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级别的基本简介
储量分级最早出现于英国,经过长期的实践,目前在北美、南美及非洲大多数国家的行业协会仍然沿用美国胡佛1909年提出的证实储量、概略储量和可能储量这些术语,尽管其定义有所变动。
1944年由美国矿务局及美国地质调查所提出,根据矿体的揭露程度、观测点及取样点的密度以及对矿产位置、质量、数量了解的可靠程度,将矿产储量分为确定储量、推定储量和推测储量三级。随着对资源的重视,储量分级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资源和储量分类。
1910年在国际地质学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用数字指数,即A、B、C表示铁矿石的各级储量。前苏联自1928年起,也采用A、B、C表示不同的储量级别;又从经济的角度,将矿产储量分为平衡表内与平衡表外两类,以后虽经多次变动,但基本上仍然保留计划经济体制下按规范管理的特征。1981年苏联的储量和资源分类新增了P1、P2、P3三级预测资源和按矿床复杂程度的分类,规定了各类矿床应探明的各级储量比例。1997年俄罗斯批准了新的分类,取消了各级储量比例的勘探程度要求,矿石技术加工和开采技术条件由对各级储量提出要求改为对整个矿床加以确定。此外,平衡表内储量细分为采收有经济效益储量和国家采取特别措施支持下可开采的储量两个亚类;平衡表外储量也划分为两个亚类:①符合表内要求,限于矿山技术、法律、生态等条件不能利用的储量,②质量低或开采复杂因而经济上不合理,技术进步可以改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