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温:
最冷月均温: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
2、降水:
(1)年降水量:亚热带季风气候在800-1500毫米,温带季风气候在400-800毫米;
(2)雨季长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
(3)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比温带季风气候相对小一些。
3、分布范围: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淮以北的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淮以南的南方地区。
4、区域分布和农业发展特点:
(1)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秦岭-淮河线以北;华北种植种植冬小麦,农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长城以北种植春小麦,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2)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种植水稻,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二、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相同点:
1、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
2、季风气候,旱涝频繁。
3、成因相同:
季风系统的作用是驱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大气交换,因此其具有大尺度特征并给其影响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季风环流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地理背景和热力学条件,其根本的驱动因素还是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及其在大气环流上的体现.
扩展资料:
1、东亚季风区:
东亚季风系统的主要成员有低层的季风槽,即热带辐合带、锋面、低空西南风和东南风急流(也包括低层越赤道气流一西南季风)以及澳大利亚冷高压,中层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层则有南亚高压——青藏高压等。
2、南亚季风区
南亚印度季风是全球最强的季风系统,位于南半球的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马斯克林高压)随季节变化向北移近赤道,其低层气流以逆时针方向流出,与南印度洋东南信风汇合后穿越赤道,形成越赤道气流,该越赤道气流受到东非地形的影响,形成索马里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