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过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前言
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可谓是更加隆重的节日之一,放鞭炮,贴对联,穿新衣,打扫家等等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都让这个节日更加丰富多彩。而它背后所承载的是中华儿女满满的人文情怀,以及对家的重视,它似一根纽带无形中将人们联系起来,我想支撑人们回家的不仅是节日的意义,更是心中那份对家深深的情感。那么春节有什么意义呢,以下是我的理解。
1、春节本身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年是辞旧迎新的庄严仪式。一年一度的过年,辞旧迎新,既是一次时间的过去,同时也是一次新的将来。每年的过年无疑都是每个人人生中的一次总结,更是一次迈向新的征途的起点。对于孩子们来说,又长大了一岁,对于年轻人来说,又成熟了一点,对于中年人来说,又收获了一些,对于老年人来说,又过去了一年。因此,过年既是对过去旧的一年的年终总结和丰收庆典,更是对未来新的一年的信心展望和美好期盼。无论男女老少,在各自的心目之中,都是会有某种庄严的仪式感和责任感的。
2、春节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过年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关于过年是来自一个远古的传说,说的是上古时期每到年末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叫作“年”的怪兽来村子里骚扰和伤害人,所以人们称之为“年关”。大家用红色的物件、响声和火等把“年”赶跑过了年关后,就可以平安快乐地过个好年了。可见,过年确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节日,华夏儿女无论是谁,身在何处,都在世代传承,生生不息。尤其是那些祭灶、扫尘、祭祖、年画、春联、饺子、拜年、鞭炮、舞龙舞狮、大红灯笼等等,无一不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一日初一称“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