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通过汉字拼音字母进行数据库模糊查询

用何种方法可以做到使用汉字的拼音字母进行对数据库的模糊查询,如:输入b可以把北京、beijing、*B,等包含字母b,以及汉字拼音中存在b的全部查询出来。由于程序运行在w... 用何种方法可以做到使用汉字的拼音字母进行对数据库的模糊查询,如:输入b可以把北京、beijing、*B,等包含字母b,以及汉字拼音中存在b的全部查询出来。由于程序运行在 win mobile 所以效率不能太低,我们可以共同讨论一下,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130561a
2009-04-14 · TA获得超过38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8万
展开全部
如果,将 汉字 与 字母拼音 一一对应。
这种数据库的设计很难的样子......——毕竟人为加入那么多的数据,不是简单的事情....

自己也冒得好的办法.....
环境库雷蚊
2009-04-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概论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在教学生字时,常使用两个常见的字进行反切或直拼出这个生字的读音。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由于古代没有标准的拼音方案,致使很多汉字古代的读音与现在的读音完全不同。给中华民族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是谁发明了汉语拼音呢?说来有趣,是一个外国人。我国古代汉字读音大多采用“两字相切”的读音方法,如“东”(都笼切)。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他在中国期间结识了韩云、王征等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在利玛窦等传教士汉语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无论中国自己的规范还是国际标准,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而非汉语正字法或汉语的文字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
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海外华人地区,特别是华语地区如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目前也在汉语教育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编辑本段]汉语拼音运动
汉民族标准语是在十九世纪末期兴起的对中华民族的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语文现代化运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语文现代化运动最初指的是汉语拼音运动(当时叫“切音字运动、简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清末民初的三大语文运动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通过改革语言文字,普及教育,以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然后富国强兵,振兴中华民族。国语运动是建立和推广汉民族标准语口语的运动,而白话文运动则是提倡用能够表达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正式书面语的运动。三个运动各有自己的追求目标,但内在关系却十分密切。就历史渊源关系说,切音字运动发生最早并引发了国语运动。其后,国语标准音的确立,注音字母的制定,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汉语规范化运动,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都是由此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的论述也由此入手。
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前奏可以远溯至明末,但是导致中国社会产生声势浩大的汉语拼音运动,其直接原因是中国人至今铭心刻骨的“甲午”国耻。这一点钱玄同在《注音字母和现代国音》(1929)一文中说得很清楚:“1894年(甲午),中国给日本打了一次败仗,于是国中有识之士,知道非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不足以自存于世界,但是提到普及教育,即有一个问题发生,则汉字形体之难识,难写是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于是,“推行简字以谋求普及教育的运动,日盛一日……”。其实,文字领域中的思想革新在此之前已经开始,汉字几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崇高地位已经发生动摇。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除了赔偿巨额军费之外,还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等地。其时,朝野震惊,激发了社会民众,特别是有进取精神的知识阶层的爱国天良,大家推究中国失败的原因,一致认为“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家断不能富强。”当时,被称为“思想界之彗星”的谭嗣同就首先带头呼吁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各界人士群起响应,纷纷起来创制简单易学的“切音新字。”清末的切音字运动,也就是汉语拼音运动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据统计,清末最后十年中,至今犹有案可查的各种拼音方案就多达二十七种。这一时期的拼音方案大多为拼写某种方言而设计的,但拼音文字毕竟是一种拼写语言声音的文字,所以一开始就触及了汉民族语言的统一问题。被当时称之为“从事切音运动第一人”的卢戆章,在他的《切音新字序》(1892)中就提出制定拼音字母的两个基本原则:“字话一律”和“字画简易”,也就是文字表达话音,字形简单易写。同时,又倡议以南京话为“各省之正音”,这样全国“语言文字既从一律,文话皆相通,中国虽大,犹如一家。非如向者之各守疆界,各操土音之对面而无言也。”这些话显然已超出了纯粹的文字改革的范围,涉及民族语言的统一和发展了。
