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
古时“清明节”与“寒食节”在时间上的关系是: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现在二者已经在习俗上合二为一了。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时节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据传清明节的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
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落难,介子推曾割自己的肉给他充饥,晋文公即位后,请介子推为官,介子推却隐居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出介子推,结果误将介子推烧死。晋文公十分痛悔,下令从今往后这一天禁火。因为禁火,人们这一天只能吃冷食,故称“寒食”。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节日。
寒食节的习俗
1、食俗
寒食节饮品方面主要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当然在寒食节这一天所有的饮品也皆为“寒饮”。在古代晋南地区还会有专门的寒食节食物,比如大家比较熟知的凉粉、凉面、凉糕等,居住在山区的老百姓还会将五谷杂粮炒熟,专等到寒食节这一天食用。
2、插柳
“柳”在古代人的眼中绝对是一种传奇植物,《荆楚岁时记》中曾记载:“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人们在寒食节这天为了纪念介之推,都会在门窗等地方插上柳枝,主要的寓意就是歌颂介之推“不食禄”的高贵品质。
有一些地方甚至还流行将柳枝插在坟茔、寝灶,“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等处。“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就是对古人在寒食节插柳习俗的有利证明。
3、咏诗
古代人过寒食节时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大致与清明节时的祭祀活动差不多。所以人们在节日当天都会触景生情,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唐宋时期的诗人来说,曾创作过很多与寒食节有关的诗歌。《全唐诗》曾记载与寒食节有关的诗词多达三百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