。什么是副科?就是与所谓主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相比,不是那么重要的科目。既然不重要,那学生自然就会认为不必要那么认真学了。这种陈旧思想,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新鲜感,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不少的困难。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如何上好七年级的第一节历史课,是七年级历史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七年级学生不像高年级的学生,接触过这个科目,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个新科目,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存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教师要做好的第一步,就是要学生把这种好奇心和新鲜感继续保持下去,以提高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我以自己上的第一节导言课为例,谈谈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
在第一节历史课上,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提高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在向学生充分“推销”自己后,直接就跟学生说:“这是我们的第一节历史课,我们不学习书上的新内容。”学生觉得很奇怪:“不学习书上的内容,是让我们自习吗?”我说:“这节课我们聊天,我们就聊‘历史’这两个字?”学生说:“老师,你不是在骗我们吧,‘历史’这两个字能聊一节课?”学生带着怀疑的眼神看着我。我说:“不信?我们看着吧。我们聊‘历史’这两个字,不得不说‘WWW’。”学生哄笑:“老师,你不是教我们上网吧,什么‘WWW’,我们上网早就会用了……”我说:“此‘WWW’,非彼‘WWW’……”学生马上被我风趣的语言给吸引住了。“那么,什么是‘WWW’呢?”
什么是历史(What)?这是第一个“W”。学生恍然大悟:“哦,这就是老师说的第一个W”。接着,我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历史。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学生一开始面面相觑,后来便有几个胆大的学生站起来回答,有的讲“历史就是过去是事情”,有的讲“历史就是以前”,还有的讲“历史就是古代发生的事情”,对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表示充分的肯定。我说:“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为什么开始不敢说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同学有时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太复杂了,对吧?其实历史这概念很简单:几千几万年前的事叫历史,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事叫历史,你们的昨天,对今天来说,也成为了一个历史……记住: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啦!”。这样学生明白了,原来过去了的事情,都可以被称为是历史,自己也是历史中的一个人。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被激发出来了。
为什么要学历史(Why)?这是第二个“W”。对这个问题,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让学生讨论。有了第一个问题讨论的经验,此时,课堂气氛有所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始被激活,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可以增长知识,有的说可以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还有的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等等。在听取了学生的发言之后,对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同样表示充分的肯定。我说:“同学们,你们想听听老师的观点吗?”学生大声说:“想!”为什么要学历史?我给学生总结了两个理由:(一)
中考、高考的需要。
学生说:“老师,这也是个理由,太简单了吧?”我说:“我刚才不是跟你们强调了吗,我们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果不用考试,我们课堂还要学这门课吗?这个不算理由吗?”学生哄笑,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我说:“现在的中考,历史是一个必考的科目。以后上了高中以后,选文科的同学,历史也是一个必考的科目”。
接着,我简单地向学生传达了这些年来的中考、高考方案,强调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经我这么讲解,学生才开始明白:原来,历史并不是他们眼中、口中的副科,而是跟......>>
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在历史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上好一堂历史课,首先要把握好历史教材的深度,更要把握好调动学生的广度;其次要把握好课堂训练的密度;最后,要把握好教学艺术的力度。
一、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
要挖掘好教材的深度,首先要吃透教材和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和编者意图。弄清知识体系和教材结构,熟悉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其次掌握学生情况,有的放矢。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教材撑握的深度应有分寸。否则是对牛弹琴。显然这里所说的挖掘教材深度并不是越深越好。关键是不要做夹生饭。应做到深浅适宜恰到好处,让学生感到津津有味,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
二、要把握好调动学生的广度
抓好调动学生的广度是区别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应试教育只注意调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落实好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气氛的好坏关键要看调动学生的广度,要使每个学生都处在积极的学习之中。从目前情况看,课堂上满堂灌,唱独角戏的现象不多了。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许多教师仍觉束手无策,在课堂上仍看几个尖子。教师提问,学生发言的,老是那么几个人,对大多数学生从不过问。学生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师生活动脱节。有些学生即使想主动学习,也因教学目标过高和方法不对胃口,只是腾云驾雾,一堂课下来,不知所云,收获甚微。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全面考虑如何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课堂上要善于启发各类学生,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把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做成功了,才是个合格的教师。
