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大鬼节,是指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这三个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祭祖。至于哪个更有名,其实是各有特点的,如果站在现在的角度,从其重要性、影响力和关注度上看,清明节应该说要更胜一筹,因为清明节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不仅全国放假一天,而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基本主题是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又称扫墓节、踏青节。1935年,清明节被民国政府定为国定假日,确定节日时间为4月5日。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清明最早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出现的。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节成为节日与寒食节关系极其密切。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两日,所以后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过成了寒食清明节。最终统称为清明节。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秦汉以后,祭扫坟墓的风气兴盛,许多大臣不远千里回乡祭奠。到了唐代,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前后,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白居易有诗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寒食与清明合并相沿成习,官吏们往往要回乡扫墓,动辄请假。唐玄宗干脆颁布政令规定在寒食清明节放假四天。到了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诏令,“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从此,寒食节逐步融入了清明节。
清明节在融合寒食节的同时,还逐渐吸收了上巳节的活动内容。每年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男女老少相邀到郊外水边洗去污垢,以消除灾祸。“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现在上巳节已经变成了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很少有地方活动了。
至于其他两个“鬼节”简介如下: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中元节。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即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称为盂兰盆会。盂兰盆的意义是救倒悬,寓意人生的痛苦犹如倒挂在树上的蝙蝠,被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施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和中国的鬼日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盆会便同时流传下来。这一天还有放河灯的习俗。
寒衣节是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也叫“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与寒衣节相关的最著名的故事是“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代,时间定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节日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礼记 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寒衣节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诗经 豳风 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寒衣节”的实质是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感恩,“烧纸钱”的习俗是深层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中国人表达感恩的重要方式,应当得到尊重。但在寒衣节当晚,不少城市的市民当街燃烧纸钱“祭祖”,有人对此提出了商榷。
有环保人士呼吁,秋末冬初之际,空气流通较慢,重污染天气增多,应尽量考虑环保要求,加强环保意识。也有人建议可以考虑在社区组织集体祭祀活动,如民间表演、上香行礼,也可以改为敬献鲜花、网上祭奠等形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