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归属感不强烈?——《城市、城市化和社区变迁》读后感

 我来答
恶人叱髠
2013-10-15 · TA获得超过2.7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万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631万
展开全部
[我为什么归属感不强烈?——《城市、城市化和社区变迁》读后感]

我为什么归属感不强烈?

——《城市、城市化和社区变迁》读后感

雷尚清

15年前,我独自一人来到家乡的小镇求学,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城市化”,虽是小镇,可也具备了现代城市的雏形:人口密集、存在商品经济、农业位居次要地位、有一定的公共基础设施,我为什么归属感不强烈?——《城市、城市化和社区变迁》读后感。后来,随着学历的增高,我先后在家乡县城、成都、南充度过了高中生涯、本科生活和首次职业生涯。一直到现在,我蜗居首都,正经历着研究生生活。这么算来,我已经在城市生活了15年,接受了15年城市文明的洗礼和熏陶。可是,我始终感觉自己不是城市人,是根源于农村出生吗?还是我没有细细品味城市文化的魅力,始终把自己当作“外人”?抑或是我根本就不适合城市生活,理应返璞归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终生闲云野鹤,做一“世外高人”?

带着这些疑惑,我阅读了波普诺《社会学》之“城市、城市化和社区变迁”一章,对城市变迁、城市化及相关问题有了初步了解,现将阅读感受与各位同门分享。我的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这一章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回答上述疑问;第三部分,结论。

一、本章主要内容

(一)

城市变迁史

城市的形成可追溯到一万多年前。最初的人类过着采集或狩猎的集体生活,居无定所。大约1万年前,长期定居村落开始出现,一些简单的农业技术诞生了。不过,城市的诞生却是约公元前5000年的事。在今伊拉克境内,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个小集镇,按现在的标准,这些集镇规模很小,但居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人不再自己种植食物,且产生了新的专业人士,如工匠、商人等。随后在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欧洲等地,陆续出现了城市。随着炼铁技术和交通工具的成熟,城市人口逐渐增多,思想交流也渐渐活跃起来。

在欧洲,城市化进程根源于雅典和罗马,那里政治生活比较发达,创造了辉煌的现代城市文明。罗马衰落后,欧洲城市居民散至各地,因而整个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脆弱而动荡。一直到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才重新繁盛,并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但仍以家族和血缘关系为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

工业革命开始后,最先在英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且发展迅猛。1900年,大多数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了。美国的城市化虽然比英国晚,但1920年大多数美国人也生活在城市了,农业劳动力只占全部人口的25%。其中,纽约、马萨诸塞和宾夕法尼亚等东北部最先发展起来,不过如今这些地方逐渐衰落,而西部和南部增长较快。总体上看,美国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开始的较晚,但个各个国家都在奋起直追,其人口涌入速度比同期发达国家快,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因而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住房紧张、贫民窟、交通拥挤等。为了减缓这一影响,发展中国家政府掌控的痕迹比较明显。

(二)美国的大都会和城市生活

1、大都会社区

(1)中心城市及其郊区化

首先是中心城市,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满足了居民现代生活的需要。但是市民成分很复杂,出现了五类新人类——四海为家者、未婚者或无子女者、族群村居民、被剥夺者、身陷城市的人。

实际上,与其说美国人城市化了,不如说美国人郊区化了,因为现在有45%的美国人生活在郊区,而生活在中心城市的人口只有30%。郊区是解决市区人口过于密集的一个途径,居民收入的提高、拥有独家住宅的强烈愿望、和政府政策的引导大大促进了郊区化。在美国,郊区分化比较严重。

