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1、民族关系: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治安中国",只要中原汉族王朝安定强大,周边少数民族就会服从管辖。"绥之以德",对少数民族也要以德服人,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重要史实: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致使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因此,周边少数民族向往中原文化,接受唐中央政府领导。
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打败突厥后,在其旧地建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作都督。设安西都护府。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吐蕃同松赞干布结
婚,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蕃联系。唐初,唐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2、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1),与日本开展友好交往,互相派遣使节。(贞观初年)
(2),大秦(罗马)使节来华。(贞观11年的事,不信自己去查)
(3),(对缅甸征讨后)跟缅甸恢复正常友好关系,以此为契机,与东南亚各国建立关系。(贞观初年)
(4),跟高丽和好,高丽派遣使节来华祝寿。(贞观5年)
(5),跟阿拉伯人建立海上商业商业关系。(贞观末)
(6),非洲人来华。(贞观20年)(非洲兄弟第一次正式来啊!)
(7),印度高僧达摩佳妮来华,太宗建庙供养。(贞观16年)
8,埃及来人了!听说是为了茶叶!自己写点吧。(贞观19年)
9,罗马入贡。(注意,是入贡!)(贞观19年)
唐玄宗
1、民族关系:册封
封粟末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对外关系:开放的外交政策
比如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中日友好交往。
1、唐太宗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
A、对外关系
唐太宗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派玄奘西游天竺,促进了中印友好往来。
B、民族关系
1)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共同拥戴,北方各民族尊称他为“天可汗”。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2、唐玄宗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
A、玄宗常采取册封少数民族政权首领的办法处理民族关系。
1)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
2)7世纪末,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
3)开之初,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卅都督。
4)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B、对外关系
1)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长期居住。
3)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4)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二、简介
1、唐太宗
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2、唐玄宗
李隆基在位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
1、政治上:
(1)革新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监察机构;
(2)注意法治,执法严明;
(3)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2、经济上:
(1)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
(2)戒奢从简,唐太宗力倡节俭,不准修建台榭,禁止地方官进贡奇珍异宝。
3、文化上:改进科举制,兴办学校,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4、民族外交: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大批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唐玄宗的政策:
1、政治上:
(1)精简机构,裁减多余官员
(2)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
(3)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
(4)重视县令的任免
2、经济上: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打击强占土地、隐瞒不报的豪强,唐玄宗发动了一场检田括户运动。抑制佛教
3、文化上:达到鼎盛,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4、民族外交:封粟末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