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了,物理嘛也不会怎么办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学习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考查的知识范围和对考生能力的要求。
考试说明是根据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制订的,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中对考查的知识范围、各种能力、试卷题型和难易程度的控制等均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学习考试说明很容易了解考查的知识范围,凡是考试说明中未列入的知识点和实验,不会出现在考试题中,这一点要坚信。但是对每种知识考查的深浅程度,同学们却不易把握,由于受各种参考书的影响,一些用了许多时间去解偏题难题,复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大家在阅读考试说明时,一定要仔细领会其中含义,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如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连接体的问题时,只限于各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情况,平时就没必要去解加速度不等的问题。同理,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可能出现给电容器逐渐充电的电磁感应电路,也不需要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有的同学担心高考时会出现一些难题,如平时不做大量的高难度的题,考试时会不会出现失误。其实,高考试题中易、中、难题的大致比例为3∶5∶2,个别试题稍难一些主要是为重点大学的重点科系选才用,对绝大多数同学能否考上没有影响。何况难题均是难在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题技巧等方面,绝不会出现超过考试说明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把握好。
另外,不能把考试说明中的A、B两个层次与试题的易、中、难作简单对应。实际上A、B两个层次的知识标明了其在高中物理内容中的地位,B层次所列知识为高中物理的重点核心内容,学好它对学好其他知识有关键作用,当然是考查的重点,但具体考查这部分知识的试题不一定全是难题。
二、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掌握知识结构。
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内容,一定要全面复习,不能有任何疏漏,否则将会造成简易题失分,特别是非重点章节中的A层次知识,如交流电,光的干涉,原子和原子核等。
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如电场强度是为了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而引入的物理量,其定义式是E=F/q,但E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F、Q均无关,点电荷电场的量度式E=KQ/ r2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场强E可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电场线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来。与E相关的量是电势U,然而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不一定为零。把公式变形为F=qE之后,可以用来计算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大小和方向,从而分析电场中的力学问题。
复习时还要从整体的高度重新认识所学的知识,抓住重点,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
三、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
复习课本知识时,应想到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在解题中的;而解决具体问题时,又要想一想用了哪些概念和公式,让知识和解决能力结合起来。例如一道选择题,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B、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要判断选项的正误,必须了解电场的特点,分析A选项时,对应的物理知识是电场力作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两点的位置有关,以及电场力作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所以A选项不准确;判断B选项则必须明确场强与电势的区别和联系,如前所述,电势相等的地方场强不一定相等。总复习时若能经常进行这类联想,解题能力定会提高。
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仔细读懂题意,了解明显的和隐含的已知条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把文字、图象转化为形象的物理过程,想象出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物理模型。然后定性判断变化的趋势,确定解题方向,选择适当的规律和公式,再结合相关的条件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解答。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P和Q相距L,质量分别是m和2m,若除库仑力以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当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时,P的加速度为a,经过一段时间后Q的加速度大小也变为a,此时Q的速度为v,求此时两电荷的间距和P的速度多大?通过仔细审题,可以想象为两个带电小球P、Q静止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均有加速度,由于Q的质量大于P的质量,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开始时Q的加速度一定小于a,则Q作加速度增大的运动,所以两球间的库仑力相互吸引力,显然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库仑定律就可以求出两球的间距;若以两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不受其他外力,系统动量守恒,所以用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出P球的瞬时速度。
首先,反复看课本。做一些实验帮助理解。
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所有的尖子生都有如此的体会。课本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同学会说:“课本那么简单,而考试又那么难,看它有用吗?”这种想法很不对。其实据我了解,但凡物理成绩不好或平庸者,都是基础知识不牢。他们自以为学好了,但实际上却没有理解好那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不信的话,你可以翻开课本目录,一节一节地仔细回想相关的内容,这个时候你就会明白你的不懂之处在哪里。对于一个物理概念,你要从深层次地去理解它。比方说,两个小球相撞,你从中能想到什么?动量方面有什么问题?能量方面有什么问题?――并不是非得做题目时才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仔细一想却可以想出很多问题来;并且,这类简单小问题就是亿万考题之根源。
同时,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本上每一个知识点出现的时候,肯定是用实验实例来说明阐述原理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把这些实验仔细揣摩、吃透。课后多做做实验,在操作的过程多联系实际想想,这样对知识点的理解自然加深,解题和应试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其次,做一些简单的题目
这第二步和第一步一样,被许多人瞧不起。他们可能认为做那些简单的题目是降低了他们的身份,抑或他们忙着做难题,没“功夫”去做简单题。何谓“简单的题目”?就是那些直接考察基本定义、定理的题目,比如课本上的习题和稍微复杂点的题目。做这些题目,目的并不是正确的答案,而是吃透这道题,从简单题目中联想出一些东西。一些所谓的难题,其实就是由几个简单题目组合而成。
然后,多看参考书上的例题,做一些中等难度的常规题目。
我个人最喜欢看参考书上的例题,因为题量少,并且很典型,解答也很规范。课后,做几道中等题目实践实践,效果往往很好――不求多,几道足矣。还是老话,做完后好好回想回想。
最后,对于难题,以欣赏和玩玩的态度去看看做做。
说实话,现在的理综考试并没有很难的题目,至多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而联系实际的题目往往也并不太难,只不过没读题目就吓倒了一批人。理综考试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题目属于简单或中等题,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重点还是打好基础,做好简单中等题;再说,也只有这些题做好了,才有时间和能力去做所谓的难题。再提醒各位一句:所谓中等难度题,就是稍微复杂一些的简单题而已。
