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宋杨万里解释

首句:稻云不雨不多黄... 首句:稻云不雨不多黄 展开
 我来答
shangui2006
推荐于2016-07-25 · TA获得超过112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20.3万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4.7亿
展开全部
悯农 【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
荞麦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
不堪岁里闰添长
《注释》

(1) 稻云:水稻如云,比喻稻田广大。
(2) 荞麦:荞麦,植物名,种子磨粉可制饼或面,亦食粮的一种。
(3) 空花:佛家语,亦作「空华」。病眼看每见虚空中有华,而实无华,故谓之空华。这裏不一定是用佛家语,但意可通,是指无实之花。
(4) 已分:早就料知。
(5) 闰:即闰年,此年有闰月。

《赏析》

诗人把笔触伸向广大的现实社会层面,去关心众生的生存问题,包括他们在生活上所遭受到的困顿以及诸种社会病态现象,这种从自我理念所投射出去的诗创作形态,在宋代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单以钱钟书所著的《宋诗选注》来看,梅尧臣的〈田家〉、〈陶者〉、〈田家语〉,文同的〈织妇怨〉、王安石的〈河北民〉、陈师道的〈田家〉、李纲的〈病牛〉、刘宰的〈野犬行〉等等都是。

悲悯众生的苦难是诗人的一种道德使命,在杨万里的诗中,常表现出这样的情怀,彷佛也是己饥己溺。当然他所悲悯的对象不见得会读到他的诗,但诗人或者其他的知识份子总有读到的,若果执政者也懂得白居易所说的「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诗歌求讽刺」,那麼可能就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问题,说不定就能解生民於倒悬呢。

〈悯农〉写的是农人因雨水不足、寒霜早降,以至於收成太差,忍著饥饿度日如年,偏偏又遇著闰年,苦难的岁月感觉上更加的漫长了。没有写的当然很多,譬如说租税问题就是非常令人头痛的事。

前面二句扣住诗题,稻、麦皆是农人赖以生活生存之物,喜怨哀乐都由它引发,如今它们一是「不多黄」(结实不多),一是「空花」,原因是「不雨」和「早著霜」。看到这种情况,农人已能预知,今年一家大小必得忍受著饥饿度过「残岁」,既已看天吃饭,而老天偏不给饭吃,只得认命了。这已是难忍,又碰上今年闰了一个月,岁也就「添长」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诗人写出农人的痛苦而寄予同情,为宋代甚至於古代的农民生活的某一层面写下了证言。
匿名用户
2009-04-21
展开全部
悯农
悯农
(唐)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简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代诗人。

悯 农1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籽。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

[简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43035.htm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爱你不怕痛1
2009-04-1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 稻云:水稻如云,比喻稻田广大。
(2) 荞麦:荞麦,植物名,种子磨粉可制饼或面,亦食粮的一种。
(3) 空花:佛家语,亦作「空华」。病眼看每见虚空中有华,而实无华,故谓之空华。这裏不一定是用佛家语,但意可通,是指无实之花。
(4) 已分:早就料知。
(5) 闰:即闰年,此年有闰月。

《赏析》

诗人把笔触伸向广大的现实社会层面,去关心众生的生存问题,包括他们在生活上所遭受到的困顿以及诸种社会病态现象,这种从自我理念所投射出去的诗创作形态,在宋代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单以钱钟书所著的《宋诗选注》来看,梅尧臣的〈田家〉、〈陶者〉、〈田家语〉,文同的〈织妇怨〉、王安石的〈河北民〉、陈师道的〈田家〉、李纲的〈病牛〉、刘宰的〈野犬行〉等等都是。

悲悯众生的苦难是诗人的一种道德使命,在杨万里的诗中,常表现出这样的情怀,彷佛也是己饥己溺。当然他所悲悯的对象不见得会读到他的诗,但诗人或者其他的知识份子总有读到的,若果执政者也懂得白居易所说的「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诗歌求讽刺」,那麼可能就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问题,说不定就能解生民於倒悬呢。

〈悯农〉写的是农人因雨水不足、寒霜早降,以至於收成太差,忍著饥饿度日如年,偏偏又遇著闰年,苦难的岁月感觉上更加的漫长了。没有写的当然很多,譬如说租税问题就是非常令人头痛的事。

前面二句扣住诗题,稻、麦皆是农人赖以生活生存之物,喜怨哀乐都由它引发,如今它们一是「不多黄」(结实不多),一是「空花」,原因是「不雨」和「早著霜」。看到这种情况,农人已能预知,今年一家大小必得忍受著饥饿度过「残岁」,既已看天吃饭,而老天偏不给饭吃,只得认命了。这已是难忍,又碰上今年闰了一个月,岁也就「添长」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诗人写出农人的痛苦而寄予同情,为宋代甚至於古代的农民生活的某一层面写下了证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angjunli7758
2019-01-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21
展开全部
稻云没有雨就一点都不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2-04-06
展开全部
每句都要解析不是次的解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