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国学”和“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个人并不赞成“国学”太热,“国学”是一个专门领域的学问,它应该是学者长期致力培养研究的事情.
记者:我知道您对当前的“国学热”及相关问题有着非常深入细致的思索,并且观点非常独到.请您谈一谈“国学”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与区别.
刘梦溪:国学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内涵要宽泛得多,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以叫作传统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而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精神学术层面,应该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国学则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我们在谈学理问题的时候,不应把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混淆起来或者等同起来.近一个时期国学话题得到学术界乃至学术界以外人士的关注,似乎有一点“热”.有的大学正式成立了国学研究院,小学生有国学班,互联网上在辛苦地遴选“国学大师”,与国学有关的书籍销路也不错.这种情况实际上有一个背景,跟近20年来学人以及媒体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弘扬有直接关系,人们对传统文化已经减少了陌生感,甚至有了一定的认同感.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之下,现在国学成了一个时兴的话题.
但我个人并不赞成“国学”太热,在我看来,“国学”是一个领域的学问,它应该是学者长期致力培养研究的事情.人文领域任何一门学科如果太热,对学问来讲都不是好现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也有过一次关于“国学热”的讨论,当时大家在使用“国学”一词时,表现得比较审慎.现在讲国学讲得太泛,什么都成为国学了.我更倾向多使用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的概念比“国学”更亲切普及,更容易被民众以及外国人所接受.因为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都有被传统所遮蔽的一面,都需要有对传统的反思能力,都有一个对待传统的态度问题.传统和现代化的关系,应该是让传统成为现代化的必要资源,用现代性批评传统,也用传统批评现代性.在我们国家整个现代化的进程中,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它进行新的诠释,使传统成为现代人今天生活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物化的层面.那些历史文化的遗存,那些物化的文化典范,我们需要增加保护意识.此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现在因为有联合国的倡导,各国都很重视,我们国家近年也给予极大的关注,获得良好的成效.
国学所包含的内涵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它的学术部分.当然就国人的教育而言,我认为国学应成为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内容之一,这个问题比较大,需要有心人细致探讨.即使是在教育领域,也不应用“国学”来代替“传统文化”.
记者:您对国学概念的缘起及其演化过程也有重新检讨,对一些相关概念作了细致的辨析,请您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刘梦溪:“国学”这两个字连起来使用,时间比较早,《周礼》里就有“国学”字样,但那是指国家所立的学校的意思.现在我们使用的国学的概念,发生的时间比较晚,大约在20世纪初期,比如1902年梁启超与黄遵宪的通信中,黄提到梁有创办《国学报》的设想,黄遵宪认为在时间上梁启超的想法未必合适.这样我们至少知道1902年国学这个概念就开始使用了.这封信在《黄遵宪全集》里能够查到.
章太炎先生使用国学的时间也比较早,而且他是最有资格承当国学大师称号的人.1903年他因“苏报案”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到日本,当《民报》停顿的时候,他讲起了国学,正式挂牌开讲,鲁迅、吴承仕等曾前去听讲.章太炎第二次讲国学,是1913年至1916年被袁世凯软禁的时候,在北京钱粮胡同,北大许多教授去听.第三次是1922年夏天在上海开办的系列国学演讲,《申报》为之配合,每次演讲都作报道,影响更大.章太炎的《国学概论》一书,就是曹聚仁根据上海演讲记录整理而成的.最后是章太炎的晚年在苏州,又办起了国学讲习会.
20世纪的20年代,国学最为流行.除了章太炎的上海系列演讲,还有几件不小的事情,使国学的名声大震.一是1922年和1923年,胡适和梁启超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分别开了两个国学书目.胡适的书目叫《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刊载在1922年《读书杂志》第七期上,列书籍184种.梁启超不赞成胡适的书目,认为他该列入的没有列入,不该列入的倒列了不少.所以他索性自己重开了一个书目,叫《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1923年4月26日开列的,收书目141种.试想当时的胡适之和梁任公在思想界是何等影响,他们这样的大举动,对国学的推动能没有作用吗?
其实20世纪更重要的事情,是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和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中国两所地位最高的现代大学,分别成立了国学的专门研究机构,其影响不言自明.北大国学门聚集了一批学者,其中章太炎先生的弟子不少,负责人是吴承仕,也招收了学生.出版的刊物叫《国学季刊》,胡适写的发刊词.清华国学研究院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影响比北大国学门还大.
