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五环节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
1个回答
2016-11-08
展开全部
自主合作学习过程,是学生体会学习与研究方法、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建构知识的过程.探究“自主合作”学习新方法,指导学生按照“自主、合作、探究、质疑、补偿”五环节进行学习,是减少无效、低效课堂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有了一些变化,但总体来说还是很不理想,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探究、摸索.“自主、合作、探究、质疑、补偿”五环节教学法的提出与研究,无疑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具体怎样操作,怎样有条不紊的将这五环节渗透进课堂教学中,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经过近三年的实践之后,我认为,要将五环节渗透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首先要搞明白五环节教学研究的要求;其次,是分析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包括教师和学生两部分);再次,是针对前两个问题,开阔思路,放远眼光,大胆尝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教学过程.
一、“自主合作”教学的要求
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究,要依据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特别是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学校的教学设施与条件,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首先,要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优化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习热情与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及学习工具,在情感、思维、行动上全方位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有效地学习.
组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活动,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课堂教学驾御能力.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课堂调控和应变能力、提高教学机智.如果学习活动内容单薄、活动形式程式化、活动时间仓促,可能影响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及延展性,使学习流于浅薄.如果学习活动要求过高,问题设置不恰当,就会使学生始终处于思维密度的紧张状态,容易疲惫,产生厌倦心理.这些都将导致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
再次,教学管理者与教师要树立教学效率意识,要认识教学效果并不和教学时间、特别是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呈正比.教学管理者与教师既要重视教学的当前效果,也要重视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长期影响.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要勇于拷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要勇于查找、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无效、低效行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直至消灭无效、低效课堂教学行为.
二、对以往教学方式的反思
课堂的参与主体有两部分:一是学生,二是老师.要解决“无效”或“低效”课堂,就要从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教师的原因
回顾以往的教学方式,我发现存在着这样几种类型的教师:一是拘谨型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大多小心翼翼,行为拘谨,思想不开阔,那种“笤帚扫不到,灰尘跑不掉”的思想,一直制约着他们的手脚,总怕讲少了学生不明白、不理解,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就不能放开手将课堂还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们依赖性越来越强,思维越来越僵化,只要教师讲不到的地方,他们就不会也不能主动去探索、研究.这样的课堂,教师累,学生更累.二是“保姆型”教师.有些教师仍然紧紧抱着“我是教师,课堂就是我的阵地”的想法,一站到讲台上,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口就讲,尽管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讲课者依然我行我素,这样,原本该生动活泼的课堂,变成死气沉沉的一言堂,原本属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课堂,变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演讲台.这样的课堂,学生由参与者变成了单纯的听众,教师成了无所不包的“保姆”,对学生来说,无疑是越来越厌倦,对教师来说,也是身心疲惫,抱怨多多,而效果的好坏,也自然不言而喻.三是“教参型”教师.有些教师,凡事唯“教参”是问,一本教参,成了教师手中的法宝,凡问题都要到教参里去寻找“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而课堂是生成性很强的教和学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思考和理解,如果将教师的理解或教参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就会导致个性共性化,长期下去,我们的课堂,就变成了可操作的工厂,机器一开动,立刻生产出型号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同一种产品,而这是违背“以人为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规律的.学校不是工厂,课堂不是车间,教师更不是开动机器的工人,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了工程师、操作手,“以人为本”从何谈起?“创新型”人才怎样培养?“因材施教”又如何存身?
