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开辩论会;正方学会独立生存反方不必学会独立生存,我是正方,应该怎么说辩词?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学会生存”的基本内涵
“生存”是与“死亡”相对应的概念,即“有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延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活着”。
“学会生存”是联合国对教育宗旨的确认。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在前言中说:“生命存在着是美丽的,世界将因生命的存在而生机勃勃,风采无限。青少年是世界的未来,学会生存尤为重要。”
“学会生存”至少应该有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学会自我保护,以保持正常的生存状态;第二,学会劳动、学会竞争、学会应变,以增强生存能力;第三,学会审美,以提高生存质量。这是因为,人生的追求,不仅仅是“活下去”,还应该“活得好”。
学会自我保护,是最浅表、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核心是个安全问题。
从人身的物质载体生存状态来看,可以分为正常状态(含最佳状态)和非正常状态(含“0生存”状态即死亡)。这里所说的非正常状态,包括由各种原因造成伤害的各类后遗症,直至死亡。许多沉痛的教训表明,如果人们(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增强,有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学会劳动、学会竞争、学会应变,是增强生存能力在不同层次上的要求。
劳动是每个人的基本生存资格。正如犹太民族两千年来一直倡导和帮助青年自立的永恒教义所说:“培养你的孩子,让他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这样才会终生无悔。”“如果父亲没有教给儿子谋生的手段,那等于教他成为一个贼。”劳动不仅是人的谋生手段,也是孩子走向成人的极好方式。美国哈佛大学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 对波士顿地区 456 名少年儿童所作的跟踪调查,发现自幼爱劳动的孩子比不爱劳动的孩子生活得更愉快、更充实,失业率、犯罪率、离婚率及犯各种精神疾病的比例,均大大低于不爱劳动的孩子。这清晰地表明:如果孩子自幼没有一定的意志磨炼,就难于在急剧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处之坦然,容易生发许多心理障碍。劳动对青少年成长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在今天物质较为丰盈,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日渐突显的时代,强调自立精神,并通过劳动来培育青少年一代的自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显得至为重要。
竞争不仅在人类社会中,而且在整个自然界,都早已存在,当今更为激烈,未来也不可避免,因此,学会竞争更是生存之所必须。
应变也是生存能力的一个基本要求。美国故事大王斯宾塞·约翰逊所著《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说明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两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他们在迷宫里享用着同样的奶酪。有一天奶酪突然没有了,两个名为“嗅嗅”和“匆匆”的小老鼠并不觉得惊讶,毫不狙豫地取下挂在脖子上的跑鞋,迅速跑向迷宫的深处。对它们而言,问题就这么简单,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罢了。但名为“哼哼”和“唧唧”的两个小矮人则不然,他们愤怒地大喊大叫“谁动了我的奶酪?”他们不相信已没有奶酪,他们认为这不公平,完全被这个意外给惊呆了。因为对他们而言,奶酩绝不仅是食物,奶酪意味着悠闲而富裕的生活,意味着成功与荣誉,意味着地位和晋升,他们当然丢不得。没有了奶酪,明天怎么办?他们不愿意改变,一直期望着那里重新出现奶酪。等到饿得实在受不了时,他们才找出自己的跑鞋穿上出发,经过千曲万折,终于找到了更加新鲜丰盛的奶酪。这时他们举起新奶酪欢呼“变化万岁!”从此,他们也像小老鼠一样,把跑鞋的两根带子系在一起挂在脖子上,随时准备去发现新的奶酪。事实上,大多数人在生活安定平稳时都不希望变化的到来,逐渐形成的习惯亦往往使人斗志消退。为此,《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特别归纳出奶酪墙上的话警示人们: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尝试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切忌,他们仍会拿走你的奶酪。
学会审美是追求生存的高质量。
从本质上讲,审美教育也是一种生命教育。作为生命存在的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既有生物性因素又有社会性因素;既有感性、情感等先天性的不易以理性去把握和规范的心理,又有理性、意识、认识等后天的教育与修养;既有为“恶”的因子,又有为“善”的成分。审美教育就是直接对人的生命存在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引导的一种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培养和发展人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鉴赏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对人性进行塑造和改造,去除人性中卑劣污浊肮脏丑陋的一面,培养和发展人性中高尚美好光明的一面,使人变得更加完善,使人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一句话,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合理美好的人生。其实,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但审美教育则是最直接的途径。
二、帮孩子从小构筑安全防线
在新闻媒体报道中,近些年来,青少年因缺乏生存意识、自护手段等,被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事件不断发生。《辽宁日报》2001 年 6 月 1 日披露:据对全国 11 个城市 4.3万名幼儿及中小学生进行的意外伤害调查,非致命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 24.1%,其中,造成人身缺陷的占 1.64 %,造成永久性伤残的占 1.01%。国内其他相关调查也显示:每年有 20 %— 40 %的儿童因意外伤害需要给予医学关注,其中的1/3 需要手术治疗、卧床、休学或 1天以上活动受到限制。而在对儿童死因的调查中,意外伤害也是第一杀手。儿童意外伤害,带给社会、家庭和孩子本人生理、心理上的严重损伤,往往永远无法愈合。
1998 年 11 月 18 日的流星雨之夜,北京 14岁的少女马旻和她的表弟在回家路上,被一名冒充联防队员的歹徒欺骗、劫持、残害致死,一时间京城街谈巷议,人们在强烈要求公安机关破案,严惩罪犯之时,也在大声呼吁:要教给青少年自护自救本领,要让他们学会生存。许多情况表明,我国的生存教育差距很大,任重而道远。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合肥市一14岁女孩在家被菜刀划破手指后惊惶失措,竟站在阳台上大喊救命,邻居们匆忙赶来,见此情景不禁啼笑皆非。美国纽约郊区的赫蒙特有一位10 岁少年,一次在农场劳动不小心被机器轧断了双臂。他强忍剧痛奋力跑到 400米以外的电话亭,用脚拉开铁门,又用牙齿咬住铅笔拨通了电话,然后便昏倒在地。救护人员救醒他时,他还提醒人们别忘了带上断臂。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两位少年的生存能力有怎样的天壤之别。
有评论指出,“人原本具有生存本能,如果这种本能再与后天教育有机结合,就会形成强大的生存能力。我们这位14 岁女孩和美国那位 10岁少年在生存能力上的差异,根源在哪里?我想主要在教育,在于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上的差异。一提生存教育,我们往往要去搞什么‘挫折教育'、‘磨难教育'讲座,甚至举办各种营队活动。这虽然可以起些作用,但并不能解决普及生存教育的问题。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生存教育的时空,关键是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要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等点滴做起。试想,前边搞着夏令营,后面又跟个‘父母给养队',效果能怎样呢?郑板桥给儿子的遗言中说:‘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我看这话说得好。”
其实,父母对子女进行安全教育,无需大的操持,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就能基本做好:一是父母自身增强安全意识,不断丰富安全知识;二是充分利用常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随时随地进行“现场解说”。比如,领孩子过马路时,反复讲解交通规则和注意事项;带孩子走胡同时,提醒不要紧挨墙根走,以免被掉下的东西砸伤,等等。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时,也可结合相关内容讲解安全常识,传播与坏人做斗争的经验。这样做,既可省时省事,又有深刻印象,效果一般比正规上课还要好。在这里,父母的安全意识强弱和安全常识多寡,至关重要,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人在社会中生活,随时可能受到多种威胁和侵害,许多有益的东西里面也有有害因素潜藏,比如水、火、电、气、菌(有害细菌)、器(刀、枪、机器)、场(不安全的场地、场所)、动物(虫、蛇、狗及野兽)、坏人和自身的行为过度等10 几个方面,都存在着危险,为人父母者必须教孩子认识这些东西和情况。
