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答案新人教版【三篇】
第2章2.1第1课时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答案
课前预习
一、直线;首尾
三、1、等腰三角形
2、相等
四、大于
课堂探究
【例1】思路导引答案:
1、1
2、2
变式训练1-1:C
变式训练1-2:B
【例2】思路导引答案:
1、2;8
2、4、6;C
变式训练2-1:B
变式训练2-2:B
课堂训练
1~2:A;B
3、2或3或4
4、11或13
5、解:(1)设第三边的长为xcm,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9-4<x<9+4,即5<x<13. p=""> </x<9+4,即5<x<13.>
(2)由(1)知5<x<13,又第三边长是偶数, p=""> </x<13,又第三边长是偶数,>
所以第三边长可以是6cm,8cm,10cm,12cm.
(3)第三边长为6cm时周长最小,第三边长为12cm时周长,
所以周长的取值范围是大于等于19cm,小于等于25cm.
课后提升
12345
BBBAB
6、24
7、6;△ABD,△ADE,△AEC,△ABE,△ADC,△ABC
8、2cm;5cm;5cm
9,解:∵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且CE⊥BD于点E,
∴∠BAD,∠BCD,∠BEC,∠CED是直角,并且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
(1)直角三角形有:△ABD、△BCD、△BCE、△CDE.
(2)易找锐角三角形:△ABE,钝角三角形:△ADE.
10、解:(1)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
5-2<ab<5+2,即3<ab<7, p=""> </ab<5+2,即3<ab<7,>
因为AB为奇数,
所以AB=5,
所以周长为5+5+2=12、
(2)由(1)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5,5,2,所以此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第2章2.1第2课时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答案
课前预习
一、⊥;CD;BC;∠2;∠BAC
二、中线
课堂探究
【例1】思路导引答案:
1、90
2、ABC;AB
变式训练1-1:C
变式训练1-2:A
【例2】思路导引答案:
1、线段
2、线段;角;90°
解:(1)CEB;C
(2)∠DAC;∠BAC
(3)∠AFC;90°
(4)3
变式训练2-1:A
变式训练2-2:
解:(1)S△ABC=1/2AC•BC=1/2×3×4=6(cm²).
(2)∵1/2AB•CD=SABC,∴1/2×5×CD=6,∴CD=12/5(cm)
课堂训练
1~3:C;B;C
4、40°
5、解:如图
(1)线段AD即为所画。
(2)CE即为XACB的平分线、
(3)中线BF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此问答案不).
课后提升
12345
DBBCC
6、7cm
7、②③
8、56°
9、解:(1)△ABC的面积为
S=1/2AB•AC=1/2×6×8=24(cm²).
(2)由1/2AB•AC=1/2BC•AD,
得AD=AB•AC-6×8/10=4.8(cm).
(3)∵AE为△ABC的中线,∴BE=CE.
∴△ACE与△ABE的周长差为(AC+AE+EC)-(AB+AE+BE)=AC-AB=8-6=2(cm).
10、解:(1)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三角形的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
故利用三角形的中线可以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四等分,如图①②;
(2)根据“两个三角形等高,面积之比等于底边比”
可以把这块菜地的面积分成2:3:4的三部分,如图③,
第2章2.1第3课时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答案
课前预习
一、180°
二、锐角;直角;钝角
三、延长线
四、1、互补
2、等于;和
课堂探究
【例1】思路导引答案:
1、1800
2、∠ADE;∠AED
3、ABC;C
变式训练1-1:A
变式训练1-2:D
【例2】思路导引答案:
1、△AEF;AEF
2、△BEC;C
变式训练2-1:B
变式训练2-2:A
课堂训练
1~3:C;B;C
4、直角三角形
5、解:在△ABC中,
∠BAC-180°-∠B-∠C=180°-65°-45°=70°.
因为AE是∠BAC的平分线,
所以∠BAE=1/2∠BAC=1/2×70°-35°.
又因为AD⊥BC,所以∠ADB=90°.
在△ABD中,∠BAD+∠ADB+∠B=180°,
所以∠BAD=180°-90°-65°=25°,
所以∠DAE=∠BAE-∠BAD=35°-25°=10°.
课后提升
12345
DACAC
6、80
7、75°
8、60°
9、解:∵AD平分∠BAC,∠BAD=∠DAC=1/2∠BAC,
∵∠B=∠BAD,∴∠B=1/2∠BAC,∵△ABC是直角三角形,
∴∠B+∠BAC=90°,即1/2∠BAC+∠BAC=90°,
∴∠BAC=60°∴∠DAC=30°,∵△ADC是直角三角形,
∴∠ADC=90°-∠DAC=60°
10、解:如图,因为BD与CD分别是∠ABC、∠ACE的平分线、
所以∠ACE=2/1,∠ABC=2∠2.
因为∠A=∠ACE-∠ABC所以∠A=2∠1-2∠2.
因为∠D=∠1-∠2,所以∠A=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