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文明,拒绝陋习 作文

我要一篇《崇尚文明,拒绝陋习》的优秀作文谢谢... 我要一篇《崇尚文明,拒绝陋习》的优秀作文 谢谢 展开
百度网友c64da98a90f
2014-09-06 · TA获得超过14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3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63.7万
展开全部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办学实践中创造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是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集中反映,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校园文化,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和新任务。 一、融入校园文化 学校环境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精神文明的窗口和日常德育的载体,更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隐性课程。随地吐痰,乱扔果皮、垃圾,乱涂乱画,讲脏话、臭话、落后话,在班级中拉帮结派,这是校 园里较为常见的事。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进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熏陶感染,形成较为健全的校园文化体系。利用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校园报、学校网站等媒介,以文字、图片、视听等多种宣传载体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学习历史英才、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及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优化班级环境,突出荣辱观内容,使学生在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抵制低级趣味,陶冶美好情操,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二、融入课堂文化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新时期荣辱观教育,是当今学校德育的重点工作,应该在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中得到渗透。穿奇装异服,染发,戴耳环,挂首饰,这也是校园里能够见到的事。课堂上要突出荣辱观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荣辱观的思想主线。在设计教育内容时要认真挖掘荣辱观教育资源,把思想品德与修养、历史与社会更多地承担起传播践行“八荣八耻”的重任。把科 学有效的方式渗透荣辱观,选择渗透点、把握渗透点、开掘渗透点,我们应该像“输液”一样,滴滴注入自己的肌体。把荣辱观的种子插入心田,自觉树立、言行示范社会主义辱观,使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一个开发生动、富有新意的荣辱观教育过程,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培育荣辱观。 三、融入活动文化 以活动为依托,培育学生的高尚风格和优秀品质,成为学校强化优化学生德育的重 要载体和卓有成效的方式。举止不端庄,行为不检点,谈吐不得体,公物不爱护,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教育,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借助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历史名人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国耻纪念日,入学、入队、入团等特殊意义日,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等,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爱民爱劳动情感。对照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勇当先进,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生动的校园生活中。及时点评身边荣辱事,亲 身体验荣辱感,让践行“八荣八耻”活动在校园内外蔚然成风,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四、融成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在执行中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是“有形的”规章制度与“无形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结合与统一。 同学之间不礼貌、不团结、不尊重、不互相帮助,甚至制造事端、打架斗殴等恶劣行为,在我们的身边也能见到。将荣辱观内化为师生认同、接受、践行的理念价值中,这是一条稳定、长效的学校制度文化捷径。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是遵循法治原则和人本精神。