前面提到的《学会生存》一书,讲了 101个非常现实的安全问题,从六个方面介绍了独立在家,怎样处理意外事件;行路、乘车、游玩,怎样做到安全第一;遇到非常情况时,如何保护自己;面对突发事件,怎样处理伤情,等等,很值得、也很适合父母与子女共同研读。
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承受能力,要把握好度,注意实际效果,不能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把孩子吓得提心吊胆,寝食不安,使其变得谨小慎微,甚至胆小如鼠。对于那些虽然存在危险因素,但在以后生活中又离不开的东西,不能采取绝对躲避的态度,达到一定年龄、具备一定条件之后,要认真教孩子掌握,否则将影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帮孩子从小构筑安全防线,特别是面对引导孩子学会生存这个重大课题,为人父母者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是引导孩子不断增强生命意识,引导孩子逐步地感悟生命,并学会使用生命和升华生命。要告诉孩子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对于每个人在实质上是平等的,它平等地给予了每个人获生的机会和宝贵的生命时间,就像阳光公平地照耀每个人一样;而且它还以是否回到了自己的生命本身,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升华了自己的生命境界这些标准来平等地决定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感受。还要告诉孩子,人活在世界上,有一个永恒的问题,就是始终追求自己生命价值的实现,自我实现是个体生命的最高需求。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我生命价值得到实现后的满足感,人只有在发挥了他的生命才能,找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恰当位置,实现了自己的生命理想时,他才会最终觉得自己是幸福而充实的。更要告诉孩子,轻生是对生命、对自己、对亲人和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用自残的办法来威胁和报复别人是危险的,更是愚蠢的。要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在“特定情况下的英雄壮举”,科学地分析“见义勇为”、“舍己为人”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真正含义,既不能把孩子引导成“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胆小鬼”,也不能让孩子盲目、草率,拿生命当儿戏。
从“学会生存”的全方位意义上讲,其内涵并不仅仅是安全问题,单就安全问题来讲,也不限于人身安全这一方面,所以,帮助孩子构筑安全防线,除了狭义的安全防线以外,还应该有道德防线和法律防线,将这三条防线与前边讲过的“戒”的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有效保障孩子自由、健康地成长与生活。
三、从育人的角度引导孩子学劳动
引导孩子学会劳动,关键是解决父母自身的认识问题。在谈论孩子参加家务劳动问题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家里那么一点活儿,用不着孩子去分神。”“孩子学习那么忙,哪能让他浪费时间干家务!”两句话就暴露了认识上的误区:许多的父母只会从“劳动力”的意义上看孩子参加劳动,不知道劳动的育人作用,特别是对未来生存能力的重大影响。
前面我们曾谈到美国哈佛大学 研究人员 , 对波士顿地区 456名少年儿童所作的跟踪调查,其具体结果是: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之比 ,长大后的失业率为 1:15, 犯罪率为 1:10, 平均收入要高出 20%左右。此外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专家们分析说 , 让孩子从小做家务 ,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 ,他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这一调查结果证实了家务劳动与孩子成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也启发我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家务劳动对孩子的作用。据分析,孩子缺乏家务劳动至少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在孩子小的时候 ,对劳动的态度、对劳动者的态度是品德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而这种教育不能仅靠理论说教 ,更多的是孩子通过自身对劳动的体验而产生的。孩子没有最基本的劳动锻炼 ,就不会懂得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假如孩子不自己洗衣服 , 就不可能理解大人洗衣服的辛苦 ,也就不会注意保持衣服的清洁 , 即使大人告诉他一百次 ,他仍然不会注意。所以由于劳动的缺乏而导致不珍惜所拥有的物品、看不起体力劳动、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等问题的出现是十分普遍的。第二, 对孩子来说 , 劳动实践是学习知识 , 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孩子缺乏日常家务劳动的锻炼, 必然会失去这种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书本知识 , 而没有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体会, 也很难在学习、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第三 ,
孩子的劳动习惯与自理、自立能力是连在一起的。相关分析表明:家务劳动时间与儿童的独立性呈显著关系, 即儿童劳动时间越长 , 其独立性越强。不能设想一个孩子没有劳动的机会 ,在家里什么活儿都不干 , 而能够在离开父母的时候完全独立地生活 ,独立于社会。因为任何劳动毕竟不是有了正确认识就可以胜任的 ,它需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简到繁的实践锻炼过程。 孩子缺乏家务劳动 , 便体会不到父母劳动的艰辛, 对父母为家庭、为孩子的付出不以为然。这就在无形之中为亲子间的体谅和沟通设置了障碍,这不仅仅使我们所期望于孩子的、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 随着岁月的推移 ,甚至会使做父母的失落感逐渐增强 , 乃至影响身心健康。总之 , 孩子缺乏家务劳动锻炼 ,肯定会产生许多弊端。
关于劳动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睿智的父母之爱》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儿童的劳动锻炼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到这里我想起民间有一条非常明智的训诫:从孩子学会用勺吃饭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教他劳动。在我们的学生家里,劳动成了建立家庭成员文明关系的基础。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和快乐而劳动,像一根红线贯穿在整个家庭生活之中。
我们和父母一起努力,在孩子刚刚懂事和即将成年时,都要求他为别人做点什么事情。比如 7岁即将入学时,在自家院子里为妈妈栽上一棵苹果树,把树上摘下的第一批果实献给妈妈。
如果孩子在世上生活了十一二年,回顾童年却看不到自己劳动生活的最初成果,不能满意地对自己说:“这片绿色小树林,是我为大家休息种上的;那棵葡萄,也是我为大家栽的。”那么,对孩子的教育就是片面的。
“哪里的儿童、少年把为别人、为社会劳动当作快乐的源泉,哪里就完全用不着惩罚。”——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坚信这个教育规律的真实性。这样的孩子不需要惩罚,甚至连与惩罚有关的问题都不会发生。
被应试教育折磨的手足无措的中国为人父母者,对孩子呵护有加却轻重倒置的中国家长们,现在对苏霍姆林斯基这一套,简直无法接受,但这只能说明我们在误区里陷得太深。有识之士指出,目前,在培育孩子劳动习惯、能力和观念方面,最关键的,也是最大障碍在于家庭教育。时下有不少家长正在“代替”或“剥夺”孩子的劳动素质培养,让孩子一味地嚼书本,为其苦心经营舒适的氛围。结果,孩子兴许成了学习尖子,但却是一个生活低能者。据湖北大学新闻学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 武汉市中小学生对于家务劳动的疏远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有五成学生不倒垃圾不扫地 ,近六成学生起床后不自己叠被子 , 七成不洗碗也不洗自己的衣服 , 九成不洗菜做饭。更让人惊讶的是,3% 的学生什么家务也不做 , 连整理书包都要家长代劳。出人意料的是 ,82%的学生表示愿意做家务 ,36% 的学生甚至认为做家务是一种乐趣 , 而 70%的家长不让或不教学生做家务。可见责任主要在家长身上。