(2)大都会带

在美国,由于城市化程度很高,形成了大都会带,即两个或多个城市不断发展,最后连接成片,互相重叠形成大都市的集结,如波士顿—华盛顿走廊。不过,大都市开始衰落,一些大城市区域的人口竟然开始下降,同时,贫困人口比例增加,70%的新工作机会也不是在这里创造出来的,人口25000-100000的较小城市经济萎缩严重,资源更少。除此之外,中心城市士绅化现象开始出现,所谓中心城市士绅化,是指街区中穷人的位置被专业人士取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郊区房价高昂和小规模家庭数目增多。士绅化的步骤是:少数开拓者家庭进入颓废的区域,购买翻新现有建筑;一两年后其他人跟进来,带动需求和投资;穷人被迫离开;开发商和投机商涌入,大规模翻新重建。士绅化导致城市贫民难以找到自己的住所,引发了很多城市问题。

(3)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在对城市社区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关注城市社区的空间组织。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第一,将城市生态过程描绘为“生态隔离”和“侵入、演替”。“生态隔离”是指由于人口特质、种族、在职业等原因而造成的同类相聚现象。“侵入”是指一个社会群体或一种土地使用方式介入到他人的社区或其他土地使用方式,“演替”是指一个社会群体或一种土地使用方式在某一地区取代其竞争对手而占据统治地位。典型的例子是克利夫兰市中心霍夫区,在这里,富人走了,穷人接踵而来,以至于该区最后演化为吸毒者、流浪汉、穷人的聚集区,饱受谴责和诟病。

第二,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上世纪20年代,伯吉斯建立了“同心圈模型”,展示了城市以中央商业区为核心,逐渐外推,形成包括轻工业区、过渡区、中产阶级聚居区、新来者等在内的环状城市结构。不过很多人认为,这一模型是一芝加哥为基础的,缺乏普遍性解释力。因而谢维基和贝尔探索了“社会区域分析”技术,即用人口统计数字,从阶段、生命历程和种族三个角度分析社会群体在城市空间的分布状况,该模式能很好地描绘城市居民的聚居方式。如今,学者们的主要兴趣是用更精致的模型解释城市空间结构,尤其是整个大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

2、城市生活与文化

过去200年内,美国的社区生活经历了重大变迁,这主要表现在:小城镇已成往事;交往活动和人际关系日益支离破碎;社区组织和设置越来越大,越来越科层化;政府或商业组织逐渐取代家庭或志愿组织的功能;社区联系越来越紧密;社区间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那么,有哪些城市生活的研究视角呢?

(1)城市生活的研究视角

第一,公社与社会视角。滕尼斯是开创者,他将社会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公社,以朋友、血缘为联系纽带,乡村是这一生活方式的典型。一为社会,以正式的、契约性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关系为纽带,城市生活主要表现为这种特征。

第二,决定论视角。由路易斯·沃思提出,他认为,城市的大规模、高密度、文化异质性特征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生活文化”,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是角色扮演者,正式机制也比非正式机制更重要。在这种条件下,居民可能会经历种种

“失范”,即一种价值观和规范冲突、衰弱、缺乏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人们面临着“心理超负荷”,无力处理接踵而来的信息。那么,如何适应这一负荷?米尔戈朗认为,保持短期的、表层的关系,避免道德卷入和社会卷入是人们的应对措施。

第三,组合论视角。该视角认为,城市是拼凑的社会世界,它由不同的群体构成,每个群体共享亲属关系、民族起源等因素,而城市生活是各色人等独特的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决定论相反,组合论不认为城市生活会削弱团结,相反,它认为城市生活会维系甚至增强社会团结,这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例证。

第四,亚文化视角。这是综合决定论和组合论视角形成的理论,克劳德·费希尔是该理论的代表性学者,读后感《我为什么归属感不强烈?——《城市、城市化和社区变迁》读后感》。他认为,城市生活多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确实影响了社会群体的结构和力量,而且它也没有妨碍团结。相反,城市生活创造了其他地方不存在的亚文化,这使得共同兴趣或背景的人能够走在一起。

(2)城市生活的经验研究

除此之外,学者们还发展出了一些对城市生活的经验研究。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城市生活与非城市生活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生活与高犯罪率相关,这里家庭制度衰落,社会关系更私人化,不过二者的真正区别在于公共生活而非私人生活,在心里紧张和精神健康指标上并未与非城市情境有很大差异。