但是,卢戆章设计的各种拉丁化拼音方案仍然是以拼写闽广方言为主的。他后来向清政府学部呈交的《中国切音字母》也就因此被认为“不能通行各省”,“不足以统一各省之方言”而批驳了。之后不久,一种体现民族共同语发展趋向的切音方案—-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立刻脱颖而出了。它拼写的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京音官话”,字母形式完全采用汉字的偏旁。《官话合声字母》通行极广,遍及大半个中国,“由京津而奉天,而南京,官话字母遍及十三个省。”王照本人可谓完全把握了当时民族语言的发展趋向,他在《官话合声字母》序中就明确宣称:“语言必归划一,宜取京话……京话推广最便,故曰官话。官者公也,公用之话,自宜择其占幅员人数多者。”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官话合声字母》得到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总教习吴汝伦的支持并跟张之洞以及管学大臣张百熙一起奏请朝廷在“学堂章程”中规定“于国文一科内,附入官话一门”,理由是“各国语言皆归一致”,清朝也应“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他们的奏请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于是,汉语拼音运动在引发了国语统一运动,并与国语统一运动合而为一的同时,得以从民间跻身政府。之后,清政府学部在“国语教育事业”(1911)中规定拼音“简字”的用途有二:一是拼合国语,二是范正汉字读音,并通过了一个“统一国语办法案”,规定在宣统八年(1916)普及国语。没想到就在这一年十月,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于是,经公决并通过的“统一国语办法案”也就成了一纸空文。确定国音,制定字母,统一国语的运动,实际是由下一个社会和国民政府开展起来的。
从上面简略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十九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汉语拼音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与语言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团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历史事实不止一次的证明,无论哪一种拼音设计,违背了语言统一的发展趋势,注定会以失败告终。卢戆章设制的第一个拉丁化拼音方案,以拼写闽广方言为主的《中国切音字母》,因“不能通行各省”,“不足以统一各省之方言”被批驳了。其后,又有同治进士,朝廷命官劳乃宣设计了几乎可以使用于各省主要方言的《简字全谱》(一种汉字笔画式的拼音文字),“全谱”包括《京音谱》,《宁音谱》(南京话)、《吴音谱》、《闽广谱》等,几乎涵盖了大部分方言,而且他还提出了“引南归北”的主张:“南人先就南音各谱学习,以便应用,学成之后,再学京音,以归统一。”劳乃宣本人曾得到慈禧召见,他进呈的《简字谱录》也得到御批,让“学部议奏”。即便如此,清政府学部也仍然因“分裂语言,有碍统一”,始终搁置高阁,不议不奏,而社会上也对他提出了尖锐的指责,认为照他的办法,“将使中国愈远同文之治,”骂他是“分裂语言文字的罪魁”。对照清末切音字运动中唱主角的卢戆章、劳乃宣、王照三大家,特别是劳乃宣和因参加了“百日维新”而受到通缉的“钦犯”王照他们两人的拼音方案的命运,实在是足以发人深省的。
[编辑本段]汉语拼音方案历史渊源
1912年,民国成立后,政府继续推行国语。在推行国语的热潮中,国语标准音经过“京(音)国(音)问题”大辩论,由“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修正为纯以京音为准的新国音,其后注音字母也更名为注音符号,并成为推行国语的利器,使国语进入师范及小学语文教学中,在电台广播、电影、话剧等领域中建立了牢固的阵地。
民国时期,从官话到国语,从老国音到新国音,国语运动最重要的一条历史经验就是要使自然形成的没有明确标准的初级形式的民族共同语(官话)成为有明确规范的高级形式的民族共同语(国语和普通话),必须选择一种自然语言,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语运动在长期的实践中终于找到了“中国语言的心”(刘复语),明确宣布以北京(系)作为统一全国语言的标准音(见《全国国语运动大会宣言》)。这是它最大的历史功绩,它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开展的汉语规范化运动、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在汉语拼音运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国语注音符号、国语罗马字、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直至五十年代后期的汉语拼音方案,显然是一脉相承的继承发展关系。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充分吸收了过去许多拼音设计,特别是国罗和北拉的许多宝贵经验,并广泛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方案固然有它匠心独运之处。但更多的是吸取并发展了历史上许多拼音设计的长处。下面我们就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说一说汉语拼音方案与注音符号、国罗、北拉以及其他拼音设计的继承发展关系。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吧。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明末清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 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
[编辑本段]汉语拼音方案的出笼