三、要把握好课堂训练的密度
课堂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讲练结合是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抓好课堂训练的密度是落实知识体现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一堂课就做到训练内容好,方法得当,密度大,这样效果就会必然好。从当前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完全没有课堂训练的课很少发现。主要是课堂训练的密度不足,主导和主体一头重一头轻。在多数情况下,仍然存在着讲的多,练的少,重灌输,轻引导,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器。
一堂课应该内容好、方法得当、密度大。讲、想、练三者不可偏废,教师讲给学生指出的方向,起到引导作用。重要的是学生要吸收,消化,让学生能力有一定提高,做到学以致用。
四、要把握好教学艺术的力度 这里是就教学艺术给人的感染力而言,抓好教学艺术的度就是捉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学艺术强,给人的感染力就深;相反,教学艺术差,效果就苍白无力。教学艺术的魅力就和我们看电视剧一样。一部好的电视剧,如果只是干巴巴地把角本读给人听,印象一般不会深刻。但如果配合角色、活现,就会给人终身难忘的深刻的印象。
总之,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度,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完整的评价标准,也不失为课堂教学所必须考虑的四个方面。它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你若能达到这一点,你的历史课堂教学更会锦上添花。
如何上好历史课的教学反思
1、保持历史课的生动性,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保障。
,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是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更正错误。这样,从上第一节历史课起,就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我在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教师只有认真细致地去钻研新课程所规定的内容,备好课和备好学生,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虚心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为我所用,才能更好的上好每一堂课,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进步、
什么是一节好的历史课
一节好的历史课是什么样的?
我们能见到的评价标准有很多。有的面面俱到,从课前预习到课后检测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目标要求;有的突出特色,或者强调自主学习,或者强调研究学习,或者强调情境学习……。众说纷纭,很难有统一的完美方案。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让老师来回答,去问问学生,一个学校那么多历史老师,你喜欢哪个?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就能总结出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老师该如何去做。据调查,学生喜欢历史课的理由有:好玩、不枯燥;老师人很幽默,长得帅;能学会思考,增长认识;能解决学习的困难等等。这些话看起来很平常,但它揭示了学生眼中一堂好课的标准:引起学生兴趣;赢得学生喜欢;提高学生能力;教给学生方法。做到了这几点,一节好的历史课就不在话下了。
一、引起学生兴趣
“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距离学生年代比较远,按照课本讲出来往往变得很枯燥。不能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感受,引不起学生兴趣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因。历史课堂教学如果能够合理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和历史场景的体验,实现历史的“重演”,就能激起积极的学习情感,进而达到落实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思维的培养目标。
我校宿春娣老师在《鸦片战争》一课就运用了情境创设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讲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贸易状况》时,她是这样说的: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一个中国家庭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宿老师通过创设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关于英国输入洋布的对话场景,生动再现了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的状况。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了学生的实际认知和生活体验,仿佛就是他们自己家庭每天都会发生的关于社会问题讨论的再现,一下就拉近了距离。通过这段简短的对话,把“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 *** ,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不得不通过罪恶的鸦片走私来扭转贸易逆差”的历史结论让学生在兴趣中轻松地接受了,避免了传统教学纠缠于“自然经济”、“出超”、“入超”、“贸易逆差”等概念的枯燥教学。
我校栾艳老师在《太平天国》一课的讲述时也运用了这样的方法来突破难点。她是这么讲的:
李富贵是个广西桂平的农民,今年18岁。前几年,他和同村的几个伙伴一起加入了“拜上帝教”,又跟随太平军参加起义。到天京的那年冬天,《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了,李富贵和伙伴们十分高兴。
李富贵家里一共五口人,他是家中的老二。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12岁的弟弟。他很想知道,按照制度规定,他们家里可以分多少田土?
一晃收获的季节到了,不用交租给东家了,全家都很兴奋,但又听说除了留足吃的粮食,其余的通通要交到天国的国库去。娘发愁了,大姐年底该出嫁了,拿什么去办嫁妆呢?卒长说不用愁,这些费用都由国库统一开支。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没多久,大伙的高兴劲儿过了,很多人开始懒散,你说这是怎么了?
