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误入牛角的后续故事作文600字
写作思路:根据原文的故事发展,继续写一段蚂蚁误入牛角后发生的故事,语言要使用精炼的句子,把事情叙述清楚。
正文:
突然一阵风吹来,大片大片的乌云从北部天边急涌过来,还拌着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声。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布满了天空。空地上的蚂蚁紧急地排着弯弯曲曲的一个长长队伍,成几路纵队行进。这时,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打落下来,一滴雨点滴在了一只蚂蚁的身上,一只蚂蚁掉队了..小蚂蚁并不着急去寻找自己的小伙伴们,它沿着眼前的大道边爬边东张西望地寻找可以藏身的地方。
无意之间,它看见了一个巨大的“山洞”,先进去避雨吧。小蚂蚁努力地爬呀爬,终于抵达了山洞。小蚂蚁站在洞口往里眺望,山洞真大。先休息休息。小蚂蚁在洞口找了个地方躺下。过了一会儿,小蚂蚁睁开眼睛,周围已阳光普照,雨应该停了,是时候去寻找小伙伴们了。
小蚂蚁抬头望望,这弯弯的牛角在小蚂蚁看来就像是一条极其宽阔的隧道。它想,走出隧道后,我定能与伙伴们会和,说不定,走出隧道还能觅到一块水丰景美的宝地呢。小蚂蚁爬呀爬,脚下的路越来越崎岖,也越来越窄。路怎么越来越窄了呢?我是不是走错方向了呢?
隧道里的空气越来越闷,小蚂蚁有点透不过气来,它来到了隧道的最窄处,这已难以容身。怎么办?前方窄得容不下我了:我是继续向前吗?不,我应该往回走,可这样我会浪费很多时间....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它终于决定,掉过头来重新开始。
我八岁那年,蚂蚁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启示。
那一年,我对蚂蚁出于好奇,用泥土把一个蚂蚁洞埋了起来,然后用脚踩的平平的。正在我得意时,去外边觅食的蚂蚁回来了,它们一看到自己的家被埋住了,就马上放下食物,挖起自己的家来。
快挖开时,另一个蚂蚁洞的蚁王趁“人”之危,想独吞别人的蚁洞,便马上派兵去占领那个蚂蚁洞,这个蚂蚁洞去觅食的工蚁大部分去挡住外来的蚁兵,一点儿也不敢放松警惕,一直等那几个剩下的工蚁把洞打通,那个蚂蚁洞终于被打通了,里面的蚁兵出了差不多20只向蚁王的军队进攻时,工蚁才肯退回洞里。
蚁王不肯就此罢休,他就给那个蚂蚁洞门口放了一只大毛毛虫不一会儿,一只蚂蚁出来时发现了这只毛毛虫, 它马上回到洞里,给蚁王说,不到几分钟,从洞里出来了一大片兵蚁,他们像是拼了命跟毛毛虫搏斗着,厮咬着。 可是兵蚁自己也好不到哪去,不是死就是伤了,当那只毛毛虫精疲力尽的时候,蚁兵全军进攻,把毛毛虫撕成了碎片,一点一点的运回了家。这时,那个一国的国王才知道自己打不过人家,所以他只能撤退
蚂蚁让我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
这篇短文写了两只蚂蚁去完成一项任务,路途中有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它们的去路。一只蚂蚁毫不犹豫地向上爬。一次、两次、三次……它累得气喘吁吁。最后它终于爬了过去。
而另一只蚂蚁试了一次、两次没有爬上去,于是它便绕道而行,同样也完成了任务。
有人说第一只蚂蚁太过死板,做事不知变通。而第二只蚂蚁聪明,遇事能随机应变。而我觉得两只蚂蚁都有令人感悟的地方。首先第一只,它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它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第二只能沉着冷静,随机应变。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时,文中的第一只蚂蚁最先把我打动。但后来我想:虽然第一只尽了自己的努力,但它却耽误了时间,费尽了心力。而第二只蚂蚁开动了脑筋,同样为达到一个目的,却能事半功倍。
从这篇文章中我悟出来:做任何事坚持不懈是必然的前提,但达到目的的途径却是四通八达的,只要开动脑筋,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就一定能找到捷径,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像第一只蚂蚁那样虽然达到了目的,却事倍功半。
“滚落下来,又从原处、、、、、、艰难地往上爬”,在第一只小蚂蚁身上,百折不回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我觉得,它还缺少另一种东西,那就是换条路走。
试想,如果小蚂蚁在几次失败后,扬长避短,换另一条路走,也不用累得汗流浃背,便可以顺利的完成任务。
其实,我们的学习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做题时,往往用某一种方法行不通,那麽就要换个角度,换个方法,这样,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了。
而第二只蚂蚁虽聪明,不钻牛角尖,却缺少足够的毅力。
我就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人他想写好字,便开始练字,可天长日久,他觉得太累,就半途中止了。结果,字照样歪歪扭扭。接着,他又开始学弹琴,前几天还不错,勤学苦练,可后来也不练了。这个人,浪费了不少光阴,什么也没学会。这个小故事就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毅力,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要半途而废,只有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具有第一只蚂蚁的毅力,还要具有第二只蚂蚁的聪明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事业成功的脚步。
亲,满意采纳么么哒
蚂蚁很小.弯弯的牛角,在它看来就像是一条极其宽阔的隧道.它想,走出隧道,定会是个草美水丰的洞天福地……结果它惊喜的发现道路越走越宽。原来是镜花水月,雾里观花 希望变成了虚无缥缈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