其次,社会网络分析。该理论分析个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它认为,我们经常混淆了邻里和社区这两个概念,事实上,没必要将邻里关系当作社区的基础,因为一群群人会参与到具有强烈内聚力的网络中去,所以重要的是成员间人际联结的强度和数量。他们认为,地方城市社区很好的适应了现代生活的地理流动。

(3)郊区生活

在城市生活的研究中,郊区生活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他们认为,郊区是遵从者的社区,有一些有地位的人组成,他们神经过敏,在性问题上很宽容,爱酗酒,这与其低密度、文化上的相似性和远离都市的服务性工作有关。不过,也有人认为,上述对郊区文化的看法是一种“迷思”。甘丝认为,郊区文化产生于最有可能生活在郊区的人的社会阶级及其生命过程,它以家庭为中心,看重经济上的出人头地,是社会地位上升过程的一部分。不过很多人承认,郊区生活本身有一些消极影响,它也遇到了大城市经历过的问题——拥挤、污染、交通阻塞、生活节奏加快、民族种族阶级关系紧张。

(三)城市危机

这个概念主要指中心城市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老中心城市的问题、大都会的断裂和蔓延、城市规划问题、城市冲突与危机。

1、老中心城市的问题。即:中产阶级离开,富人和穷人留下,乡村或国外居民拥入;很多是经济问题和物质问题,开支和需求越来越大,财源却日益枯竭;无家可归者是一个严峻的难题。

这里重点说说无家可归问题。所谓无家可归者,是指“没有适当住所,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社区联系的人”。在美国,无家可归者的平均年龄33-36,男性多于女性,且45%的拥有高中以上学历,黑人、拉美人多于白人。从种类看,无家可归者包括:精神不健全的;离家出走者;吸毒者;未婚或离异者及其子女。为什么有些人成为无家可归者?研究发现,其原因排序依次是:经济问题、个人危机、吸毒、人际关系差、感情问题、家庭暴力、刚刚出狱。在消除无家可归现象上,咨询、过渡性住房、物质使用计划、安排工作、安全管理、职业培训、流民安置等是可行的办法。

2、大都会的断裂和蔓延。这是由政府机构林立、中心城市与郊区间的政治经济矛盾、工作职位分布等原因造成的。无控制的城市发展也是一个原因。

3、城市规划问题。美国的城市规划起步很晚,因为美国人不喜欢政府对他们进行管束。

目前,城市规划主要在州和地方层次上提建议,并作为交通、住房、人文服务、经济和环境等部门的辅助工具而存在。现实中,即使有计划,也未认真执行。

4、城市冲突与危机。一种观点认为,要想在地方层次上消除城市危机注定要失败,因为资本主义体系严重限制了任何地方性政治活动所能取得的成果。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经济资源集中在少数跨国公司手上;第二,不公正的房产投资导致冲突重生;第三,阶级身份限定了个人的发展。

城市危机如此严重,光明何时才能到来?作者认为,中产阶级的重返很有必要。此外,政府还需要保护内城居民、工人和店主免受城市暴力的侵犯。然而,大多数美国人还在做着美国梦——独立生存、郊区的独家住宅、车库里的两辆车。只要这一梦想还在继续,城市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

二、两种生活方式的紧张与对立:对我的境遇的一些解读

(一)城市生活及其弊病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我恰好赶上了这一进程。因而充分感受到了城市生活的优越性。比如城市建筑物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市容干净整洁,道路四通八达,出行很方便,最重要的是,这里工商业发达,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机会结识更多的朋友。因为在城市,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生际遇也大为不同。所以,如果说我的家乡给了我生命,那么现代都市使我的生命光彩夺目、大放异彩。这一点每每在我回乡与儿时的伙伴交流时都深有体会。

那么,城市生活只有鲜花掌声吗?非也!在物质繁荣的背后,有很多无声的眼泪和默默的付出,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西方学者在描述城市生活的弊端时,喜欢用“城市病”这个词语,它主要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该词最早发源于工业革命后期的英国,当时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把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由于城市爆炸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称之为“迈达斯灾祸”。迈达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梦想点石成金,后来有了这个能力,但结果却坏了。因为,当你周围的东西都变成黄金了,会怎么样?是灾祸,不是幸福!黄金既不能吃,也不能穿。哈孟德夫妇用“迈达斯灾祸”比喻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意思是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类财富不断扩大,但是人类同时也丢掉了许多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那么,城市病到底有哪些表现呢?