看完“研习材料”和“情景再现”后,想一想,怎么理解李富贵一家“高兴、兴奋、发愁、高兴劲儿过了”这些心情?
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传统讲法就是引用《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资料,从太平天国的土地分配制度和产品分配制度来说明太平天国这个改造国家方案的革命性、局限性和空想性,进而证明这个方案行不通。这种教法对于难点的突破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不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从而使课堂变得枯燥乏......>>
如何上好历史课
多讲讲闻人趣事,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或者说是小说杜撰
在讲课的时候多穿插一些这样的小故事我想会吸引很多同学的
在讲到某个历史事件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甚至可以让学生“穿越附身”到某个历史人物身上,让学生可以思考揣摩这一事件人物心理啊什么的
甚至可以自己愤青一些,发表自己的言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一些看法。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节历史课
高中历史千万不要给学生念书,学生不是第一天上学,而且辨别观念开始成熟,时间一长上课效率会大打折扣(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老师,高一历史自学的)误人子弟啊!!!
作为第一堂课,可以和学生随便探讨一些历史问题(不要无聊的讲些未解之谜——学生大都看过吧,某个人某件事或者现代生活折射的历史等等)稍微跨学科没关系,别扯太远就行,切记和某一个人畅谈或一个人夸夸其谈,注意调动学生的好奇及探究心理,可以把一些高一历史内容悄悄串进去,忌多。一谈话形式的课堂氛围会给你以后的教学带来结实的基础。
上面纯属作为一个学生的感受,我受过太多的害,不想更多的学生痛苦的“抉择”,貌似严重了,O(∩_∩)O哈哈~!!放松没那么严重!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第一、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 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2.一堂课 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 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 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 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 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
第二,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 在实践中,我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 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 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
第三、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 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 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 、突出。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 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 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 ,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 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 张立新
对于刚上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新课。因为,小学没有开设这门课,这或许会给他们带来一点新鲜感。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历史只是一门副科。什么是副科?就是与所谓主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相比,不是那么重要的科目。既然不重要,那学生自然就会认为不必要那么认真学了。这种陈旧思想,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新鲜感,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不少的困难。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如何上好七年级的第一节历史课,是七年级历史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七年级学生不像高年级的学生,接触过这个科目,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个新科目,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存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教师要做好的第一步,就是要学生把这种好奇心和新鲜感继续保持下去,以提高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我以自己上的第一节导言课为例,谈谈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
在第一节历史课上,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提高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在向学生充分“推销”自己后,直接就跟学生说:“这是我们的第一节历史课,我们不学习书上的新内容。”学生觉得很奇怪:“不学习书上的内容,是让我们自习吗?”我说:“这节课我们聊天,我们就聊‘历史’这两个字?”学生说:“老师,你不是在骗我们吧,‘历史’这两个字能聊一节课?”学生带着怀疑的眼神看着我。我说:“不信?我们看着吧。我们聊‘历史’这两个字,不得不说‘WWW’。”学生哄笑:“老师,你不是教我们上网吧,什么‘WWW’,我们上网早就会用了……”我说:“此‘WWW’,非彼‘WWW’……”学生马上被我风趣的语言给吸引住了。“那么,什么是‘WWW’呢?”
