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困惑【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困惑及思考】

 我来答
零点读书2333
2023-01-19 · TA获得超过41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6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1.3万
展开全部
  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能力。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这不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教学的方法和形式偏于形式化
  数学课程的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公式和数学公理,而且要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鉴于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却错误地领悟了合作学习的内涵。他们为了突显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常常认为合作学习的形式就是课堂讨论。当遇到教学问题的时候,不管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也不管是否有讨论的必要,都要让学生讨论一番。诚然,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共同学习的平台。但是,简简单单地将合作学习等同于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进行七嘴八舌地讨论,有时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师,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作为教学活动的灵魂人物,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只把活动当成一个形式,而且还要考虑到活动的目的,以及参加活动的每个个体的思维发展。没有个体的智慧就不会有集体的智慧。教师既要注意实现集体的目标,而且还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潜能上的开发,让学生的智慧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对当下新课堂的创设起着不容置疑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使用也成为评价一堂课的重要指标。诚然,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声音优美,能给学生展示一个色彩缤纷的教学环境。在一堂优秀的课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课件并不是万能的,课件并不能代替教师详细的板书,更不能代替学生积极的思考。如果教师和学生只是盲目地迷信课件,那么,教师就成了播放课件的工具,而学生对知识的框架也只是走马观花而已。学生根本就不需要再去动脑筋,还谈什么去探究,更谈何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样的课件未必是好事,这样的课未必是好课,我们要切记,多媒体教学永远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我们应该相信,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没有多媒体我们也可以上好数学课。
  二、教学情境形式化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也努力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发现仍然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全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进行了调查,发现不是我们的学生不想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而是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已流于形式、模式化。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2、5和3的倍数特点”这两节课时,所创设的情境竟然如出一辙。在教学“2、5的倍数特点”时设计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随便出一个数考教师,教师在不用计算的情况下马上就能说出学生所出的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学生兴趣就很高,都想考倒教师。然后教师再质疑学生,你也能像老师这样不用计算就能判断出来吗?学生摇头。此时便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这一情境的创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是成功的。但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点”时,教师仍然采取这种方法,却没有收到像上一节课一样的效果。由此我们觉得像这样类似的情境在课堂里屡见不鲜,但似乎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对以上所谈到的现象我们是这样解决的。首先,要使教师明白,学生也有“审美”疲劳,类似的情境不宜经常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其次,我从教学内容本身入手,创设适合课堂教学的情境。情境不仅仅只是渲染气氛,而且,还应该引导着课程的发展。所以,情境的设置至关重要,它不但要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同时,我试着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对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进行有意识地培养与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数学课堂不贴近生活
  长久以来,数学给我们的印象是脱离实际,跟生活关联不大,而且枯燥乏味。在新课程中,强调了数学和现实的联系,鼓励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和实践出发,从生活中学数学,让数学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只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发了。
  数学课堂仿佛一个大舞台,只有让学生自己成为舞台上的演员,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数学学习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作为这个舞台总导演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来数学课堂上徜徉、探索。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后,学生就会由衷地喜欢数学,更加努力地想学好数学。
  四、课堂上学生关系不融洽,优等生凌视后进生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习成就的优劣常常自然地把学生划分成两个部分,学习成就好的学生有一种自然的优越感,在课堂活动中,反应敏捷,容易抢话,得到老师的表扬后,往往会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对答不上问题来的同学不屑一顾。而学习差的学生会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而陷入沉默,即使内心有了想法,也怕受到嘲笑而不敢说。久而久之,优等生和差生之间会形成一个鸿沟,优等生因为优越感而不屑于跟差生交流,而差生因为自卑而不愿意跟优等生交流。如果想改善这种尴尬的学生关系,就要构建新型的学生关系。
  首先,教给学生尊重。己所欲之,先施于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要学会尊重别人。当优等生回答对了问题时,差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并在内心升腾起向他们学习的意志;而差生回答问题时,优等生也要抱着一颗宽容的心来耐心等待他们思考,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和回答。
  其次,建立学生间的合作小组。小组间的成员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不管成绩好坏都要互助互爱、互相帮助,让优等生能够主动帮助差生,而差生也愿意向优等生借鉴。学生之间形成平等、友爱的学习氛围。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在互动中生成,在练习中巩固,在成功中体验快乐。上述问题及策略有赖于教师辩证运用,共同创建“互动、有效、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