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是受到了他祖母的影响
在此之前,汉武帝的父祖们都是以"黄老之学"来治国理政,他的祖母太皇太后窦氏所崇信的也是"黄老之学", 那么为什么说是太皇太后逼着汉武帝改"黄老之学"为儒学呢?难不成太皇太后转变信仰了?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初登大宝的汉武帝和"新官" 是一样的心态,他们都想打造出一番崭新的气象,所不同的是,汉武帝心中的"气象"之宏大远非"新官"可比。 他不想像他的父亲汉景帝那样搞 无为之治 ,他想成为秦始皇那样的 "大有为之君" ,那么横亘在他面前的就是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直都把“黄老之学”当作治国之根本,她前面辅佐的两代皇帝都是因为尊崇黄老之学才让天下大治, "黄老之学"早已深植于她的内心,包括很多大臣一样都信奉"黄老之学"。
所以汉武帝必须寻找一种学说来取代“黄老之学”,于是他下旨让各级官员给他推荐贤才,然后他把这些贤才都召集到京城,并且亲自给他们出考题,最后被他所看重的人才竟然都是儒家出身,而那些纵横家、法家、道家出身的一个让他满意的也没有。
汉武帝通过这次察举看出了儒学才是自己的最佳选择,他开始有了 "独尊儒术"的思想基础。另外,关于此次察举,史书的记载还存在一些出入,有的史书中记载着 董仲舒 参与了此次察举,比如《资治通鉴》,有的史书中记载的是董仲舒没有参与此次察举,而是在六年后才面见的皇帝,比如《汉书》。
个人认为董仲舒就算参与了此次察举,也不可能向汉武帝提出"独尊儒术"的建议,毕 竟当时的汉武帝并没有太大的决策权,他在很多事情上需要请示太皇太后的, 而太皇太后又把"黄老之学"视为汉家天下的根本,如果董仲舒在这种情况下敢发表"独尊儒术"这种言论,那么无异于自寻短路。
汉武帝要想兴儒学,首先就得手下有一批儒家出身的的大臣,他拉拢了 魏其侯窦婴 ,虽然窦婴不是儒家出身,但是他对黄老之学也很反感,而且他对儒学很有兴趣,所以汉武帝就任他为相,汉武帝在这里面还有一层考虑,他如果直接让其他崇儒的大臣担任宰相的话,太皇太后铁定不会同意,但是窦婴却是太皇太后的娘家堂侄,换句话说,这是在给外戚窦氏增加实力,太皇太后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除了窦婴,汉武帝还让自己的舅舅 武安侯田蚡 担任了太尉一职,对于这项任命,太皇太后也很难拒绝,毕竟窦家是外戚,田家也是外戚,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都是汉武帝为了推崇儒学而布的局,因为田蚡也心向儒学。
窦婴和田蚡不管是从自身的价值取向,还是从 "君臣相得" 考虑,都会培植和提拔儒家人才,不然既得不到汉武帝的肯定,又很难在充斥着"黄老之学"的朝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儒家出身的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就是这样被他们捧了起来,但是赵、王二人不像窦、田二人老道,他们两个有些急于求成,忽视了太皇太后的权威, 竟然建议汉武帝乾坤独断,不要大事小事都请示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本来就觉得朝堂上的形势有些不对,正琢磨着怎么来遏止这股 "歪风邪气" ,这下好了,赵、王二人把机会送到了她面前,她让人私底下去收集他们的罪证,结果发现他们二人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太皇太后可谓是老谋深算,她自己不处理,交给她的皇帝孙儿去处理。汉武帝哪里不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他无奈之下给赵、王二人定了重罪,并罢免了窦、王二人的官职。
汉武帝本着保全自己、再图发展的想法,就按捺住了自己对儒学的钟爱之情。直到太皇太后去世之后,他才开始大展拳脚,他首先让田蚡复出,并荣任百官之首,接着给很多过去一直被太皇太后压制的儒家人才进行赐官、升职,当时在京城任官的儒臣一下子多达数百人,因此给后面的"独尊儒术"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在这样的形势下,董仲舒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就算没有董仲舒,也会有汪仲舒、刘仲舒,这是因为汉武帝需要一个仲舒,天下也需要一个仲舒。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颁布下求贤诏,董仲舒因此和汉武帝来了一场世纪会面,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关于君权神授的"天人感应",还有关于"独尊儒术"的"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董仲舒的这一套思想理论体系和汉武帝内心里关于权力集中的理念可谓是不谋而合,在当时的 社会 条件下,只有保证了皇权,才能保证政局的稳定和天下的长治久安。自此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了汉朝的核心思想,并且让很多棘手的 社会 问题和政治问题迎刃而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就成了汉武帝的题中应有之意。 思想决定行为,思想倘若不统一,行为就很难统一,行为统一不了,天下就难以安定, 所以当汉武帝明确儒家思想为中心思想后,掣肘是越来越少,他这个皇帝也是当得越发舒心。
汉武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窦氏因为过于崇信"黄老之学",导致汉武帝早期有力无处使,逼着汉武帝不得不想办法让儒学来取代"黄老之学",也是因为太皇太后遏止了汉武帝的儒学大计,汉武帝才更加坚定了推崇儒学的决心。
汉武帝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打造出了团结、高效的汉朝官僚体制,籍此让汉朝国力再上一个台阶,也正是依托于强大的国力,他积极进取, 让汉朝的声威远播四海,让汉朝男儿敢于发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最强音。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秦汉史》
《汉武帝传》
《资治通鉴》
《汉武帝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