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运动对当代中国农村发展有何启示
展开全部
随着美国学者布朗先生十年前发表“谁来养活中国人?”一文发表后,近年来还发表了一些文章和言论,中国的粮食问题,中国的农业问题,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都成了世界上关注的问题。他最近忠告,中国的发展状况已经和世界紧密相连,难以割舍,中国将敦促世界重新思考全球经济的前途。我们认为这句话要一分为二,不光有他主观判断的消极一面,但事实上还应该有客观存在的和正在发展的积极一面。
这是因为,中国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育着世界上20%的人口,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272亿美元,比建国初期的5亿美元,增长53.4倍。目前,农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6%,占农业增加值的9.6%。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五位,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为3.2%。2006年前四月,中国谷物出口同比增长12%以上,进口大幅下降56%,从去年同期的净进口变为净出口格局。这标志着中国正由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向农产品贸易大国迈进。中国的农业确实要对全球经济生产很大的影响。
我们认为与其反驳布朗的预言,不如总结和介绍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功经验给世界人民,看中国是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短短的50年左右,实现了快速发展,让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10亿多农民,占总人口的80%,如何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并发展了国民经济。中国不但养活了自己众多的人口,还养活了少数其他国家的人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中国的农业发展成功经验影响世界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带动不发达贫困地区和国家的农业进行良性发展,并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例如,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可能对俄罗斯、印度、非洲等农业发展缓慢地区的国家生产重要影响。总结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有以下15条,可以供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借鉴和学习。
1.解放生产力,让耕者有其田,调动农民积极性
中国解放以前,土地主要集中在少数地主和富农手里,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就无法满足自己的粮食生产需求。中国解放后(1950-1960),就打土豪分田地,让耕者有其田,调动农民投入农业的积极性。这样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后来学习国际共产主义,建立人民公社,实现土地集体化,使中国农业从1960-1980年基本没有太大发展,走了许多弯路,也出现过粮食短缺的现象。在1980年以后进行了农村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又再一次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得到了明显恢复,直到今天中国粮食基本得到自给。
2.引进国内外农业先进经验,特别是动植物优良品种
在建国初期,农业力量还很薄弱的时期,采用引进农业技术,是带动国内农业生产发展最好的动力。日本等国家也走过了先学习国外技术,进行模仿和改进的技术研究,然后再进行创新和理论基础研究的过程。这些经验是世界许多国家发展的共同经验,在农业方面也是如此。中国农业在上世纪50年代,主要是从国内外引进大量动植物特别是作物品种,然后进行驯化和筛选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特别是在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这样最快和最省钱,见效快,效益在相当长时间能够稳定发挥,同时还为以后的品种改良打下了良好的种质(基因)资源基础。实践证明,利用地理远缘的品种进行杂交,更容易出现表现优良,具有多种综合优良性状和新性状,产生更大的生产和社会及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和加快了中国农作物和动植物品种资源的改良。
3.大力发展水利,保证部分地区粮食高产稳产,增强农业持续增产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是农业生产的第一限制因子。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就讲“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的旱地农业是低产而且不稳产的生产状况,只有发展水利灌溉,才能使低产旱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保证粮食持续稳定高产。当时因为没有很好的经济实力,主要是利用低成本的简单实用技术土法上马,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发动人民战争,利用人力手工进行水利建设,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发展灌溉农业是中国的特色。例如,在太行山修建的红旗渠,就是极端困难条件下,利用简单设备形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成为人类水利史上的壮举,是不少非洲领导和来华客人的“必修课”,令非洲国家受到鼓舞的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白手起家的自强精神,也为非洲等工业不发达国家发展水利事业提供了样板。中国经过近20年的努力,到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灌溉面积就达50%。这为中国农业发展中国粮食生产发挥了很大的关键作用。
4.重视教育和农业科研
解放初期,我国政府就重视教育和农业科研。一方面在全国普遍建立从小学到中学到中等专业和专科、大学的各类学校和高等院校。另一方面在农村开展了扫除文盲的运动,开办农民夜校等,消除文盲,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这是因为,中国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育着世界上20%的人口,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272亿美元,比建国初期的5亿美元,增长53.4倍。目前,农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6%,占农业增加值的9.6%。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五位,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为3.2%。2006年前四月,中国谷物出口同比增长12%以上,进口大幅下降56%,从去年同期的净进口变为净出口格局。这标志着中国正由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向农产品贸易大国迈进。中国的农业确实要对全球经济生产很大的影响。
我们认为与其反驳布朗的预言,不如总结和介绍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功经验给世界人民,看中国是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短短的50年左右,实现了快速发展,让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10亿多农民,占总人口的80%,如何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并发展了国民经济。中国不但养活了自己众多的人口,还养活了少数其他国家的人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中国的农业发展成功经验影响世界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带动不发达贫困地区和国家的农业进行良性发展,并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例如,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可能对俄罗斯、印度、非洲等农业发展缓慢地区的国家生产重要影响。总结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有以下15条,可以供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借鉴和学习。
1.解放生产力,让耕者有其田,调动农民积极性
中国解放以前,土地主要集中在少数地主和富农手里,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就无法满足自己的粮食生产需求。中国解放后(1950-1960),就打土豪分田地,让耕者有其田,调动农民投入农业的积极性。这样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后来学习国际共产主义,建立人民公社,实现土地集体化,使中国农业从1960-1980年基本没有太大发展,走了许多弯路,也出现过粮食短缺的现象。在1980年以后进行了农村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又再一次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得到了明显恢复,直到今天中国粮食基本得到自给。
2.引进国内外农业先进经验,特别是动植物优良品种
在建国初期,农业力量还很薄弱的时期,采用引进农业技术,是带动国内农业生产发展最好的动力。日本等国家也走过了先学习国外技术,进行模仿和改进的技术研究,然后再进行创新和理论基础研究的过程。这些经验是世界许多国家发展的共同经验,在农业方面也是如此。中国农业在上世纪50年代,主要是从国内外引进大量动植物特别是作物品种,然后进行驯化和筛选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特别是在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这样最快和最省钱,见效快,效益在相当长时间能够稳定发挥,同时还为以后的品种改良打下了良好的种质(基因)资源基础。实践证明,利用地理远缘的品种进行杂交,更容易出现表现优良,具有多种综合优良性状和新性状,产生更大的生产和社会及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和加快了中国农作物和动植物品种资源的改良。
3.大力发展水利,保证部分地区粮食高产稳产,增强农业持续增产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是农业生产的第一限制因子。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就讲“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的旱地农业是低产而且不稳产的生产状况,只有发展水利灌溉,才能使低产旱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保证粮食持续稳定高产。当时因为没有很好的经济实力,主要是利用低成本的简单实用技术土法上马,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发动人民战争,利用人力手工进行水利建设,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发展灌溉农业是中国的特色。例如,在太行山修建的红旗渠,就是极端困难条件下,利用简单设备形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成为人类水利史上的壮举,是不少非洲领导和来华客人的“必修课”,令非洲国家受到鼓舞的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白手起家的自强精神,也为非洲等工业不发达国家发展水利事业提供了样板。中国经过近20年的努力,到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灌溉面积就达50%。这为中国农业发展中国粮食生产发挥了很大的关键作用。
4.重视教育和农业科研
解放初期,我国政府就重视教育和农业科研。一方面在全国普遍建立从小学到中学到中等专业和专科、大学的各类学校和高等院校。另一方面在农村开展了扫除文盲的运动,开办农民夜校等,消除文盲,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