要改变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份量不足的现状,需要各位家长从根本上觉醒,需要学校乃至全社会都怀揣着一颗真正爱孩子的心,为青少年一代的劳动素质教育创造恰当的环境。如果说,中国要将希望寄托于青少年一代,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我们今天就需要重新校正我们对青少年在劳动方面教育的坐标。
俗话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人并非是天生就会劳动或喜爱劳动。一些心理研究表明,人是一种趋乐避苦的动物。这种“本我”的原始本能总想将人拽到安乐慵懒的状态。劳动是培养自立意识的最佳途径,亦是锻铸人格的有效方式。它是一种需要意识开导、意志强迫、情感认同的人为的活动。因而,对青少年一代的劳动素质的培育,不能采取一种“树大自然直”的态度或侥幸心态,而是应当从小刻意教化、塑造,并且不懈地坚持,将劳动逐渐演变为青少年认知与行为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健康积极生活的表现和途径。
为人父母者无论文化程度高低 , 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 , 也无论有多高的职位 ,在树立孩子的劳动观点、训练孩子的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增强孩子的劳动能力方面都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家务劳动是一切劳动的基础, 是在任何家庭都存在 , 都有机会使孩子从中受益的劳动形式 ,孩子的这方面的缺陷是完全可以通过家长的努力得以弥补的。
为人父母者引导孩子学会劳动,首先就要在自己端正对劳动认识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孩子的家务劳动,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劳动,坚持不懈地帮助孩子增强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学习劳动本领。在共同劳动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看其是否认真,是否偷懒耍滑,是否会动脑筋、找窍门等,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直接的面对面指导,要真诚地告诉孩子:那种“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奸懒馋滑者,注定是“给谁谁不要”,走到哪里也不会受欢迎。
四、引导孩子在竞争中学竞争
引导孩子学会竞争,从为人父母者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自己充分认识竞争的不可避免性,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竞争,研究竞争;二是给孩子讲清“要获得就必须竞争”的道理,帮孩子增强竞争意识:三是指导孩子勇敢地面对竞争和参与竞争,在竞争实践中提高竞争能力。
进化论的命题“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不仅揭示了生存的条件性和规律性,也指明了竞争的广泛性和不可避免性。人要想积极的生存,就必须立足生存,致力发展,直面竞争。发展和竞争是生存的重要手段,参与竞争才能生存。生存、发展和竞争的关系,可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在生存的基础上竞争和发展,在竞争和发展中生存”。所以,引导孩子学会竞争就成了引导孩子学会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介绍这些,并不是要让一般的为人父母者从这样高深的理论层次来研究竞争,而是想证明竞争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为人父母者从引导孩子的角度了解竞争,最根本的是要知道“竞争是一种生存选择”,“竞争规律的主要作用就是优胜劣汰”,竞争具有“实现功能”和“激励功能”等常识,以便和孩子一道,在应对和参与现实及未来的竞争中,尽量主动,而不致于被动。
竞争,实质是一种社会选择机制。大家都在那里尽量表现,由社会根据选拔的基本条件和在较量中形成的次序来进行挑选。因为代表社会进行挑选的责任也要由具体人来承担,所以挑选得是否公平合理,就得看运作程序是否科学严谨和责任人是否公正公平了。
孩子在学生时代参与的竞争,虽然没有社会上那么复杂激烈,但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比赛”、“并逐”、“互相争胜”那种有明确对手的“竞”,也有“力求获得或达到”那种没有明确对手的“争”。现在的情况是,许多的孩子和家长们,还没有能够从这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此也就没有引起充分注意,往往还处于无意识和不自觉状态。
比如考试,就是孩子们在学校以至长大后走向社会,都必须面对的最常见的竞争方式之一。在这里,表面上争的是分数,实际上其作用比分数要广泛和复杂得多。中考和高考所争得的分数,代表的乃是念高中和升大学的机会。各种应聘考试的成绩,则意味着能否就业和将走上什么样的岗位。除了考试之外,学生们所要争取的各类大小和长短期目标,也都要通过显形或隐形的竞争来达到,如争取各种先进模范称号,当班级或学校干部及其他更高的追求等等。
父母帮助孩子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首先应当提示孩子清醒地看到竞争的存在,这是个基本的认识前提。与此同时,在引导孩子“旁观”竞争时,要注意讲解“想获得,就必须参与竞争”、“既要敢于竞争,又要善于竞争”、“能拼才会赢”、“竞争要凭实力”、“竞争必须遵守规则”、“竞争要讲究策略”和“以正确健康的心态对待胜败”等道理。在引导孩子参与竞争时,要提醒他们经受住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形成“赢得起也输得起”的正确态度,防止产生嫉贤妒能的阴暗心理和靠伤天害理取胜的不良动机。
学生学习竞争,应当从学会考试入手。我这里所说的,包括全方位的“考”和“试”,也就是要引导孩子勇于和善于接受并应对各种类型的测试和选拔。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祚庥,在中国科协 2003年学术年会上曾说过:“应付试卷这种考试,是人生道路上比较简单的一种考试,生活中的考试却要困难得多,也复杂得多。一个学生如果连应付考卷这种本领,在学校生活中都没有学会,怎么能说这个学生能有较好的素质。”
何院士认为,在素质教育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考试,特别是在初、高中阶段,不光要考,还要经常考。这样,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提高竞争力。
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竞争经济,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竞争。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培养竞争意识,一旦走向社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各样的竞争将会无从下手。 ”
这观点,表面看来好像和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趋势有些矛盾,其实不然。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中国人发明的考试这种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在全世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更好的方法能够真正取代它。二是它也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尤其是它所促成的“学以应考、教以应考”,而不是“学以致用、教以致用”的局面,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严重地障碍着我国现代化人才的成长。有人说,这种“应试文化”,从童年起就挫伤了中国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影响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素质。这是事实。
我个人认为,问题并不在“考”和“试”这种方式上。我们没有必要简单地否定考试,本质上的“考”和“试”,人类到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现在主要还是个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考试的问题,以及“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内容和方法与根本目的是否相符的问题,执考人员是否公正的问题等等。
从竞争的理论高度来研究考试时,我发现树立科学的竞争观,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考试文化”的误区。科学的竞争观,应当以“力争上游”为竞争趋向,以“出类拔萃”为竞争目标,以“自知之明”和“量力而行”为心理平衡器,在对竞争的参与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学会选择与放弃,把力量集中在主要目标上。
对学生来说,不必单纯刻意去追求满分,但要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力争最佳学习效果;不必刻意竞选学生干部,但要努力争取锻炼机会,学会脱颖而出;不必刻意谋求好人缘,但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交往能力,等等。旅美教育专家、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在21世纪教育论坛上说:“用多种检测手段来检测教学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用考试甚至用分数一种手段来检测教学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我从竞争的角度来说则是:把竞争的努力止于分数上,就是应试教育,把竞争的努力定位在出类拔萃上,就是素质教育。
