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每个节日是各是几月几日?
1、春节:正月初一,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2、元宵节(上元节):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3、土地诞(龙抬头):二月初二,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4、上巳节:三月初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该节在文字记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5、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6、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7、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8、七夕节: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9、七月半(中元节):七月十四/十五,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10、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历史渊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传承发展,是人类社会“逐渐形成、逐渐完善的文化过程”,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
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信念。古老节日是人们基于原始信仰以及为了适应生活需要而创造的民俗文化,古时代一些流传至今的节俗活动,清晰地记录着古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
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拜神祭祖丰盛祭贡品发展出节日宴饮活动,也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是构成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传统节日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2月14日 情人节
3月3日 全国爱耳日
3月5日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 国际妇女节
3月9日 保护母亲河日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3月14日 白色情人节
3月14日 国际警察日
3月15日 世界消费者权益日
3月21日 世界森林日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3月24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4月1日 愚人节
4月5日 清明节
4月7日 世界卫生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6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5月3日 世界哮喘日
5月4日 中国青年节
5月8日 世界红十字日
5月12日 国际护士节
5月15日 国际家庭日
5月17日 世界电信日
5月20日 全国学生营养日
5月23日 国际牛奶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6月6日 全国爱眼日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3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
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7月1日 国际建筑日
7月7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月12日 国际青年节
9月8日 国际扫盲日
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
9月16日 中国脑健康日
新年(1月1日);春节(农历新年);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中国青年节(5月4日);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10月1日);记者节(11月8日)。传统节日有18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等。中国节一般指指中国民间相传的纪念日、欢庆日和被中国承认的国际通用节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