考试说明是根据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制订的,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中对考查的知识范围、各种能力、试卷题型和难易程度的控制等均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学习考试说明很容易了解考查的知识范围,凡是考试说明中未列入的知识点和实验,不会出现在考试题中,这一点要坚信。但是对每种知识考查的深浅程度,同学们却不易把握,由于受各种参考书的影响,一些用了许多时间去解偏题难题,复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大家在阅读考试说明时,一定要仔细领会其中含义,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如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连接体的问题时,只限于各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情况,平时就没必要去解加速度不等的问题。同理,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可能出现给电容器逐渐充电的电磁感应电路,也不需要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有的同学担心高考时会出现一些难题,如平时不做大量的高难度的题,考试时会不会出现失误。其实,高考试题中易、中、难题的大致比例为3∶5∶2,个别试题稍难一些主要是为重点大学的重点科系选才用,对绝大多数同学能否考上没有影响。何况难题均是难在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题技巧等方面,绝不会出现超过考试说明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把握好。
另外,不能把考试说明中的A、B两个层次与试题的易、中、难作简单对应。实际上A、B两个层次的知识标明了其在高中物理内容中的地位,B层次所列知识为高中物理的重点核心内容,学好它对学好其他知识有关键作用,当然是考查的重点,但具体考查这部分知识的试题不一定全是难题。
二、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掌握知识结构。
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内容,一定要全面复习,不能有任何疏漏,否则将会造成简易题失分,特别是非重点章节中的A层次知识,如交流电,光的干涉,原子和原子核等。
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如电场强度是为了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而引入的物理量,其定义式是E=F/q,但E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F、Q均无关,点电荷电场的量度式E=KQ/ r2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场强E可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电场线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来。与E相关的量是电势U,然而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不一定为零。把公式变形为F=qE之后,可以用来计算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大小和方向,从而分析电场中的力学问题。
复习时还要从整体的高度重新认识所学的知识,抓住重点,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
三、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
复习课本知识时,应想到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在解题中的;而解决具体问题时,又要想一想用了哪些概念和公式,让知识和解决能力结合起来。例如一道选择题,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B、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要判断选项的正误,必须了解电场的特点,分析A选项时,对应的物理知识是电场力作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两点的位置有关,以及电场力作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所以A选项不准确;判断B选项则必须明确场强与电势的区别和联系,如前所述,电势相等的地方场强不一定相等。总复习时若能经常进行这类联想,解题能力定会提高。
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仔细读懂题意,了解明显的和隐含的已知条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把文字、图象转化为形象的物理过程,想象出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物理模型。然后定性判断变化的趋势,确定解题方向,选择适当的规律和公式,再结合相关的条件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解答。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P和Q相距L,质量分别是m和2m,若除库仑力以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当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时,P的加速度为a,经过一段时间后Q的加速度大小也变为a,此时Q的速度为v,求此时两电荷的间距和P的速度多大?通过仔细审题,可以想象为两个带电小球P、Q静止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均有加速度,由于Q的质量大于P的质量,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开始时Q的加速度一定小于a,则Q作加速度增大的运动,所以两球间的库仑力相互吸引力,显然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库仑定律就可以求出两球的间距;若以两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不受其他外力,系统动量守恒,所以用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出P球的瞬时速度。
首先,反复看课本。做一些实验帮助理解。
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所有的尖子生都有如此的体会。课本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同学会说:“课本那么简单,而考试又那么难,看它有用吗?”这种想法很不对。其实据我了解,但凡物理成绩不好或平庸者,都是基础知识不牢。他们自以为学好了,但实际上却没有理解好那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不信的话,你可以翻开课本目录,一节一节地仔细回想相关的内容,这个时候你就会明白你的不懂之处在哪里。对于一个物理概念,你要从深层次地去理解它。比方说,两个小球相撞,你从中能想到什么?动量方面有什么问题?能量方面有什么问题?――并不是非得做题目时才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仔细一想却可以想出很多问题来;并且,这类简单小问题就是亿万考题之根源。
同时,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本上每一个知识点出现的时候,肯定是用实验实例来说明阐述原理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把这些实验仔细揣摩、吃透。课后多做做实验,在操作的过程多联系实际想想,这样对知识点的理解自然加深,解题和应试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其次,做一些简单的题目
这第二步和第一步一样,被许多人瞧不起。他们可能认为做那些简单的题目是降低了他们的身份,抑或他们忙着做难题,没“功夫”去做简单题。何谓“简单的题目”?就是那些直接考察基本定义、定理的题目,比如课本上的习题和稍微复杂点的题目。做这些题目,目的并不是正确的答案,而是吃透这道题,从简单题目中联想出一些东西。一些所谓的难题,其实就是由几个简单题目组合而成。
然后,多看参考书上的例题,做一些中等难度的常规题目。
我个人最喜欢看参考书上的例题,因为题量少,并且很典型,解答也很规范。课后,做几道中等题目实践实践,效果往往很好――不求多,几道足矣。还是老话,做完后好好回想回想。
最后,对于难题,以欣赏和玩玩的态度去看看做做。
说实话,现在的理综考试并没有很难的题目,至多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而联系实际的题目往往也并不太难,只不过没读题目就吓倒了一批人。理综考试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题目属于简单或中等题,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重点还是打好基础,做好简单中等题;再说,也只有这些题做好了,才有时间和能力去做所谓的难题。再提醒各位一句:所谓中等难度题,就是稍微复杂一些的简单题而已。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