后来的许多最著名的文史学者,如徐中舒、姜亮夫、王力、谢国桢、刘盼遂等,都是清华国学院毕业.
但清华国学院只存在了四年的时间,到1929年就停办了.无独有偶,北大国学门也存在了四年的时间,1927年停办.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到20年代末大学的学术分科渐趋成熟,文、史、哲成为各自独立的学科,那么综合性的国学,其立足的余地就相对比较小了.
和国学有关的是“国故”和“国粹”.“国故”一词是章太炎的发明,他的一本书就叫《国故论衡》.我们中华民族所有过去时代的典故和故事,或者说我们所有的文化家底,都可以叫做“国故”.胡适觉得“国故”这个词可以成立,他提出了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的口号,并说研究国故的就叫“国故学”,简称“国学”.而“国粹”一词,是从日本传来的.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有一派主张发扬本国精神的学人,例如创办《日本人》杂志的志贺重昂,提出了日本有自己“独有的国粹”的想法.其涵义相当于“民族性”或者“民族精髓”,也就是指一个国家特有的精神财产,一种无法为其他国家模仿的特性.
“国粹”的概念传到中国也是在20世纪初,梁启超很早使用,章太炎的著作里使用国粹的概念更要多一些.
但“国粹”的概念传到中国以后,似乎走了下行路线,不再指民族性或者民族精神,而是包括了物化的文化形态,比如京剧、中医、中国功夫等,就成为国粹了.或者还可以包括中国画、中国书法等.
纯精神现象则不容易找到可以用国粹称之的事物.而且国粹须是今天仍然有生命力还在继续发用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过去的遗存.比如秦砖、汉瓦、兵马俑、武则天墓、楚简、帛书等等,还真的不能叫国粹,而是可以称为国宝的.
国学、国故、国粹这些概念我们需要区别开来.国故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国粹也不能用得太泛.
国学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的名词,学术大家们有的有所保留,连写《国学概论》的钱宾四先生,都说过这个词前无承继,将来恐怕不容易成立.马一浮也说过这个词不够恰当.但他给定了国学的新定义,认为国学是“六艺之学”,这个主张值得今天给予足够重视.我宁愿采纳马先生的国学定义.国学并非不好,但不必一窝蜂地大热起来.
我们长期以来对传统采取的是一种隔绝或隔膜的态度.这些年所做的还是处在对传统“恢复记忆”的阶段.“国学”本来是旧学问,现在大家都来讲,其实也不是要怀旧,不排除有人是要赶讲国学这个“新”时髦、“新”时尚.
记者:那么是否可以说,目前的“国学”热与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有一些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不是由于传统文化源流的断裂甚至于在社会生活中一度“失宠”有关?在您看来,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哪一个关节点上出了问题?
刘梦溪:问题提得很好,的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始逐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时间并不长,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也就是30年的时间,认真地说还只是处在连接传统、恢复记忆的时期.因为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我们对传统采取一种隔绝或隔膜的态度.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方面,长时间有人认为传统是现代性的一种阻碍.
谈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回避晚清到民国所发生的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当时人叫“大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都表达过“大变局”的思想.就是持续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儒家思想作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呈崩塌耗散之势.因此晚清以来的百年中国,实际上是处在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的过程之中.“五四”对传统的检讨不是没有缘由的,但“五四”精英彻底批判传统的结果,使传统大大减少了在民众中受拥护的程度.而民众不拥护自己的传统,传统的传承就会发生困难.
新儒家说后“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花果飘零”,不是没有道理.所以才有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这些大儒出来,为故国的文化招魂,才有1935年何炳松等十教授的中国文化本位的宣言,才有1958年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民族的文化传统,按人类学家的观点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分别,大传统指的是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比如传统社会的儒家思想;小传统则是指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中国社会的特点,是有长期的完善的民间社会,因此文化的“小传统”格外发达.但是,十年动乱时期对小传统的破坏最为严重,特别是社会公德、社会良知和社会伦理的被毁弃,后果是不堪想象的.改革开放后,不光是知识界,领导者以及民众态度都是一致的,就是希望进入传统的重建过程,首先应该对传统“恢复记忆”.