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49年,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毛泽东把信批复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汉字笔画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记式、图案式、数字形式。而最后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的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方案》。
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出ISO7098号文件,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编辑本段]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语音
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分声母和韵母。汉语拼音方案是一套表示读音的符号系统,不应视为独立的字母。
声母
汉语普通话拼音中声母有21个:
塞音 塞擦音 擦音 鼻音 边音
清音 清音 清音 浊音 浊音 浊音
不送气 送气 不送气 送气
双唇音 b [p] p [p'] m [m]
唇齿音 f [f]
舌尖中音 d [t] t [t'] n [n] l [l]
舌尖音 z [ts] c [ts'] s [s]
舌尖后音 zh [tʂ] ch [tʂ'] sh [ʂ] r [ʐ]
舌面音 j [tɕ] q [tɕ'] x [ɕ]
舌根音 g [k] k [k'] h [x]
此外,普通话里还有一些音节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如“案”(an),这种没有声母
的称之为零声母。
韵母
汉语普通话拼音中一共有39个韵母。分别是:
单元音韵母 i u ü
a ia ua
o uo
e
ê ie üe
(s-)i, (sh-)i
er
复元音韵母 ai uai
ei uei
ao iao
ou iou
带鼻音韵母 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其中,只有一个元音或者一个元音带一个鼻辅音的情况,该元音称之为韵腹,所带的鼻辅音称为韵尾。两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则是开口度较大的为韵腹,韵腹前的元音称为韵头或者介音,韵腹后的元音称为韵尾。3个元音或者2个元音带一个鼻辅音,则中间的元音是韵腹,第一个元音是韵头,韵腹后的元音或鼻辅音为韵尾。
还曾经有人根据韵头把韵母分为四类,称为四呼,即开口、齐齿(i)、合口(u)、撮口(ü)。汉语拼音的韵母表就是按照这个来排列的。
声调
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四个声调符号分别是:
第一声,(阴平,或平调,“ˉ”);
第二声,(阳平,或升调,“ˊ”);
第三声,(上声,或上音,“ˇ”);
第四声,(去声,或去音,“ˋ”);
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有些学者认为“第五声”的说法并不确切。轻声虽然能够起分辨语义的作用,但是通常不列入汉语“四声”之一,因为声调是正常重音音节的音高形式。在音高上,轻音只有音区特征,声调还有曲拱特征。
每个汉字由韵母和声母配合构成一个音节构成。在韵母上部应该标出声调,为了方便也可省略。
汉语拼音中标声调位置的规则如下:
若有两个元音,且第一个元音为i、u、或是ü时,则将声调标示在第二个元音上。其余状况下声调皆应标示于第一个元音之上。
[编辑本段]现代汉语拼音的一些变化
由于现在已经进入e时代,很多录入工作都是使用计算机完成,为了提高效率,现代汉语拼音有了一些变化。
主要变化在于声调符号,由于录入带声调符号的拼音字母比较费时,因而现在采用在拼音后面标数字的方法来标声调,其中阴平为1,阳平为2,上声为3,去声为4,轻声为5,例如,我们——wo3 men5 楼房——lou2 fang2 卓越——zhuo1 yue4等。
另外,当韵母ü与n,l拼时(即上面2点不能省略时),写成v,因为输入v的速度要远远高于输入ü的速度,例如绿色 lv4 se4 忽略——hu1 lve4等。
采用变化后的汉语拼音输入,可以大大提高录入速度。
[编辑本段]汉语拼音作用
汉语拼音对普及识字以及初等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它也为语源学汉语与其它语言的比较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同过去其它的汉语拉丁化的规则相比,它的规律比较简单,发音更规范于普通话的发音。它系统地体现了普通话发音的规则。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汉语拼音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文输入法。
由于汉语拼音是一种只书写读音的体系,无法取代汉字。完全用汉语拼音写出来的文章很难懂,因此,它不是一种正式的书写方式,而只是一种阅读的帮助。
[编辑本段]汉语拼音化
由于汉字复杂,学习需时,并且不如英文输入计算机般直接,中国文改积极分子为了发展出拉丁化的汉语拼音文字,正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分词连写和分化定型同音词等问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为在中国实现一语双文做了很多工作。
自从80年代初废除第二批简化字以来,中国政府采用了以维持现状,追求语言文字使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主的语言文字政策,目前已经放弃了“汉字拉丁化”的计划。
1955年—1957年进行文字改革期间收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
汉字笔画式
拉丁字母式
斯拉夫字母式
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
速记式
图案式
数字形式
[编辑本段]拼音输入法
早期的输入法主要是以五笔为主,而拼音由于受到重码高、输入码长等弱点的制约,其优势并不见长。