(二)学生的原因
有效课堂行为的生成,学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回顾以往的教学经历,我发现可以将学生这样进行归类:一是“皮笊篱”式学生.这样的学生,凡是老师讲过的问题,总能够一丝不苟的记忆下来,可以说是汤水不漏.但这部分学生思维不灵活,甚至僵硬.他们期待心理和依赖心理太重,凡事总希望老师出面帮助解决.老师成了他们手中须臾不能离开的拐棍,一旦离开,自身就会摇摇欲坠.他们对于一般难度的问题,可能还会开动脑筋思考一番,但他们绝对不会深钻细研,一旦遭遇困难,立刻放弃.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他们干脆连想都不会去想,直接放弃思考,等待教师来“喂”.二是“陀螺”式学生.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很被动,几乎从来不会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仿佛自己是一个看客,尽管别人热火朝天的讨论,争先恐后的回答,他们依然躲在自己的角落里,目光呆滞,思维凝滞,表情木讷,行动迟缓,做什么事情都慢半拍,合不上集体节奏,像陀螺一样,不拔不转,甚至费力去“拨”,他们也绝不努力去“转”.三是“平均用力型”学生.这部分学生,应该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因为他们的课堂表现非常出色,从上课第一分钟,直到最后一分钟,他们始终腰板挺直,面无表情,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努力倾听老师的讲解.然而,这部分学生的听课效果,往往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跟下面要说的“锥思型”学生正好相反,他们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努力去听去记,不分难易一律平均用力,对于容易的和比较难的问题,他们可能会理解的很好,但等到很难的问题出现时,他们就会一筹莫展,这就好比是用钝铁条去扎一块木板,效果当然不如用锥尖.四是“锥思型”学生,这部分学生,课堂上表现平平,不会非常认真的倾听老师讲解的每一个问题,但是,他们懂得什么时候该全神贯注去倾听,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是他们一贯的表现.这部分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并不怎么让老师省心,然而,他们的学习成绩却非常突出,尤其是遇到高难度的问题,他们总能另辟蹊径,想出解决的办法.究其原因,这是因为他们在听课的时候,知道怎么分配精力.假设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了三个问题,一个很容易,一个比较难,另一个很难.那么,这部分学生在听很容易解决的那个问题时,就会表现的漫不经心,在听比较难的那个问题时,他们仍然不会全力以赴,但是,等到老师开始讲解很难的那个问题时,他们就会瞪大眼睛,全神贯注、集中所有的精力去倾听.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假如我们对每一个问题,不分难易都全神贯注,就很容易疲劳,听课效果也不会很好.用一分精力去听容易的问题,用三分精力去解决比较难的问题,剩下的六分精力集中钻研高难问题,这好比是用锥尖去扎一张木板,当然易如反掌就能扎透.
三、开阔思路,大胆尝试,以学案带动五环节教学
明白了五环节教学的要求,析清了教师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么进行改革的问题了——这也是进行五环节教学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怎么改?这个问题摆任何一个人面前的时候,恐怕都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我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一筹莫展,好像被关进了一间有无数扇门的黑屋子,但每一扇门都是关闭着的,你有机会可以打开任何一扇门,但你打开的这扇门,是否能带你走出黑屋子,却是个未知数.苦思冥想了好久,仍然没有头绪.但迷茫也好,困惑也罢,课堂改革势在必行,不改不行,只有开阔思路,大胆尝试,你才有走出黑屋子的可能性,否则,固步自封,只能永远待在黑屋子中不见天日.
有了改革的决心,我开始尝试从新授课入手,编写学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根据这一理念,经过反复数次修改和研究,我初步确立了“定向自学——合作探究——质疑问难——达标补偿”的教学思路,以学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引导为辅,实施有效教学.下面我结合一堂新授课的内容,展示一下这种教学思路的具体流程:
第一步:利用学生“阅读期待”心里,导入新课
语文课的导语,尤其是新授课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练、感人,像谜语一样深邃、有内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说白了,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因此,我们在上新授课时,导入语不妨借鉴一下从前说书人常用的方式:1、花开两支,先表其一式;2、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式.也可以借鉴娱乐节目主持人常用的方式:创设某种幽默诙谐的情境,吸引观众别走开(要想知道谁人获奖,广告之后节目更精彩).亦或像电视剧一样,演到动人心魄处戛然而止,使学生一直对文本有所牵挂……总之,心理期待就是千方百计“诱惑”学生往教师挖好的阅读文本“陷阱”里走,使他们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将学生的心思牢牢吸引在文本上,来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心理,事实证明很有成效.一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往往影响到整节课的成效.导入应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导语就要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浪花,因此导课方式的设计应求新求思求活.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从接触文本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教师要启发学生对文本产生“阅读期待”,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将文章中蕴含的情愫、作者写作时的激情,自己心中衍生的深情,融注于品读之中,洋溢于言辞之间,使之如水般流入学生心田,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教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分享其情感.例如胡适《我的母亲》一文,我是这样来设计导语的:“胡适是中国当代史上著名的学者,他在讲学的时候,引用别人的东西有个习惯,引用杜甫的诗歌他会说‘杜说’,引用李白的东西他会说‘李说’,他有时候也引用自己文章中的内容,那么他会怎么说呢?”学生不加思考就回答出“胡说”二字,然后,教师可以借机引入课题“那么,胡适在《我的母亲》中,究竟‘胡说’了些什么呢?……”这样的导语,不但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充分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心理期待,对文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步:推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兴趣,此时要趁热打铁,马上出示本节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有的放矢.另外,学习目标的展示要分好层,定好向,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目标的展示,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同时要保证优等生学活、中等生学好,学困生学会.
目标推出后,学生开始自主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这时,教师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自主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采用什么方法、用多长时间、如何反馈等.