记者:我知道您对当前的“国学热”及相关问题有着非常深入细致的思索,并且观点非常独到.请您谈一谈“国学”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与区别.
刘梦溪:国学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内涵要宽泛得多,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以叫作传统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而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精神学术层面,应该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国学则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我们在谈学理问题的时候,不应把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混淆起来或者等同起来.近一个时期国学话题得到学术界乃至学术界以外人士的关注,似乎有一点“热”.有的大学正式成立了国学研究院,小学生有国学班,互联网上在辛苦地遴选“国学大师”,与国学有关的书籍销路也不错.这种情况实际上有一个背景,跟近20年来学人以及媒体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弘扬有直接关系,人们对传统文化已经减少了陌生感,甚至有了一定的认同感.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之下,现在国学成了一个时兴的话题.
但我个人并不赞成“国学”太热,在我看来,“国学”是一个领域的学问,它应该是学者长期致力培养研究的事情.人文领域任何一门学科如果太热,对学问来讲都不是好现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也有过一次关于“国学热”的讨论,当时大家在使用“国学”一词时,表现得比较审慎.现在讲国学讲得太泛,什么都成为国学了.我更倾向多使用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的概念比“国学”更亲切普及,更容易被民众以及外国人所接受.因为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都有被传统所遮蔽的一面,都需要有对传统的反思能力,都有一个对待传统的态度问题.传统和现代化的关系,应该是让传统成为现代化的必要资源,用现代性批评传统,也用传统批评现代性.在我们国家整个现代化的进程中,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它进行新的诠释,使传统成为现代人今天生活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物化的层面.那些历史文化的遗存,那些物化的文化典范,我们需要增加保护意识.此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现在因为有联合国的倡导,各国都很重视,我们国家近年也给予极大的关注,获得良好的成效.
国学所包含的内涵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它的学术部分.当然就国人的教育而言,我认为国学应成为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内容之一,这个问题比较大,需要有心人细致探讨.即使是在教育领域,也不应用“国学”来代替“传统文化”.
记者:您对国学概念的缘起及其演化过程也有重新检讨,对一些相关概念作了细致的辨析,请您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刘梦溪:“国学”这两个字连起来使用,时间比较早,《周礼》里就有“国学”字样,但那是指国家所立的学校的意思.现在我们使用的国学的概念,发生的时间比较晚,大约在20世纪初期,比如1902年梁启超与黄遵宪的通信中,黄提到梁有创办《国学报》的设想,黄遵宪认为在时间上梁启超的想法未必合适.这样我们至少知道1902年国学这个概念就开始使用了.这封信在《黄遵宪全集》里能够查到.
章太炎先生使用国学的时间也比较早,而且他是最有资格承当国学大师称号的人.1903年他因“苏报案”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到日本,当《民报》停顿的时候,他讲起了国学,正式挂牌开讲,鲁迅、吴承仕等曾前去听讲.章太炎第二次讲国学,是1913年至1916年被袁世凯软禁的时候,在北京钱粮胡同,北大许多教授去听.第三次是1922年夏天在上海开办的系列国学演讲,《申报》为之配合,每次演讲都作报道,影响更大.章太炎的《国学概论》一书,就是曹聚仁根据上海演讲记录整理而成的.最后是章太炎的晚年在苏州,又办起了国学讲习会.
20世纪的20年代,国学最为流行.除了章太炎的上海系列演讲,还有几件不小的事情,使国学的名声大震.一是1922年和1923年,胡适和梁启超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分别开了两个国学书目.胡适的书目叫《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刊载在1922年《读书杂志》第七期上,列书籍184种.梁启超不赞成胡适的书目,认为他该列入的没有列入,不该列入的倒列了不少.所以他索性自己重开了一个书目,叫《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1923年4月26日开列的,收书目141种.试想当时的胡适之和梁任公在思想界是何等影响,他们这样的大举动,对国学的推动能没有作用吗?
其实20世纪更重要的事情,是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和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中国两所地位最高的现代大学,分别成立了国学的专门研究机构,其影响不言自明.北大国学门聚集了一批学者,其中章太炎先生的弟子不少,负责人是吴承仕,也招收了学生.出版的刊物叫《国学季刊》,胡适写的发刊词.清华国学研究院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影响比北大国学门还大.
