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后抑制有几种类型?它们产生的机制及生理功能各是什么
突触后抑制包括传入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1)传入侧枝性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一个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其侧枝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制性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
意义: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
例子:屈肌反射(同时伸肌舒张)。
(2)回返性抑制:多见信息下传路径。传出信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转而抑制原先发放信息的中枢。
意义: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协调一致。
例子: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之间的联系。
扩展资料
突触前细胞借助化学信号,即递质(见神经递质),将信息转送到突触后细胞者,称化学突触,借助于电信号传递信息者,称电突触。在哺乳动物进行突触传递的几乎都是化学突触。
电突触主要见于鱼类和两栖类。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是使突触后细胞的兴奋性上升或产生兴奋还是使其兴奋性下降或不易产生兴奋,化学和电突触都又相应地被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的为抑制性突触。
化学突触或电突触均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以及两膜间的窄缝——突触间隙所构成,但两者有着明显差异。胞体与胞体、树突与树突以及轴突与轴突之间都有突触形成。
但常见的是某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神经元的树突间所形成的轴突-树突突触,以及与胞体形成的轴突-胞体突触。
螯虾腹神经索中,外侧与运动巨大纤维间形成的突触便是兴奋性电突触。在螯虾螯肢开肌上既有兴奋性,也有抑制性化学突触。此外,尚发现一些同时是化学又是电的混合突触。
推荐于2017-09-26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在哺乳类动物中,所有的突触后抑制都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引起的。由这一抑制性神经元发出的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递质经过突触间隙扩散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突触后膜对 Cl- 通透性增加, Cl- 内流,从而引致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造成该处不易爆发动作电位,产生抑制。
根据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和联系方式的不同,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 1 )传入侧支性抑制:是指在一个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制性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例如,伸肌的肌梭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直接兴奋伸肌的 α 运动神经元,同时发出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神经元,转而抑制屈肌的 α 运动神经元,导致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这种抑制曾被称为交互抑制。这种抑制的意义是能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
( 2 )回返性抑制:是指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去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抑制性神经元兴奋后,其活动经轴突反过来作用于同一中枢的神经元,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之间的联系,就是这种抑制的典型。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轴突支配外周的骨骼肌,同时也在脊髓内发出侧支兴奋闰绍细胞;闰绍细胞是抑制性神经元,其活动经轴突回返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和其他神经元。这种抑制是一种负反馈控制形式,它的意义是能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也促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之间的活动能步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