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是什么意思
丞相的意思是辅佐君主的官员。
在三国以后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大司徒,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三国以后中国古代君主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君主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秦惠文王在前334年设置相邦,此时秦国尚未设置丞相。自秦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邦与丞相一直同时存在,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相邦之职。
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君主,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
丞相与宰相的区别
性质不同: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君主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
地位不同: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特点不同:丞相只有一个人。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之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