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学校种类之齐全,管理之严密,生徒之众多,都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典型。
隋朝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在教育上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在隋朝统治的较短时间内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对唐朝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唐朝教育就是在隋朝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与各个阶段文教政策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关系。抬高儒家的统治者重视发展以传授经学为内容的封建官学;抬高佛教的统治者不重视封建官学的发展,而着眼于扩建佛寺,发展佛教教育;重视道教的统治者便设立专门学习道经的学校,培养选拔道教人才,大力发展道教教育。
隋唐科举制
举制萌发于南北朝,真正成型于唐朝。俞大纲、唐长孺、何忠礼、金铮等学者认为唐朝开创了科举。
俞大纲对隋置进士科一条颇有疑义,他说:“若谓察举对策之法,已为完形之考试制度,则当上溯两汉为权舆,若谓朝廷,开科待人,士子投牒自试,始可谓完形之考试制度,则当以唐为始,不可谓肇基于隋,确定于唐矣。”
提出士人“投牒自试”是科举制度起源的主要标志这一极有价值的见解。唐长孺提出了与俞大纲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特点在于是否“准许怀牒自试”,而南北朝后期,已出现士人“怀牒自试”的个例,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正在萌芽之中。
何忠礼提出,考察整个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基本上可以概括出这样三个特点:
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
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并通过多方面的论证,认为上述特点中的“投牒自进”和考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代,隋代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的仍然是察举制。
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取官员,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考核参赛者对事实的看法,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主要内容,学校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要内容。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隋代在学校设置方面,中央官学有五学,地方官学有州县学,但时起时落,并未组成一个全面稳定的学校体系。
唐代,不仅官学得以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全面稳定的学校体系。地方官学向中央官学选送学生,使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衔接。私学与官学并存,私学承担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层次教育任务。在教育行政上官学是教育的主干,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这一古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2)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
隋以前,中央政府没有专设管理学校教育的机构,都由负责管礼乐的太常寺兼管学校。隋代开始,中央官学从太常寺分离,由附属机构转为独立机构,国子学后来改称国子监,既是高级教育学府,也是教育行政机关,从此实行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3)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
隋唐时期对过去学校教学的规定和惯例加以梳理,按现实的需要,做了新的规定,使入学资格、学校礼仪、专业教学、成绩考核、违规惩罚、休假处理等方面都纳入法制轨道,此后可依法制对学校教学进行管理。
(4)专业教育的重视
隋以前的中央官学,多重视五经的传授,至于科学和技术,则被忽视,没有独立设置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到了隋唐时期,开始添设算学、医药等专科,以培养专门人才。这是实科教育的首创。
(5)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
中央政府的管理机构,为履行某方面服务的职责,下设一些事务部门,这些具体部门为开展服务工作,都集中一批专业人才,并拥有必需的物质设备。隋唐时期,让这些事务部门负起双重任务,既为政府进行专业服务,又担负起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把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具体http://yingyu.100xuexi.com/view/examdata/20111017/fef6e4cb-1b20-4161-bdc1-14686adccc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