什么是历史(What)?这是第一个“W”。学生恍然大悟:“哦,这就是老师说的第一个W”。接着,我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历史。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学生一开始面面相觑,后来便有几个胆大的学生站起来回答,有的讲“历史就是过去是事情”,有的讲“历史就是以前”,还有的讲“历史就是古代发生的事情”,对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表示充分的肯定。我说:“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为什么开始不敢说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同学有时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太复杂了,对吧?其实历史这概念很简单:几千几万年前的事叫历史,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事叫历史,你们的昨天,对今天来说,也成为了一个历史……记住: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啦!”。这样学生明白了,原来过去了的事情,都可以被称为是历史,自己也是历史中的一个人。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被激发出来了。
为什么要学历史(Why)?这是第二个“W”。对这个问题,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让学生讨论。有了第一个问题讨论的经验,此时,课堂气氛有所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始被激活,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可以增长知识,有的说可以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还有的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等等。在听取了学生的发言之后,对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同样表示充分的肯定。我说:“同学们,你们想听听老师的观点吗?”学生大声说:“想!”为什么要学历史?我给学生总结了两个理由:(一)
中考、高考的需要。
学生说:“老师,这也是个理由,太简单了吧?”我说:“我刚才不是跟你们强调了吗,我们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果不用考试,我们课堂还要学这门课吗?这个不算理由吗?”学生哄笑,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我说:“现在的中考,历史是一个必考的科目。以后上了高中以后,选文科的同学,历史也是一个必考的科目”。
接着,我简单地向学生传达了这些年来的中考、高考方案,强调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经我这么讲解,学生才开始明白:原来,历史并不是他们眼中、口中的副科,而是跟......>>
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在历史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上好一堂历史课,首先要把握好历史教材的深度,更要把握好调动学生的广度;其次要把握好课堂训练的密度;最后,要把握好教学艺术的力度。
一、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
要挖掘好教材的深度,首先要吃透教材和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和编者意图。弄清知识体系和教材结构,熟悉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其次掌握学生情况,有的放矢。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教材撑握的深度应有分寸。否则是对牛弹琴。显然这里所说的挖掘教材深度并不是越深越好。关键是不要做夹生饭。应做到深浅适宜恰到好处,让学生感到津津有味,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
二、要把握好调动学生的广度
抓好调动学生的广度是区别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应试教育只注意调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落实好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气氛的好坏关键要看调动学生的广度,要使每个学生都处在积极的学习之中。从目前情况看,课堂上满堂灌,唱独角戏的现象不多了。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许多教师仍觉束手无策,在课堂上仍看几个尖子。教师提问,学生发言的,老是那么几个人,对大多数学生从不过问。学生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师生活动脱节。有些学生即使想主动学习,也因教学目标过高和方法不对胃口,只是腾云驾雾,一堂课下来,不知所云,收获甚微。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全面考虑如何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课堂上要善于启发各类学生,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把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做成功了,才是个合格的教师。
三、要把握好课堂训练的密度
课堂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讲练结合是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抓好课堂训练的密度是落实知识体现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一堂课就做到训练内容好,方法得当,密度大,这样效果就会必然好。从当前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完全没有课堂训练的课很少发现。主要是课堂训练的密度不足,主导和主体一头重一头轻。在多数情况下,仍然存在着讲的多,练的少,重灌输,轻引导,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器。
一堂课应该内容好、方法得当、密度大。讲、想、练三者不可偏废,教师讲给学生指出的方向,起到引导作用。重要的是学生要吸收,消化,让学生能力有一定提高,做到学以致用。
四、要把握好教学艺术的力度 这里是就教学艺术给人的感染力而言,抓好教学艺术的度就是捉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学艺术强,给人的感染力就深;相反,教学艺术差,效果就苍白无力。教学艺术的魅力就和我们看电视剧一样。一部好的电视剧,如果只是干巴巴地把角本读给人听,印象一般不会深刻。但如果配合角色、活现,就会给人终身难忘的深刻的印象。
总之,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度,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完整的评价标准,也不失为课堂教学所必须考虑的四个方面。它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你若能达到这一点,你的历史课堂教学更会锦上添花。
如何上好历史课的教学反思
1、保持历史课的生动性,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保障。
,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是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更正错误。这样,从上第一节历史课起,就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我在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教师只有认真细致地去钻研新课程所规定的内容,备好课和备好学生,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虚心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为我所用,才能更好的上好每一堂课,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进步、
什么是一节好的历史课
一节好的历史课是什么样的?
