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力浦国王之战的战争经过
公元1675年,接连几件事情深入激化了殖民地居民和印第安人长久以来的矛盾:
其一,是年,发生了殖民地居民和印第安人交火的事件,事件经历大致如此:一群原属于殖民地居民的牲畜跑进了印第安人的玉米地践踏庄稼,据说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印第安人开枪打死八匹马,殖民地居民开枪还击,打死一名印第安人,造成白人与土著居民关系陡然紧张;
其二,1675年6月,发生了约翰·西斯蒙审判事件,事件经历大致如此,约翰·西斯蒙是“万帕诺亚”部落的人,童年时父母染天花双亡,一个清教徒家庭收养了他,经受家庭的熏陶,他自然地成为基督教徒。西斯蒙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还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他回来之后做酋长菲力浦的翻译,来往于部落与殖民政府之间。西斯蒙曾在1675年5月警告殖民政府,指出菲力浦王有造反的企图。还没等搞清事情的真假,西斯蒙就被人谋杀了。
在只有一名证人的情况下,殖民当局指控“菲力浦王”的亲信托比亚士父子等人谋杀了西斯蒙!根据当时的英国法律,要判定谋杀罪名成立需两名人证,但是殖民当局罔顾程序正义的原则,法庭做出了三名嫌疑人谋杀罪名成立的判决。
1675年6月8日,三名印地安人被送上绞刑架,其中包括菲力浦王的那名亲信托比亚士。巧的是托比亚士的儿子目睹父亲惨死,精神崩溃,在他即将赴死之际绞绳突然断裂,遂得以不死,便改口指证其父的谋杀罪,如此以来方才勉强凑足两名人证。 约翰·西斯蒙审判事件引发了万帕诺亚人积蓄已久的怒火,一伙情绪激愤的印第安人冲进白人牧场,开始宰杀牛群。白人放牧时,牛群常常啃食和践踏印第安人栽种的玉米。一个惊慌失措的白人朝人群开枪,他立刻被暴怒的民众打死。鲜血和死亡于是刺激得失控的人群愈加暴烈凶残起来,他们接着又连续打死了九个在牧场里工作的白人,两个白人被打成重伤。
眼见暴动已经无法挽回,梅塔科米特当机立断,命令信使飞报各个联盟部落,宣布立即起事。于是如星火燎原,几天之内,整个新英格兰地区烽烟四起,很多憎恨白人的部落武士纷纷投入战斗,到处击杀英国人。菲力浦王指挥着部落兵丁迅速对殖民地城镇发起进攻,他给部下指令:烧毁所有房屋,摧毁所有城镇,杀死所有的白人。
菲力浦王所到之处,火焰滚滚,血流遍地。一位目击者这样描述部落兵袭击过的地方:两位老人上半身扑倒在门外,而下半身在门内被烧焦了,一位年轻女人躺在院子里,她的脑袋被枪弹洞穿,躺在她身边不远的婴儿的头部,被刺刀戳烂......
新英格兰政府立即派出军队镇压,初一交手便吃了大亏,八名英国士兵阵亡,溃退下来。印第安武士追击他们,沿路焚毁白人定居点的房屋。几天后,第二次更大规模的战斗,英国人遭到了更猛烈的打击。在一条小溪旁,他们的军队遭遇伏击,一场惨烈的战斗结束后,七十一名士兵阵亡,鲜血染红了溪水。后来,这条小溪被命名为“血溪”,在今天的康乃狄克州地图上,沿着康乃狄克河向北,你能找到这个带有血腥味的小溪名字。
对菲力浦王的恐怖笼罩着新英格兰大地,殖民们放弃新开辟的家园,收缩到沿大西洋海岸的较大城镇。菲力浦王的部队装备的是燧发火枪,比起殖民政府军队配备的火绳发射火枪要先进。所以,在战争初期,菲力浦王攻势凌厉,气焰嚣张。
他有指挥战争的才能,一连设计了几个埋伏,消灭近二百名政府军。这又刺激了其他几个部落的连锁反叛(Narragansetts,Nipmucks,Pocumtucks,and Abenakis),原来互相敌对的部落,在反对白人侵占家园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盟友。一时间新英格兰地区风声鹤唳、四面楚歌。战火笼罩了普利茅斯、罗德岛、马塞诸塞以及康涅格蒂格河流域 (Rhode Island, Massachusetts,Connecticut River Valley)殖民们感到恐慌绝望。
然而战局不到一年开始发生逆转,菲力浦王的军队弹药消耗得不到补充,粮食储备也被耗尽。军营只好靠近河流驻扎,一边打仗,一边捞鱼。部队分散成小股,原来的同盟部落,发生分裂,有的部落离开了。反殖民联盟的战斗力大为削弱。
得到新武器装备、粮草充足的殖民军,开始集中兵力反击。其中有两次著名的偷袭重创印第安部落。殖民军在夜间包围印第安人驻地,拂晓突然进攻,杀死了600名印第安人。另一次是1675年12月斯坦迪什发动的“大沼泽地战役”,这次战斗殖民军以伤亡207人的代价,剿灭约500名纳拉甘西特人武士。在这次战斗中,殖民军又纵火焚烧房舍,导致500名妇女儿童葬身火海。
殖民军队的报复行动,一样十分残暴。一年之后,菲力浦王的攻势全无,变为流窜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