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我们应该看到本质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考试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另一个是防止权和钱对考试科学性的干扰。真正意义上的考试,本来就应该是多种方式的,比如面试和实际操作等。但实际情况是,少量的选拔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达到更全面、更准确的程度,而像高考那样的大批量选拔,目前还没有能够在短期内能完成任务的更好的形式来取代书面考试的可能。
在目前情况下,引导孩子学会考试,把“考生”与“学生”统一起来,关键是自觉地解决自己的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不论从眼前还是长远竞争的需要看,都得学习真本事,靠投机取巧不行
个人的生命时间是有限的,个人的能力更是有限的,个人所能直接和间接利用的条件应该说也是有限的,所以对一个具体人来说,不可能什么竞争都参加,更不可能在所有参与的竞争中都取胜。因此就有个选择与放弃的问题。苏轼说过:“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待;所就之大,则必有所忍。”还有一篇文章说过:“第一流的人没有时间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样去浪费,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这和“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讲的是同一个道理。
“生存”是与“死亡”相对应的概念,即“有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延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活着”。
“学会生存”是联合国对教育宗旨的确认。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在前言中说:“生命存在着是美丽的,世界将因生命的存在而生机勃勃,风采无限。青少年是世界的未来,学会生存尤为重要。”
“学会生存”至少应该有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学会自我保护,以保持正常的生存状态;第二,学会劳动、学会竞争、学会应变,以增强生存能力;第三,学会审美,以提高生存质量。这是因为,人生的追求,不仅仅是“活下去”,还应该“活得好”。
学会自我保护,是最浅表、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核心是个安全问题。
从人身的物质载体生存状态来看,可以分为正常状态(含最佳状态)和非正常状态(含“0生存”状态即死亡)。这里所说的非正常状态,包括由各种原因造成伤害的各类后遗症,直至死亡。许多沉痛的教训表明,如果人们(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增强,有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学会劳动、学会竞争、学会应变,是增强生存能力在不同层次上的要求。
劳动是每个人的基本生存资格。正如犹太民族两千年来一直倡导和帮助青年自立的永恒教义所说:“培养你的孩子,让他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这样才会终生无悔。”“如果父亲没有教给儿子谋生的手段,那等于教他成为一个贼。”劳动不仅是人的谋生手段,也是孩子走向成人的极好方式。美国哈佛大学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 对波士顿地区 456 名少年儿童所作的跟踪调查,发现自幼爱劳动的孩子比不爱劳动的孩子生活得更愉快、更充实,失业率、犯罪率、离婚率及犯各种精神疾病的比例,均大大低于不爱劳动的孩子。这清晰地表明:如果孩子自幼没有一定的意志磨炼,就难于在急剧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处之坦然,容易生发许多心理障碍。劳动对青少年成长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在今天物质较为丰盈,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日渐突显的时代,强调自立精神,并通过劳动来培育青少年一代的自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显得至为重要。
竞争不仅在人类社会中,而且在整个自然界,都早已存在,当今更为激烈,未来也不可避免,因此,学会竞争更是生存之所必须。
应变也是生存能力的一个基本要求。美国故事大王斯宾塞·约翰逊所著《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说明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两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他们在迷宫里享用着同样的奶酪。有一天奶酪突然没有了,两个名为“嗅嗅”和“匆匆”的小老鼠并不觉得惊讶,毫不狙豫地取下挂在脖子上的跑鞋,迅速跑向迷宫的深处。对它们而言,问题就这么简单,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罢了。但名为“哼哼”和“唧唧”的两个小矮人则不然,他们愤怒地大喊大叫“谁动了我的奶酪?”他们不相信已没有奶酪,他们认为这不公平,完全被这个意外给惊呆了。因为对他们而言,奶酩绝不仅是食物,奶酪意味着悠闲而富裕的生活,意味着成功与荣誉,意味着地位和晋升,他们当然丢不得。没有了奶酪,明天怎么办?他们不愿意改变,一直期望着那里重新出现奶酪。等到饿得实在受不了时,他们才找出自己的跑鞋穿上出发,经过千曲万折,终于找到了更加新鲜丰盛的奶酪。这时他们举起新奶酪欢呼“变化万岁!”从此,他们也像小老鼠一样,把跑鞋的两根带子系在一起挂在脖子上,随时准备去发现新的奶酪。事实上,大多数人在生活安定平稳时都不希望变化的到来,逐渐形成的习惯亦往往使人斗志消退。为此,《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特别归纳出奶酪墙上的话警示人们: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尝试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切忌,他们仍会拿走你的奶酪。
学会审美是追求生存的高质量。
从本质上讲,审美教育也是一种生命教育。作为生命存在的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既有生物性因素又有社会性因素;既有感性、情感等先天性的不易以理性去把握和规范的心理,又有理性、意识、认识等后天的教育与修养;既有为“恶”的因子,又有为“善”的成分。审美教育就是直接对人的生命存在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引导的一种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培养和发展人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鉴赏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对人性进行塑造和改造,去除人性中卑劣污浊肮脏丑陋的一面,培养和发展人性中高尚美好光明的一面,使人变得更加完善,使人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一句话,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合理美好的人生。其实,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但审美教育则是最直接的途径。
二、帮孩子从小构筑安全防线
在新闻媒体报道中,近些年来,青少年因缺乏生存意识、自护手段等,被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事件不断发生。《辽宁日报》2001 年 6 月 1 日披露:据对全国 11 个城市 4.3万名幼儿及中小学生进行的意外伤害调查,非致命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 24.1%,其中,造成人身缺陷的占 1.64 %,造成永久性伤残的占 1.01%。国内其他相关调查也显示:每年有 20 %— 40 %的儿童因意外伤害需要给予医学关注,其中的1/3 需要手术治疗、卧床、休学或 1天以上活动受到限制。而在对儿童死因的调查中,意外伤害也是第一杀手。儿童意外伤害,带给社会、家庭和孩子本人生理、心理上的严重损伤,往往永远无法愈合。
1998 年 11 月 18 日的流星雨之夜,北京 14岁的少女马旻和她的表弟在回家路上,被一名冒充联防队员的歹徒欺骗、劫持、残害致死,一时间京城街谈巷议,人们在强烈要求公安机关破案,严惩罪犯之时,也在大声呼吁:要教给青少年自护自救本领,要让他们学会生存。许多情况表明,我国的生存教育差距很大,任重而道远。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合肥市一14岁女孩在家被菜刀划破手指后惊惶失措,竟站在阳台上大喊救命,邻居们匆忙赶来,见此情景不禁啼笑皆非。美国纽约郊区的赫蒙特有一位10 岁少年,一次在农场劳动不小心被机器轧断了双臂。他强忍剧痛奋力跑到 400米以外的电话亭,用脚拉开铁门,又用牙齿咬住铅笔拨通了电话,然后便昏倒在地。救护人员救醒他时,他还提醒人们别忘了带上断臂。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两位少年的生存能力有怎样的天壤之别。