我们能见到的评价标准有很多。有的面面俱到,从课前预习到课后检测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目标要求;有的突出特色,或者强调自主学习,或者强调研究学习,或者强调情境学习……。众说纷纭,很难有统一的完美方案。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让老师来回答,去问问学生,一个学校那么多历史老师,你喜欢哪个?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就能总结出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老师该如何去做。据调查,学生喜欢历史课的理由有:好玩、不枯燥;老师人很幽默,长得帅;能学会思考,增长认识;能解决学习的困难等等。这些话看起来很平常,但它揭示了学生眼中一堂好课的标准:引起学生兴趣;赢得学生喜欢;提高学生能力;教给学生方法。做到了这几点,一节好的历史课就不在话下了。
一、引起学生兴趣
“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距离学生年代比较远,按照课本讲出来往往变得很枯燥。不能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感受,引不起学生兴趣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因。历史课堂教学如果能够合理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和历史场景的体验,实现历史的“重演”,就能激起积极的学习情感,进而达到落实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思维的培养目标。
我校宿春娣老师在《鸦片战争》一课就运用了情境创设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讲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贸易状况》时,她是这样说的: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一个中国家庭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宿老师通过创设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关于英国输入洋布的对话场景,生动再现了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的状况。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了学生的实际认知和生活体验,仿佛就是他们自己家庭每天都会发生的关于社会问题讨论的再现,一下就拉近了距离。通过这段简短的对话,把“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 *** ,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不得不通过罪恶的鸦片走私来扭转贸易逆差”的历史结论让学生在兴趣中轻松地接受了,避免了传统教学纠缠于“自然经济”、“出超”、“入超”、“贸易逆差”等概念的枯燥教学。
我校栾艳老师在《太平天国》一课的讲述时也运用了这样的方法来突破难点。她是这么讲的:
李富贵是个广西桂平的农民,今年18岁。前几年,他和同村的几个伙伴一起加入了“拜上帝教”,又跟随太平军参加起义。到天京的那年冬天,《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了,李富贵和伙伴们十分高兴。
李富贵家里一共五口人,他是家中的老二。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12岁的弟弟。他很想知道,按照制度规定,他们家里可以分多少田土?
一晃收获的季节到了,不用交租给东家了,全家都很兴奋,但又听说除了留足吃的粮食,其余的通通要交到天国的国库去。娘发愁了,大姐年底该出嫁了,拿什么去办嫁妆呢?卒长说不用愁,这些费用都由国库统一开支。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没多久,大伙的高兴劲儿过了,很多人开始懒散,你说这是怎么了?
看完“研习材料”和“情景再现”后,想一想,怎么理解李富贵一家“高兴、兴奋、发愁、高兴劲儿过了”这些心情?
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传统讲法就是引用《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资料,从太平天国的土地分配制度和产品分配制度来说明太平天国这个改造国家方案的革命性、局限性和空想性,进而证明这个方案行不通。这种教法对于难点的突破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不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从而使课堂变得枯燥乏......>>
如何上好历史课
多讲讲闻人趣事,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或者说是小说杜撰
在讲课的时候多穿插一些这样的小故事我想会吸引很多同学的
在讲到某个历史事件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甚至可以让学生“穿越附身”到某个历史人物身上,让学生可以思考揣摩这一事件人物心理啊什么的
甚至可以自己愤青一些,发表自己的言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一些看法。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节历史课
高中历史千万不要给学生念书,学生不是第一天上学,而且辨别观念开始成熟,时间一长上课效率会大打折扣(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老师,高一历史自学的)误人子弟啊!!!
作为第一堂课,可以和学生随便探讨一些历史问题(不要无聊的讲些未解之谜——学生大都看过吧,某个人某件事或者现代生活折射的历史等等)稍微跨学科没关系,别扯太远就行,切记和某一个人畅谈或一个人夸夸其谈,注意调动学生的好奇及探究心理,可以把一些高一历史内容悄悄串进去,忌多。一谈话形式的课堂氛围会给你以后的教学带来结实的基础。
上面纯属作为一个学生的感受,我受过太多的害,不想更多的学生痛苦的“抉择”,貌似严重了,O(∩_∩)O哈哈~!!放松没那么严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高三艺考生在面对文化课复习时,常感时间紧迫且内容繁杂。成都择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知其难,致力于为艺考生提供精准高效的文化课辅导方案。我们拥有资深的教师团队,针对艺考生的特点,定制个性化教学计划,强化基础知识,提升解题技巧。通过系统梳理考点,...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