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度。
科举指分科举人或设科取士,约略同于贡举,起始于汉代;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始于隋朝。
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但要定下一个起始年代,必有标志性的创制,而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且与历史上科举一词相符合的,只有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这一历史事件,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的产生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我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科举考试必须要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朝考、散馆六关。
扩展资料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创建于隋朝,自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以来,平民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机会,基本就是靠科举。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
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
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
二、科举制度的特征:
1.从文化渊源上来看,科举制度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政策和精英治国的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2.从选才方式和原则来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设科目,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公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
3.就其发展轨迹和功能变迁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为国家选取良才的通途蜕变为人才成长的桎梏。
4.从经历时间来看,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到清末废除,期间将近1300年的历史,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也影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三、科举制度的意义:
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2.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大着登台阁,小者任郡县”;
3.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2014-03-07
一、 中国考试制度对课程评价的贡献1. 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是考试的故乡,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学校即已出现。《孟子》一书中说到:“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者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里的校、序、庠都是指学校。学校要衡量士子的学习成绩和文化知识水平,需要考试。任官要判别智愚,也要通过考选。无论是学校育才,还是政府选官,都要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来判断优劣、智愚。于是,在西周时期就建立了“考校”与“考选”制度。现在学者一般认为,考试制度在西周已见端倪,西周选士是我国考试制度的萌生阶段①。在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中,记载了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其曰:“古之教育,家有塾,学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古代的教育制度,20户人家设一私塾,500户的县设一学堂,12500户的行政区设学校,国都设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否巩固,同学之间能否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对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究学问的本领和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做“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做“大成”。
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社会,学校教育就初步建立了考试评价的内容、标准和程序的框架。学校通过对士子的“考核”,将优秀者一级一级地往上报,直至“献贤能之书于王”。从士以下“选”出来的“贤”者与“能者”,可授予官职,这是“乡学”。至于中央的“国学”,虽然都是贵族子弟,但也要通过“考校”。方能分出高低级别,“因其才而用之”。总之,西周社会发展具有重教、尚贤、选士、授官等特点,孕育出早期的考试评价制度,它对后来的学校考试、用人考试。特别是对科举考试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原来的“考校”任官制度也逐渐被破坏。就教育而言,学在官府也渐被打破,私家讲学之风盛行。而私人设教,注重于平日的考察,所以大教育家孔子对他的弟子,尤其是“七十二贤人”,哪个品行最好,哪个学业最好,哪个长于聚敛,哪个长于外交,哪个长于斗勇,他都了如指掌。就任官制度而言,除了一部分官位仍然从国家或地方办的学校中加以“考核选拔”外,相当一部分官位是通过向社会“择善而用之”。何者为善?在《国语·齐语》中述及齐桓公用人的标准,即“有居处好学,慈孝于其父母,聪慧贤仁,发闻于乡里者”,号召大夫们把这类人“举荐”出来。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在选官制度与评价人才标准方面,不像西周时期那样有普遍的“考校”制度,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仍然是存在的社会事实。此外,我们看到,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在人才评价方面,较侧重于对士子的日常考察,其评价人才的标准似乎更加道德化与多元化。
两汉时期,我国的考试制度正式建立。汉代的“察举制”,是一种承前启后的任官制。所谓“察举”,就是察其贤能,举以授官。由此而产生所谓“对策”和“射策”两种策试(考试)方法。策试一般是“上书言事”和“口试、答辩”相结合。“射策”是事先出好多道题目,由学生随机抽取一道加以作答。“对策”一般是根据主考官提出的一个问题,用笔试方式加以作答,有时也用“口试”方式加以进一步考察。不过,在西汉时期,举“孝廉”则不要策试即可授官。到了东汉时期,举“孝廉”也要加笔试,即先“举”后“试”,以观其能。然而,两汉时期的学校已具相当规模。多数官办的学校设有各种考试科目,考得好的可“补官”或进一步深造,考得差的“留级”,有的还要“补考”。据《文献通考·太学》中记载,汉代有一时期学校及社会盛行考试,不仅太学和郡国学里的学生要考试,就是太学里的老师——博士,也是要事先通过一定方式的考试评价后方能选用,即所谓“始试而后用,盖欲其为人之师范,则不容不先试其能否也”②。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