有评论指出,“人原本具有生存本能,如果这种本能再与后天教育有机结合,就会形成强大的生存能力。我们这位14 岁女孩和美国那位 10岁少年在生存能力上的差异,根源在哪里?我想主要在教育,在于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上的差异。一提生存教育,我们往往要去搞什么‘挫折教育'、‘磨难教育'讲座,甚至举办各种营队活动。这虽然可以起些作用,但并不能解决普及生存教育的问题。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生存教育的时空,关键是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要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等点滴做起。试想,前边搞着夏令营,后面又跟个‘父母给养队',效果能怎样呢?郑板桥给儿子的遗言中说:‘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我看这话说得好。”
其实,父母对子女进行安全教育,无需大的操持,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就能基本做好:一是父母自身增强安全意识,不断丰富安全知识;二是充分利用常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随时随地进行“现场解说”。比如,领孩子过马路时,反复讲解交通规则和注意事项;带孩子走胡同时,提醒不要紧挨墙根走,以免被掉下的东西砸伤,等等。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时,也可结合相关内容讲解安全常识,传播与坏人做斗争的经验。这样做,既可省时省事,又有深刻印象,效果一般比正规上课还要好。在这里,父母的安全意识强弱和安全常识多寡,至关重要,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人在社会中生活,随时可能受到多种威胁和侵害,许多有益的东西里面也有有害因素潜藏,比如水、火、电、气、菌(有害细菌)、器(刀、枪、机器)、场(不安全的场地、场所)、动物(虫、蛇、狗及野兽)、坏人和自身的行为过度等10 几个方面,都存在着危险,为人父母者必须教孩子认识这些东西和情况。
前面提到的《学会生存》一书,讲了 101个非常现实的安全问题,从六个方面介绍了独立在家,怎样处理意外事件;行路、乘车、游玩,怎样做到安全第一;遇到非常情况时,如何保护自己;面对突发事件,怎样处理伤情,等等,很值得、也很适合父母与子女共同研读。
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承受能力,要把握好度,注意实际效果,不能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把孩子吓得提心吊胆,寝食不安,使其变得谨小慎微,甚至胆小如鼠。对于那些虽然存在危险因素,但在以后生活中又离不开的东西,不能采取绝对躲避的态度,达到一定年龄、具备一定条件之后,要认真教孩子掌握,否则将影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帮孩子从小构筑安全防线,特别是面对引导孩子学会生存这个重大课题,为人父母者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是引导孩子不断增强生命意识,引导孩子逐步地感悟生命,并学会使用生命和升华生命。要告诉孩子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对于每个人在实质上是平等的,它平等地给予了每个人获生的机会和宝贵的生命时间,就像阳光公平地照耀每个人一样;而且它还以是否回到了自己的生命本身,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升华了自己的生命境界这些标准来平等地决定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感受。还要告诉孩子,人活在世界上,有一个永恒的问题,就是始终追求自己生命价值的实现,自我实现是个体生命的最高需求。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我生命价值得到实现后的满足感,人只有在发挥了他的生命才能,找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恰当位置,实现了自己的生命理想时,他才会最终觉得自己是幸福而充实的。更要告诉孩子,轻生是对生命、对自己、对亲人和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用自残的办法来威胁和报复别人是危险的,更是愚蠢的。要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在“特定情况下的英雄壮举”,科学地分析“见义勇为”、“舍己为人”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真正含义,既不能把孩子引导成“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胆小鬼”,也不能让孩子盲目、草率,拿生命当儿戏。
从“学会生存”的全方位意义上讲,其内涵并不仅仅是安全问题,单就安全问题来讲,也不限于人身安全这一方面,所以,帮助孩子构筑安全防线,除了狭义的安全防线以外,还应该有道德防线和法律防线,将这三条防线与前边讲过的“戒”的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有效保障孩子自由、健康地成长与生活。
三、从育人的角度引导孩子学劳动
引导孩子学会劳动,关键是解决父母自身的认识问题。在谈论孩子参加家务劳动问题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家里那么一点活儿,用不着孩子去分神。”“孩子学习那么忙,哪能让他浪费时间干家务!”两句话就暴露了认识上的误区:许多的父母只会从“劳动力”的意义上看孩子参加劳动,不知道劳动的育人作用,特别是对未来生存能力的重大影响。
前面我们曾谈到美国哈佛大学 研究人员 , 对波士顿地区 456名少年儿童所作的跟踪调查,其具体结果是: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之比 ,长大后的失业率为 1:15, 犯罪率为 1:10, 平均收入要高出 20%左右。此外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专家们分析说 , 让孩子从小做家务 ,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 ,他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这一调查结果证实了家务劳动与孩子成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也启发我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家务劳动对孩子的作用。据分析,孩子缺乏家务劳动至少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在孩子小的时候 ,对劳动的态度、对劳动者的态度是品德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而这种教育不能仅靠理论说教 ,更多的是孩子通过自身对劳动的体验而产生的。孩子没有最基本的劳动锻炼 ,就不会懂得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假如孩子不自己洗衣服 , 就不可能理解大人洗衣服的辛苦 ,也就不会注意保持衣服的清洁 , 即使大人告诉他一百次 ,他仍然不会注意。所以由于劳动的缺乏而导致不珍惜所拥有的物品、看不起体力劳动、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等问题的出现是十分普遍的。第二, 对孩子来说 , 劳动实践是学习知识 , 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孩子缺乏日常家务劳动的锻炼, 必然会失去这种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书本知识 , 而没有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体会, 也很难在学习、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第三 ,
孩子的劳动习惯与自理、自立能力是连在一起的。相关分析表明:家务劳动时间与儿童的独立性呈显著关系, 即儿童劳动时间越长 , 其独立性越强。不能设想一个孩子没有劳动的机会 ,在家里什么活儿都不干 , 而能够在离开父母的时候完全独立地生活 ,独立于社会。因为任何劳动毕竟不是有了正确认识就可以胜任的 ,它需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简到繁的实践锻炼过程。 孩子缺乏家务劳动 , 便体会不到父母劳动的艰辛, 对父母为家庭、为孩子的付出不以为然。这就在无形之中为亲子间的体谅和沟通设置了障碍,这不仅仅使我们所期望于孩子的、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 随着岁月的推移 ,甚至会使做父母的失落感逐渐增强 , 乃至影响身心健康。总之 , 孩子缺乏家务劳动锻炼 ,肯定会产生许多弊端。
关于劳动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睿智的父母之爱》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儿童的劳动锻炼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到这里我想起民间有一条非常明智的训诫:从孩子学会用勺吃饭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教他劳动。在我们的学生家里,劳动成了建立家庭成员文明关系的基础。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和快乐而劳动,像一根红线贯穿在整个家庭生活之中。
我们和父母一起努力,在孩子刚刚懂事和即将成年时,都要求他为别人做点什么事情。比如 7岁即将入学时,在自家院子里为妈妈栽上一棵苹果树,把树上摘下的第一批果实献给妈妈。