21世纪,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历经几次大的升级, VC编程工具也跟着相应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和使用VC编程,而制作输入法智能程序能全面锻炼和提高VC等编程技能,所以有更多的编程爱好者都投入到了输入法智能化的制作中。各种智能拼音输入法相继出现,这其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拼音输入法,如紫光拼音、拼音加加等。在各种智能拼音的推动下,拼音输入法凭借Windows可视性界面,加之其入门简单、无需背字根、无需进行专业培训等特点越来越被更多的新新电脑用户所使用。
随着拼音智能的不断完善,拼音输入法在整句输入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6年6月搜狐公司推出了搜狗拼音输入法。与传统拼音输入法不同的是,搜狗拼音输入法采用了搜索引擎技术。由于采用了搜索引擎技术,输入速度有了质的飞跃,在词库的广度、词语的准确度上,搜狗输入法都有很大的优势。同时,搜狗输入法以输入法领域内前所未有的速度,在10个月内发布了10个版本。几乎每一个版本都进行了多项重大改进。继搜狗之后,Google公司于2007年4月4日推出谷歌拼音输入法,腾讯公司于2007年11月22日推出QQ拼音输入法。搜狗拼音、谷歌拼音以及QQ拼音输入法的推出,标志着拼音输入法走向了互联网时代。
[编辑本段]带声调的汉语拼音输入方案
广义的汉字拼音应该为加了拼音声调的拼音,它广泛应用于文字教学,是全面普及普通话的一大利器。由于各种输入法开始者都忽略了这一问题,致使长期以来各输入法对于输入加了拼音声调的汉字拼音显得举步维艰,这未免有些美中不足之感。为了解决这一尴尬场面,五行字型输入法发明人曾银平发明了带声调的汉字拼音输入方案,并于五行加加输入法1.0 Beta首次推出。
五行加加输入法定义的汉字拼音的四个声调控制键,其中第一声为Q键、第二声为W键、第三声为R键、第四声为T键。要输入加了拼音声调的汉字拼音很简单,先输入汉字的拼音,然后再在后面补加对应汉字的拼音声调控制键就行了。比如“上”的“拼音”为“shang”,它的声调为第四声。你在输入“shang” 后,再在后面补加一个第四声的声调控制键“t”,亦即输入“shangt”后,你便可以在字词候选栏中看到“shàng”了。
[编辑本段]汉语拼音的弱点
无论拼音怎么智能化,其始终无法解决汉字中的两个问题:
① 汉语拼音不能适应汉字的全球化
使用汉字的国家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其它很多国家也在使用汉字,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都在使用汉字。远的不说,就说说我们这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虽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普通话推广,人们对于普通话的咬音越来越准,但还是未能使每个人发音都很标准,普通话的南北差异仍会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另外,很多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如藏族有藏文。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汉字只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显然,要他们做到发音很标准,那也是一个难点。如果说远点,比如日本,同一个汉字,在中国几乎有一一对应的拼音方案,在日本却有几种读法,而且其发音与大陆又不完全相同。显然拼音不能适应汉字的全球化。
② 汉语拼音不能涵盖所有的汉字,用户不能对众多汉字的读音完全识别
汉字之多,汉字中同音不同字的现象特别多,我们姑且不论汉字之多造成的拼音重码率如何高,单就汉字之读音,却未必每一个人都可以知道其读音,而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性的会遇到一些不会读或不认识的字是不可少的。
因此,真正要解决汉字的输入问题,不能完全依靠拼音输入法,其最终还是要得往字型输入法方向发展的。只有深入剖析汉字笔画与结构的内涵,精心设计合理的键盘布局,制作出拿来就用的字型输入法才是治标又治本的法则。
③ 汉语拼音作为注音符号其辅音(声母)不纯
大家知道一种语言的语音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元音简单说就是气流通过口腔时几乎不受阻碍,发音时口腔形态(包括舌、唇、齿、腭)能够维持住。而辅音相反正是利用气流通过口腔时受到阻碍而发音,也因此发音时口腔形态(包括舌、唇、齿、腭)是瞬间的,不能维持住。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汉语拼音的声母在单独发音时总是在辅音音素后面缀上一个元音音素,不是纯辅音,而当我们发一个完整的音节时声母是只发辅音音素的。
④ “W”和“V”的问题
“W”是汉语拼音的声母,但当我们发一个完整的音节比如“wan 弯”时发的却是“van”,即上门牙要触碰下嘴唇。懂声乐技巧的人都知道在唱歌发声的时候发“W”为声母的音节比如“wan 弯”时,是应严格按“W”发音的,即上门牙不触碰下嘴唇而是圆口形,这样发出(唱出)的音比较圆润动听。
⑤ 中译英音译直接使用汉语拼音不够科学
首先必须明确,汉语拼音是一种注音符号。将一种注音符号其直接作为文字符号(英语单词)使用显然是不够科学的。调查100个英(美)国人,中、日、韩三个国家的人名地名音译哪个最难念,恐怕100个人都会选择中国的译名。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译名不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难以发音!就好像《哈利·波特》中的人名“Hermione”、“Voldemort”,有人译为“荷米恩”、“福尔德摩特”结果招来一片骂声,有人译为“赫敏”、“伏地魔”结果大受欢迎。为什么呢?就因为后者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和低年龄层读者的阅读习惯罢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开发者之路
2009-04-14 · TA获得超过91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0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35万
展开全部
把中文数据添加数据库时另外再加个英文字段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