我所生活的城市,除南充和家乡的县城外,都是特大型城市,人口多达两千多万,在中国的其他特大城市,比如我去过的上海、深圳,人口规模也十分庞大。城市化总是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但是中国这个增加的速度似乎快了点,超出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即使这些城市用户口进行控制,也阻挡不了国民前赴后继争相涌入的脚步,这导致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产生一系列矛盾,出现环境污染、就业困难、治安恶化等负面现象。具体表现在:(1)住房紧张与短缺,很多人无家可归,或蜗居地地下室,或租房度日,没有自己的家;(2)公共卫生设施共给不足,空气、水源、噪声污染严重,环境恶劣;(3)就业竞争激烈,底层市民处境艰难;(4)犯罪率较农村高很多;(5)交通拥堵,出行成本高昂,以致城市活力,降低城市生活效率;(6)水源短缺,土地紧张,如我身在北京竟能喝到家乡的水,为何?南水北调从我家乡取水!(7)人们生活质量下降,疾病种类增多,精神压力加大。

目睹种种怪现状,怪不得我会觉得城市生活不尽如人意呢?更重要的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上,城市生活远不如非城市生活舒适惬意。下面我讲论述这方面的内容。

(二)功利型人际关系

如前所述,滕尼斯最先概括了城市生活的特征——正式的、契约性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关系代替了朋友、血缘关系。路易斯·沃思也指出,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可能会经历种种

“失范”,因而面临着“心理超负荷”,为了应对这一负荷,人们之间保持着短期的、表层的关系,避免道德卷入和社会卷入。是人们的应对措施。虽然后来的学者发现城市生活不一定导致不团结,也会使共同兴趣和背景的人走向一起,但经验研究还是强化了这一观点:城市生活中家庭血缘制度衰落,社会关系更私人化,由此导致个人的压力剧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例子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最典型的是在都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想乡下那样坦率真诚、质朴有味,大家嘻嘻哈哈的看似关系很好,实际上很可能形同陌路、水火不容。如果说个人之间还有点关系的话,很多时候也是为了某个目标,缺乏纯朴的感情,赤裸裸为了利益。这种交往状态很让我不适应,也吃了不少亏,以至现在,我也学会了“察言观色而后动”,虽然这样不符合我的本意,至少可以武装自己,让自己少受点伤害!

三、结论

上述两个方面只是一些简单的分析,不过已足以回答文章开头的疑问了。我认为,之所以会在我身上出现诸如没有归属感之类的疑问,是与城市与乡村这两种生活方式的紧张与对立有直接关系的。具体而言:

1、个人幼年时期的经历会对成年生活发生较大影响,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会以儿时的生活场景为参照物来解释都市生活经历;如果两者的对比越强烈,越有可能偏向某种生活经历,而对另一种生活方式产生无归属感。
2、人是会思考的动物,个人的生活观察和亲身经历会强化个人对某种生活方式的认知模式。上述城市生活的种种弊端和功利型人际关系的概述,对我的认知判断具有一定的导向强化作用,它加剧了二者间的紧张对立,使得归属感意识更加强烈。
3、个人的某些境遇,比如需要不能立即得到满足,也会强化其城市生活的归属感。例如,住房问题,这在城市生活中是基本品,可是目前的高房价使得很多人买不起房,这些人自然不可能把城市当作真正的家乡。还有,工作、各种国民待遇等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也会影响起归属感。

雷尚清

2010-11-14
  〔我为什么归属感不强烈?——《城市、城市化和社区变迁》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