如果孩子在世上生活了十一二年,回顾童年却看不到自己劳动生活的最初成果,不能满意地对自己说:“这片绿色小树林,是我为大家休息种上的;那棵葡萄,也是我为大家栽的。”那么,对孩子的教育就是片面的。
“哪里的儿童、少年把为别人、为社会劳动当作快乐的源泉,哪里就完全用不着惩罚。”——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坚信这个教育规律的真实性。这样的孩子不需要惩罚,甚至连与惩罚有关的问题都不会发生。
被应试教育折磨的手足无措的中国为人父母者,对孩子呵护有加却轻重倒置的中国家长们,现在对苏霍姆林斯基这一套,简直无法接受,但这只能说明我们在误区里陷得太深。有识之士指出,目前,在培育孩子劳动习惯、能力和观念方面,最关键的,也是最大障碍在于家庭教育。时下有不少家长正在“代替”或“剥夺”孩子的劳动素质培养,让孩子一味地嚼书本,为其苦心经营舒适的氛围。结果,孩子兴许成了学习尖子,但却是一个生活低能者。据湖北大学新闻学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 武汉市中小学生对于家务劳动的疏远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有五成学生不倒垃圾不扫地 ,近六成学生起床后不自己叠被子 , 七成不洗碗也不洗自己的衣服 , 九成不洗菜做饭。更让人惊讶的是,3% 的学生什么家务也不做 , 连整理书包都要家长代劳。出人意料的是 ,82%的学生表示愿意做家务 ,36% 的学生甚至认为做家务是一种乐趣 , 而 70%的家长不让或不教学生做家务。可见责任主要在家长身上。
要改变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份量不足的现状,需要各位家长从根本上觉醒,需要学校乃至全社会都怀揣着一颗真正爱孩子的心,为青少年一代的劳动素质教育创造恰当的环境。如果说,中国要将希望寄托于青少年一代,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我们今天就需要重新校正我们对青少年在劳动方面教育的坐标。
俗话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人并非是天生就会劳动或喜爱劳动。一些心理研究表明,人是一种趋乐避苦的动物。这种“本我”的原始本能总想将人拽到安乐慵懒的状态。劳动是培养自立意识的最佳途径,亦是锻铸人格的有效方式。它是一种需要意识开导、意志强迫、情感认同的人为的活动。因而,对青少年一代的劳动素质的培育,不能采取一种“树大自然直”的态度或侥幸心态,而是应当从小刻意教化、塑造,并且不懈地坚持,将劳动逐渐演变为青少年认知与行为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健康积极生活的表现和途径。
为人父母者无论文化程度高低 , 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 , 也无论有多高的职位 ,在树立孩子的劳动观点、训练孩子的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增强孩子的劳动能力方面都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家务劳动是一切劳动的基础, 是在任何家庭都存在 , 都有机会使孩子从中受益的劳动形式 ,孩子的这方面的缺陷是完全可以通过家长的努力得以弥补的。
为人父母者引导孩子学会劳动,首先就要在自己端正对劳动认识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孩子的家务劳动,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劳动,坚持不懈地帮助孩子增强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学习劳动本领。在共同劳动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看其是否认真,是否偷懒耍滑,是否会动脑筋、找窍门等,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直接的面对面指导,要真诚地告诉孩子:那种“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奸懒馋滑者,注定是“给谁谁不要”,走到哪里也不会受欢迎。
四、引导孩子在竞争中学竞争
引导孩子学会竞争,从为人父母者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自己充分认识竞争的不可避免性,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竞争,研究竞争;二是给孩子讲清“要获得就必须竞争”的道理,帮孩子增强竞争意识:三是指导孩子勇敢地面对竞争和参与竞争,在竞争实践中提高竞争能力。
进化论的命题“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不仅揭示了生存的条件性和规律性,也指明了竞争的广泛性和不可避免性。人要想积极的生存,就必须立足生存,致力发展,直面竞争。发展和竞争是生存的重要手段,参与竞争才能生存。生存、发展和竞争的关系,可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在生存的基础上竞争和发展,在竞争和发展中生存”。所以,引导孩子学会竞争就成了引导孩子学会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介绍这些,并不是要让一般的为人父母者从这样高深的理论层次来研究竞争,而是想证明竞争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为人父母者从引导孩子的角度了解竞争,最根本的是要知道“竞争是一种生存选择”,“竞争规律的主要作用就是优胜劣汰”,竞争具有“实现功能”和“激励功能”等常识,以便和孩子一道,在应对和参与现实及未来的竞争中,尽量主动,而不致于被动。
竞争,实质是一种社会选择机制。大家都在那里尽量表现,由社会根据选拔的基本条件和在较量中形成的次序来进行挑选。因为代表社会进行挑选的责任也要由具体人来承担,所以挑选得是否公平合理,就得看运作程序是否科学严谨和责任人是否公正公平了。
孩子在学生时代参与的竞争,虽然没有社会上那么复杂激烈,但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比赛”、“并逐”、“互相争胜”那种有明确对手的“竞”,也有“力求获得或达到”那种没有明确对手的“争”。现在的情况是,许多的孩子和家长们,还没有能够从这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此也就没有引起充分注意,往往还处于无意识和不自觉状态。
比如考试,就是孩子们在学校以至长大后走向社会,都必须面对的最常见的竞争方式之一。在这里,表面上争的是分数,实际上其作用比分数要广泛和复杂得多。中考和高考所争得的分数,代表的乃是念高中和升大学的机会。各种应聘考试的成绩,则意味着能否就业和将走上什么样的岗位。除了考试之外,学生们所要争取的各类大小和长短期目标,也都要通过显形或隐形的竞争来达到,如争取各种先进模范称号,当班级或学校干部及其他更高的追求等等。
父母帮助孩子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首先应当提示孩子清醒地看到竞争的存在,这是个基本的认识前提。与此同时,在引导孩子“旁观”竞争时,要注意讲解“想获得,就必须参与竞争”、“既要敢于竞争,又要善于竞争”、“能拼才会赢”、“竞争要凭实力”、“竞争必须遵守规则”、“竞争要讲究策略”和“以正确健康的心态对待胜败”等道理。在引导孩子参与竞争时,要提醒他们经受住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形成“赢得起也输得起”的正确态度,防止产生嫉贤妒能的阴暗心理和靠伤天害理取胜的不良动机。
学生学习竞争,应当从学会考试入手。我这里所说的,包括全方位的“考”和“试”,也就是要引导孩子勇于和善于接受并应对各种类型的测试和选拔。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祚庥,在中国科协 2003年学术年会上曾说过:“应付试卷这种考试,是人生道路上比较简单的一种考试,生活中的考试却要困难得多,也复杂得多。一个学生如果连应付考卷这种本领,在学校生活中都没有学会,怎么能说这个学生能有较好的素质。”
何院士认为,在素质教育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考试,特别是在初、高中阶段,不光要考,还要经常考。这样,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提高竞争力。
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竞争经济,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竞争。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培养竞争意识,一旦走向社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各样的竞争将会无从下手。 ”
这观点,表面看来好像和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趋势有些矛盾,其实不然。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中国人发明的考试这种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在全世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更好的方法能够真正取代它。二是它也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尤其是它所促成的“学以应考、教以应考”,而不是“学以致用、教以致用”的局面,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严重地障碍着我国现代化人才的成长。有人说,这种“应试文化”,从童年起就挫伤了中国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影响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素质。这是事实。
