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战役:太平洋战争中的又一次偷袭,日军南下企图是否得逞?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蒙受了巨大损失。为了早日实现南下英美殖民地,掠夺石油等资源的战略目标,欲求不满的日军把眼光落在了菲律宾群岛上。只有攻下菲律宾,日军才能以此为跳板,进而占有拥有大量石油的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当时,作为美国附属国的菲律宾除了孱弱的本国部队,还有一定数量的美军驻守。因此,日军定下了偷袭的故伎,偷袭珍珠港仅一天后,早已蓄谋已久的日军发起了对美军在菲律宾的战略要地的袭击。
面对日益严峻的太平洋局势,美国自然不可能毫无警觉。对于处于战略要地的菲律宾群岛,美国添置了一定数量的飞行员与舰艇,同时加筑了许多要塞。然而因为只是临时抱佛脚,没有什么充分的准备,截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国驻军海陆兵种合计仅一万余人,舰艇、战斗机等装备更是少得可怜。而为了早日实现对菲律宾群岛的占领,日军出动近二十万大军,海陆并进,可谓志在必得。
1941年12月8日至9日,日军大举侵入对美军机场进行轰炸,基本摧毁了美军的空军力量,随后日军兵分三路先后在菲律宾岛实现登陆。12月24日,日军迫近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美日双方在此附近举行坦克大战,美军寡不敌众不得不实行战略撤退,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日军虽然攻下马尼拉,但是未能切断美军与菲律宾本土部队退往巴丹半岛的道路。
至此,日军已经基本实现了战前的战略目标。因此,日军将海军主力和部分军队投入到对荷属东印度的占领,而退守巴丹半岛的美军并没有因失败而丧失战斗力。在麦克阿瑟将军的带领下,重新构筑了防线,坚守的美军与菲律宾部队达三万余人,成为日军完全占领菲律宾群岛的心腹大患。
1942年1月初,日军对巴丹半岛发起进攻,美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山地战、丛林战、阵地战。战局十分焦灼,直至一月底因日军伤亡过大,丧失攻击力撤退。美军获得了难得的一次胜利,之后为了布置盟军对澳大利亚等地的防守,麦克阿瑟转赴澳大利亚担任西南太平洋盟军司令,巴丹半岛的防务交由温赖特少将负责。
4月初,为了确保对菲律宾群岛的占领,日军再次大举侵入巴丹半岛,留守的美军与菲军因力量薄弱,补给缺失,最终向日军投降。虽然日军最终获得了对菲律宾群岛的绝对占领,然而由于美军与菲军的顽强抵抗,日军未能实现速战速决。长达4个月的对峙,迟滞了日军侵略的步伐,盟军因此可以对澳大利亚等地进行严密的战略布置,为日后反击日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可谓不幸中的万幸。当日军因眼前的胜利而兴奋不已的时候,失败的种子已然埋下。
日军先后偷袭珍珠港、菲律宾群岛,由于美军的疏于防范,日军都取得了一定的战果。然而,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没有在偷袭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而一旦战争机器启动,有美国雄厚的国力作为支持,美军很快在失败中重新站了起来。日军空有蛇吞象的野心,却缺乏完美的战略布局与强大的战争实力,虽然取得了较大的优势,却注定在这场庞大的战争中逐步走向覆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