内容上要彰显荣辱观,确保优劣有别、奖罚分明、争荣远耻;程序上要体现民主权, 保障每一位师生的参与权、知情权、建议权、管理权,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公正性,稳定性;坚持师生人人平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强化监督,保障每位师生享用权利、履行义务,切实维护师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制度和制度文化双重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持续发展。 讲文明,讲谁的文明? 在我们的社会和校园里,“讲文明” 提倡到了今天。讲文明,讲的是谁的文明?我们认为,还有值得讨论的价值。讲文明有它的“绝对论”和“相对论”。比如,随地吐痰一定是绝对的不文明,因为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环境,还威胁到别人的健康。 如何看待文明的标准?所谓文明的目的,不是光让人自我沉醉、却引来其他人皱眉头。相反,文明是要让人更舒服,而不是让人浑身不对劲。 礼仪“是要让人更舒服”是这位礼仪专家传递给人们的重要信息。讲文明也是如此,在彼此尊重和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文明”应尽可能人性化,大可不必为了遵循书本上的教条让你周围的人感到尴尬和不舒服,也不要过于为难自己。 讲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心上。讲什么样的文明要看具体的场合和文化语境,也就是说讲文明一定要重视入乡随俗。比如,在我国的文化里,看到人家的小孩子长得可爱,我们常常会摸摸小孩的头,并赞美几句。这是十分正常的行为,家长也会感到很开心。但在美国,可能会被称之为“性骚扰”;而在泰国,除和尚外,任何人不能触摸别人头部,也忌讳别人赞美自己的婴儿,因为这样会“引起恶鬼对婴儿的注意”。遇到这样的情况,各国游客观念上都应该学会“和而不同”,行为上学会“入乡随俗”。 讲文明还要让自己舒服。“入乡随俗”体现了对异域文明和对自我的尊重,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但一些无伤大雅、无碍他人的行为,似乎不必强加谴责和禁止。比如,外国人到咱们中国吃饭,我们也要求他们别扭地用筷子吗?在中国用叉子吃饭的老外也不文明吗? 有些人总抱怨别人不懂礼仪,埋怨一些人穿着随意、大声谈笑喧哗和接听手机等等。比如参加音乐会,喧哗和拨打、接听手机当然不好,这是对艺术和艺术家的不尊重。但在衣着上,似乎也没有必要那么“丁是丁、卯是卯”的较真。毕竟欣赏音乐会,聆听和感悟、接受审美愉悦才是最主要的,衣着整洁得体即可,大可不必装模作样地去找一套晚礼服穿上。 再比如看文艺晚会到了精彩高潮处,观众尽可以大声喝彩。试想,喜欢清静的洋人到中国,如果他们没能学会、或者不习惯于“叫好”,我们不能说他们不讲文明,他们也不能说我们不讲文明。 开放的中国需要追随世界先进文化的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讲那些脱胎于西方文化的“文明”,我们也要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与现代生活没有冲突的“文明”,我们还应当理解,讲文明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而不是为了装样子。在这点上,我们无需妄自菲薄。 “要我文明”与“我要文明” 眼下,一场治理不文明行为,重塑中华礼仪的“战役”正在打响。中国人口之众多、幅员之辽阔、不文明行为积习之深,如何让国民在短期内尽习礼仪,恢复中华“礼仪之邦”的风度,其难度自不待言。 事实上,中国与不文明行为的斗争一直以来并未中断。过去治理不文明行为有两种思路:一是宣传教育。比如“不要随地吐痰”、“此处禁止吸烟”、“小草多可爱,请你别伤害”的警示牌到处可见;另一种是轻度惩罚。某些地方曾推出一些具体的惩治手段来打击这些陋习,比如,闯红灯者罚款5元,随地吐痰罚款5元等等。 这两种思路都未见良效。对那些警示牌许多人不屑一顾,依然我行我素,而5元钱的罚款也显然不足为鉴。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位着装时髦的青年随地吐痰,被戴红袖章的大爷拦住要罚款5元,青年掏出10元钱,大爷要到商店去兑换钱找零,这青年却说“再吐一口就不用找了。” 5元钱不足以形成威慑,那么把5元的额度提高到500元甚至1000元,效果将会如何呢?国外的一些经验提供了答案:新加坡以社会文明著称于世,他们的商店,即使是珠宝店和银行大多数也只有玻璃门,不仅没有铁门,连木板门都少有,却极少出现盗窃、抢劫行为,原因在于新加坡使用“重罚”。一旦打劫、盗窃的人被捕,至少要坐牢3年,鞭打5下。对罪犯来说,即使对监禁3年可以一笑置之,但受鞭刑5下,最不怕死的罪犯也为之丧胆。 新加坡的打鞭,要求一鞭下去皮肉皆开,打完一鞭医生就进行检查,发现受刑者不能承受下一鞭了,过3个月继续打。一般3鞭下来,受刑者必将在医院躺数月方可复原。即使对美国人,新加坡法律也绝不姑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几年前,一个美国青年到新加坡玩,在别人的汽车上涂写,结果被警察抓到,除了被施以重罚外,还被判鞭刑。最后美国总统为之求情才减刑一半,但是仍然挨了三鞭。 在社会礼仪方面,新加坡的重罚具体到了各个细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将被罚款达1000新元(约5000元人民币),重犯还要劳改 1-3小时, 而上公厕不冲水处罚150新元。一些欧美国家对于种种社会不文明行为,也多采用重罚的措施。在芬兰,交通违规的罚款有人甚至被罚过十多万欧元。香港也如此,吐痰和乱扔垃圾一次分别罚款1500元港币。 看来,不实行重罚不足以产生威慑了? 中国是个大地域大人口之国,依靠重罚是否就能罚出举止文明、言语得体、尊重他人的社会新风尚呢? 只有发自心底的优雅才是真正的优雅,只有内生的文明才是真正可靠的文明。当每个人的意识里由“不得不这样做”变为“不可不这样做”,由“要我做”成为“我要做”,陋习自然会消亡,崇尚文明的目标才能真正达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