我个人认为,问题并不在“考”和“试”这种方式上。我们没有必要简单地否定考试,本质上的“考”和“试”,人类到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现在主要还是个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考试的问题,以及“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内容和方法与根本目的是否相符的问题,执考人员是否公正的问题等等。
从竞争的理论高度来研究考试时,我发现树立科学的竞争观,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考试文化”的误区。科学的竞争观,应当以“力争上游”为竞争趋向,以“出类拔萃”为竞争目标,以“自知之明”和“量力而行”为心理平衡器,在对竞争的参与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学会选择与放弃,把力量集中在主要目标上。
对学生来说,不必单纯刻意去追求满分,但要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力争最佳学习效果;不必刻意竞选学生干部,但要努力争取锻炼机会,学会脱颖而出;不必刻意谋求好人缘,但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交往能力,等等。旅美教育专家、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在21世纪教育论坛上说:“用多种检测手段来检测教学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用考试甚至用分数一种手段来检测教学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我从竞争的角度来说则是:把竞争的努力止于分数上,就是应试教育,把竞争的努力定位在出类拔萃上,就是素质教育。
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我们应该看到本质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考试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另一个是防止权和钱对考试科学性的干扰。真正意义上的考试,本来就应该是多种方式的,比如面试和实际操作等。但实际情况是,少量的选拔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达到更全面、更准确的程度,而像高考那样的大批量选拔,目前还没有能够在短期内能完成任务的更好的形式来取代书面考试的可能。
在目前情况下,引导孩子学会考试,把“考生”与“学生”统一起来,关键是自觉地解决自己的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不论从眼前还是长远竞争的需要看,都得学习真本事,靠投机取巧不行
个人的生命时间是有限的,个人的能力更是有限的,个人所能直接和间接利用的条件应该说也是有限的,所以对一个具体人来说,不可能什么竞争都参加,更不可能在所有参与的竞争中都取胜。因此就有个选择与放弃的问题。苏轼说过:“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待;所就之大,则必有所忍。”还有一篇文章说过:“第一流的人没有时间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样去浪费,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这和“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讲的是同一个道理。
展开全部
1
http://www.up2c.com/book/article/2005622/130347.html?template=bbs
2学会生存
cztian 原创首发于2005-6-22 8:47:37 短篇·杂文·世态 人气:21877
近日到一学校去,看见一块宣传牌,上书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对于前面的要学的东西一般人尚能接受,对学会生存,一些人觉得没有必要,谁不会生存呢?
生存是人一切发展的基础,生存问题解决了,才能谈别的。生存才能谈生活,生活得有滋有味就是生存得很好。
生存首先要适应生存的环境。人要顺应环境,溶入社会,尊重规律,才能有生存的空间。许多人到科技馆看了恐龙展以后都会惊奇地问:恐龙曾是地球之王,怎么一下子灭绝了呢?由此可能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问题。人类现在可以说无所不能,无所不行,上天下海,自由自在。但人类过渡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恶化,温室效应明显,说不准哪天会出现灾难性后果。现在频发的海啸、地震、洪灾不正是人类自己惹的恶果吗?生存还要尊重规律。我们现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都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因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之路。这样,我们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会更好。这是从总体上考虑的问题。每一个单个的人如何学会生存呢?这就要有生存的智慧。
坚定的政治方向。踏入社会,树立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抱负。要抱效祖国,服务人民。无论过去,还是现代,许多有识之士,在海外学成以后,无论海外薪水有多高,待遇有多好,他们都坚定地要回来,为祖国建设服务。在国内许多莘莘学子也是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中,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
坚韧不拔的意志。成就事业要有意志,要生存更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特别是遇到暂时的逆境和困难,更要有意志和毅力。生活不可能都是铺满鲜花,有可能常碰到丛生的荆棘。在困难的时候要特别能忍耐,要坚信没有翻还过的坎。
开拓进取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竟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拒绝平庸的社会。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创新的胆识,也将淘汰出局。不能说现在都坐享其成,过去说坐吃山空。自身不努力,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
求真务实的作风。要追求真理,掌握更多的知识。知识是生存的基础和条件。所学越多,本领越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大。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好高鹜远,更不能只有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幻想。作风要实不要飘。
遵纪守法的意识。法纪观念和法纪意识既是每个人生活的前提,又是依法保护自己的法宝。在何时何地都要遵纪守法。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不守法,就可能失去生活的自由,只有守法的生活才是自由地生活。法治社会,遵纪守法要成为自觉。
经济明智的头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没有经济头脑,没有经营思想和观念也难适应社会,能于求得发展。生存首先要营生。能有生活的来源,这个来源不是天上掉下的陷饼,要靠自己的勤苦,靠自己的智慧。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学会舍,学会得;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来打拚,来求生计。
生存当中有大智慧。
3一头饥饿的狮子发现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牛,狮子塌腰沉背,借助青草的掩护,悄悄地向野牛靠近。
狮子离野牛越来越近,野牛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仍悠然地啃食着青草。
狮子进入了捕捉范围,跃身而起,箭一般射向野牛群。野牛惊慌奔逃。狮子紧追着一头还未长结实的野牛。野牛拼命奔逃着,每当狮子要追上它时便拐个弯,便可和狮子拉开一段距离。可没多久,野牛就体力不支了。狮子和野牛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突然地,野牛刹住脚,猛转过身,锋利的犄角转向狮子。狮子也停下了脚步,左右试探着寻找进攻的机会,可野牛的犄角始终对着它。狮子和野牛对峙着,僵持着。
突然,野牛向前迈进了一步,狮子竟后退了一步,并仰躺下,四肢朝天,宛如一只小猫,只是眯起的眼睛仍牢牢盯视着野牛。狮子的“懦弱”让野牛顿生豪气,用犄角猛扎着躺在地上的狮子……
接下来足足有三秒钟,一动不动。这短短的三秒钟却分开了胜败,隔开了生死。
三秒钟后,威猛进攻的野牛硕壮的身体慢慢倒了下去,没有丝毫挣扎。狮子的血口利齿已紧咬在野牛的喉咙上。
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规律,无需感叹。但我总觉得:狮子不仅胜在利齿,还有狡黠;野牛不仅败在没有利齿,还有被蒙骗后的盲目自大。
http://www.up2c.com/book/article/2005622/130347.html?template=bbs
2学会生存
cztian 原创首发于2005-6-22 8:47:37 短篇·杂文·世态 人气:21877
近日到一学校去,看见一块宣传牌,上书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对于前面的要学的东西一般人尚能接受,对学会生存,一些人觉得没有必要,谁不会生存呢?
