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借助圣...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展开
 我来答
樱花Pk44
2014-09-21 · TA获得超过17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9万
展开全部
C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B项错误。维新派借助儒家学说宣传变法,而不是否定传统文化,A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D项错误。 康有为在宣传维新变法的过程中借助于传统文化进行,“托古改制”是其特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