后来的许多最著名的文史学者,如徐中舒、姜亮夫、王力、谢国桢、刘盼遂等,都是清华国学院毕业.
但清华国学院只存在了四年的时间,到1929年就停办了.无独有偶,北大国学门也存在了四年的时间,1927年停办.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到20年代末大学的学术分科渐趋成熟,文、史、哲成为各自独立的学科,那么综合性的国学,其立足的余地就相对比较小了.
和国学有关的是“国故”和“国粹”.“国故”一词是章太炎的发明,他的一本书就叫《国故论衡》.我们中华民族所有过去时代的典故和故事,或者说我们所有的文化家底,都可以叫做“国故”.胡适觉得“国故”这个词可以成立,他提出了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的口号,并说研究国故的就叫“国故学”,简称“国学”.而“国粹”一词,是从日本传来的.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有一派主张发扬本国精神的学人,例如创办《日本人》杂志的志贺重昂,提出了日本有自己“独有的国粹”的想法.其涵义相当于“民族性”或者“民族精髓”,也就是指一个国家特有的精神财产,一种无法为其他国家模仿的特性.
“国粹”的概念传到中国也是在20世纪初,梁启超很早使用,章太炎的著作里使用国粹的概念更要多一些.
但“国粹”的概念传到中国以后,似乎走了下行路线,不再指民族性或者民族精神,而是包括了物化的文化形态,比如京剧、中医、中国功夫等,就成为国粹了.或者还可以包括中国画、中国书法等.
纯精神现象则不容易找到可以用国粹称之的事物.而且国粹须是今天仍然有生命力还在继续发用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过去的遗存.比如秦砖、汉瓦、兵马俑、武则天墓、楚简、帛书等等,还真的不能叫国粹,而是可以称为国宝的.
国学、国故、国粹这些概念我们需要区别开来.国故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国粹也不能用得太泛.
国学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的名词,学术大家们有的有所保留,连写《国学概论》的钱宾四先生,都说过这个词前无承继,将来恐怕不容易成立.马一浮也说过这个词不够恰当.但他给定了国学的新定义,认为国学是“六艺之学”,这个主张值得今天给予足够重视.我宁愿采纳马先生的国学定义.国学并非不好,但不必一窝蜂地大热起来.
我们长期以来对传统采取的是一种隔绝或隔膜的态度.这些年所做的还是处在对传统“恢复记忆”的阶段.“国学”本来是旧学问,现在大家都来讲,其实也不是要怀旧,不排除有人是要赶讲国学这个“新”时髦、“新”时尚.
记者:那么是否可以说,目前的“国学”热与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有一些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不是由于传统文化源流的断裂甚至于在社会生活中一度“失宠”有关?在您看来,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哪一个关节点上出了问题?
刘梦溪:问题提得很好,的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始逐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时间并不长,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也就是30年的时间,认真地说还只是处在连接传统、恢复记忆的时期.因为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我们对传统采取一种隔绝或隔膜的态度.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方面,长时间有人认为传统是现代性的一种阻碍.
谈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回避晚清到民国所发生的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当时人叫“大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都表达过“大变局”的思想.就是持续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儒家思想作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呈崩塌耗散之势.因此晚清以来的百年中国,实际上是处在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的过程之中.“五四”对传统的检讨不是没有缘由的,但“五四”精英彻底批判传统的结果,使传统大大减少了在民众中受拥护的程度.而民众不拥护自己的传统,传统的传承就会发生困难.
新儒家说后“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花果飘零”,不是没有道理.所以才有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这些大儒出来,为故国的文化招魂,才有1935年何炳松等十教授的中国文化本位的宣言,才有1958年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民族的文化传统,按人类学家的观点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分别,大传统指的是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比如传统社会的儒家思想;小传统则是指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中国社会的特点,是有长期的完善的民间社会,因此文化的“小传统”格外发达.但是,十年动乱时期对小传统的破坏最为严重,特别是社会公德、社会良知和社会伦理的被毁弃,后果是不堪想象的.改革开放后,不光是知识界,领导者以及民众态度都是一致的,就是希望进入传统的重建过程,首先应该对传统“恢复记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