生存是人一切发展的基础,生存问题解决了,才能谈别的。生存才能谈生活,生活得有滋有味就是生存得很好。
生存首先要适应生存的环境。人要顺应环境,溶入社会,尊重规律,才能有生存的空间。许多人到科技馆看了恐龙展以后都会惊奇地问:恐龙曾是地球之王,怎么一下子灭绝了呢?由此可能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问题。人类现在可以说无所不能,无所不行,上天下海,自由自在。但人类过渡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恶化,温室效应明显,说不准哪天会出现灾难性后果。现在频发的海啸、地震、洪灾不正是人类自己惹的恶果吗?生存还要尊重规律。我们现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都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因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之路。这样,我们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会更好。这是从总体上考虑的问题。每一个单个的人如何学会生存呢?这就要有生存的智慧。
坚定的政治方向。踏入社会,树立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抱负。要抱效祖国,服务人民。无论过去,还是现代,许多有识之士,在海外学成以后,无论海外薪水有多高,待遇有多好,他们都坚定地要回来,为祖国建设服务。在国内许多莘莘学子也是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中,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
坚韧不拔的意志。成就事业要有意志,要生存更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特别是遇到暂时的逆境和困难,更要有意志和毅力。生活不可能都是铺满鲜花,有可能常碰到丛生的荆棘。在困难的时候要特别能忍耐,要坚信没有翻还过的坎。
开拓进取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竟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拒绝平庸的社会。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创新的胆识,也将淘汰出局。不能说现在都坐享其成,过去说坐吃山空。自身不努力,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
求真务实的作风。要追求真理,掌握更多的知识。知识是生存的基础和条件。所学越多,本领越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大。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好高鹜远,更不能只有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幻想。作风要实不要飘。
遵纪守法的意识。法纪观念和法纪意识既是每个人生活的前提,又是依法保护自己的法宝。在何时何地都要遵纪守法。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不守法,就可能失去生活的自由,只有守法的生活才是自由地生活。法治社会,遵纪守法要成为自觉。
经济明智的头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没有经济头脑,没有经营思想和观念也难适应社会,能于求得发展。生存首先要营生。能有生活的来源,这个来源不是天上掉下的陷饼,要靠自己的勤苦,靠自己的智慧。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学会舍,学会得;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来打拚,来求生计。
生存当中有大智慧。
3一头饥饿的狮子发现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牛,狮子塌腰沉背,借助青草的掩护,悄悄地向野牛靠近。
狮子离野牛越来越近,野牛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仍悠然地啃食着青草。
狮子进入了捕捉范围,跃身而起,箭一般射向野牛群。野牛惊慌奔逃。狮子紧追着一头还未长结实的野牛。野牛拼命奔逃着,每当狮子要追上它时便拐个弯,便可和狮子拉开一段距离。可没多久,野牛就体力不支了。狮子和野牛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突然地,野牛刹住脚,猛转过身,锋利的犄角转向狮子。狮子也停下了脚步,左右试探着寻找进攻的机会,可野牛的犄角始终对着它。狮子和野牛对峙着,僵持着。
突然,野牛向前迈进了一步,狮子竟后退了一步,并仰躺下,四肢朝天,宛如一只小猫,只是眯起的眼睛仍牢牢盯视着野牛。狮子的“懦弱”让野牛顿生豪气,用犄角猛扎着躺在地上的狮子……
接下来足足有三秒钟,一动不动。这短短的三秒钟却分开了胜败,隔开了生死。
三秒钟后,威猛进攻的野牛硕壮的身体慢慢倒了下去,没有丝毫挣扎。狮子的血口利齿已紧咬在野牛的喉咙上。
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规律,无需感叹。但我总觉得:狮子不仅胜在利齿,还有狡黠;野牛不仅败在没有利齿,还有被蒙骗后的盲目自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09-04-18
展开全部
生存,看似两个普通的字眼,却蕴含了无数深刻的哲理:广阔草原上,奔腾的白羊摆脱着灰狼的追赶;北极雪地下,游动的小鱼摆脱着海鸥的侵袭;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小的我们也要学会生存。。。。。。
18岁的约翰•汤姆森是一位美国高中学生。他住在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场。1992年1月11日,他独自在父亲的农场里干活。当他在操作机器时,不慎在冰上滑倒了,他的衣袖绊在机器里,两只手臂被机器切断。
汤姆森忍着剧痛跑了400米来到一座房子里。他用牙齿打开门栓。他爬到了电话机旁边,但是无法拨电话号码。于是,他用嘴咬住一枝铅笔,一下一下地拨动,终于要通了他表兄的电话,他表兄马上通知了附近有关部门。
明尼阿波利斯州的一所医院为汤姆森进行了断肢再植手术。他住了一个半月的医院,便回到北达科他州自己的家里。如今,他已能微微抬起手臂,并已经回到学校上课了。他的全家和朋友都为他感到自豪。
人们除了佩服他的勇气和忍耐力外,还有一种独立精神。他一个人在农场操作机器,出了事又顽强自救,所以他是好样的。
独立、勇敢、坚毅、不懈地与自然界抗争,这大概是美国从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这一传统在吸毒、抢劫泛滥成灾的美国社会,仍然活在美国人的精神里。
应该讲汤姆森的行为并不伟大,但他确实有一种品格是值得做青少年“榜样”的,这样的学习能起到切实的效果,他见得着,看得到,是发生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青少年身上的活生生的事实。
由此可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学会生存固然重要。如果我们不会生存,就像深海里的鱼儿没有了背鳍,不会游泳;就像蓝天下的雄鹰折断了翅膀,不会飞翔。那么,我们一定得学会生存。。。。。。
18岁的约翰•汤姆森是一位美国高中学生。他住在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场。1992年1月11日,他独自在父亲的农场里干活。当他在操作机器时,不慎在冰上滑倒了,他的衣袖绊在机器里,两只手臂被机器切断。
汤姆森忍着剧痛跑了400米来到一座房子里。他用牙齿打开门栓。他爬到了电话机旁边,但是无法拨电话号码。于是,他用嘴咬住一枝铅笔,一下一下地拨动,终于要通了他表兄的电话,他表兄马上通知了附近有关部门。
明尼阿波利斯州的一所医院为汤姆森进行了断肢再植手术。他住了一个半月的医院,便回到北达科他州自己的家里。如今,他已能微微抬起手臂,并已经回到学校上课了。他的全家和朋友都为他感到自豪。
人们除了佩服他的勇气和忍耐力外,还有一种独立精神。他一个人在农场操作机器,出了事又顽强自救,所以他是好样的。
独立、勇敢、坚毅、不懈地与自然界抗争,这大概是美国从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这一传统在吸毒、抢劫泛滥成灾的美国社会,仍然活在美国人的精神里。
应该讲汤姆森的行为并不伟大,但他确实有一种品格是值得做青少年“榜样”的,这样的学习能起到切实的效果,他见得着,看得到,是发生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青少年身上的活生生的事实。
由此可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学会生存固然重要。如果我们不会生存,就像深海里的鱼儿没有了背鳍,不会游泳;就像蓝天下的雄鹰折断了翅膀,不会飞翔。那么,我们一定得学会生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