一、“自主合作”教学的要求
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究,要依据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特别是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学校的教学设施与条件,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首先,要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优化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习热情与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及学习工具,在情感、思维、行动上全方位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有效地学习.
组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活动,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课堂教学驾御能力.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课堂调控和应变能力、提高教学机智.如果学习活动内容单薄、活动形式程式化、活动时间仓促,可能影响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及延展性,使学习流于浅薄.如果学习活动要求过高,问题设置不恰当,就会使学生始终处于思维密度的紧张状态,容易疲惫,产生厌倦心理.这些都将导致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
再次,教学管理者与教师要树立教学效率意识,要认识教学效果并不和教学时间、特别是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呈正比.教学管理者与教师既要重视教学的当前效果,也要重视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长期影响.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要勇于拷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要勇于查找、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无效、低效行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直至消灭无效、低效课堂教学行为.
二、对以往教学方式的反思
课堂的参与主体有两部分:一是学生,二是老师.要解决“无效”或“低效”课堂,就要从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教师的原因
回顾以往的教学方式,我发现存在着这样几种类型的教师:一是拘谨型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大多小心翼翼,行为拘谨,思想不开阔,那种“笤帚扫不到,灰尘跑不掉”的思想,一直制约着他们的手脚,总怕讲少了学生不明白、不理解,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就不能放开手将课堂还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们依赖性越来越强,思维越来越僵化,只要教师讲不到的地方,他们就不会也不能主动去探索、研究.这样的课堂,教师累,学生更累.二是“保姆型”教师.有些教师仍然紧紧抱着“我是教师,课堂就是我的阵地”的想法,一站到讲台上,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口就讲,尽管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讲课者依然我行我素,这样,原本该生动活泼的课堂,变成死气沉沉的一言堂,原本属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课堂,变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演讲台.这样的课堂,学生由参与者变成了单纯的听众,教师成了无所不包的“保姆”,对学生来说,无疑是越来越厌倦,对教师来说,也是身心疲惫,抱怨多多,而效果的好坏,也自然不言而喻.三是“教参型”教师.有些教师,凡事唯“教参”是问,一本教参,成了教师手中的法宝,凡问题都要到教参里去寻找“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而课堂是生成性很强的教和学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思考和理解,如果将教师的理解或教参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就会导致个性共性化,长期下去,我们的课堂,就变成了可操作的工厂,机器一开动,立刻生产出型号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同一种产品,而这是违背“以人为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规律的.学校不是工厂,课堂不是车间,教师更不是开动机器的工人,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了工程师、操作手,“以人为本”从何谈起?“创新型”人才怎样培养?“因材施教”又如何存身?
(二)学生的原因
有效课堂行为的生成,学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回顾以往的教学经历,我发现可以将学生这样进行归类:一是“皮笊篱”式学生.这样的学生,凡是老师讲过的问题,总能够一丝不苟的记忆下来,可以说是汤水不漏.但这部分学生思维不灵活,甚至僵硬.他们期待心理和依赖心理太重,凡事总希望老师出面帮助解决.老师成了他们手中须臾不能离开的拐棍,一旦离开,自身就会摇摇欲坠.他们对于一般难度的问题,可能还会开动脑筋思考一番,但他们绝对不会深钻细研,一旦遭遇困难,立刻放弃.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他们干脆连想都不会去想,直接放弃思考,等待教师来“喂”.二是“陀螺”式学生.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很被动,几乎从来不会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仿佛自己是一个看客,尽管别人热火朝天的讨论,争先恐后的回答,他们依然躲在自己的角落里,目光呆滞,思维凝滞,表情木讷,行动迟缓,做什么事情都慢半拍,合不上集体节奏,像陀螺一样,不拔不转,甚至费力去“拨”,他们也绝不努力去“转”.三是“平均用力型”学生.这部分学生,应该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因为他们的课堂表现非常出色,从上课第一分钟,直到最后一分钟,他们始终腰板挺直,面无表情,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努力倾听老师的讲解.然而,这部分学生的听课效果,往往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跟下面要说的“锥思型”学生正好相反,他们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努力去听去记,不分难易一律平均用力,对于容易的和比较难的问题,他们可能会理解的很好,但等到很难的问题出现时,他们就会一筹莫展,这就好比是用钝铁条去扎一块木板,效果当然不如用锥尖.四是“锥思型”学生,这部分学生,课堂上表现平平,不会非常认真的倾听老师讲解的每一个问题,但是,他们懂得什么时候该全神贯注去倾听,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是他们一贯的表现.这部分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并不怎么让老师省心,然而,他们的学习成绩却非常突出,尤其是遇到高难度的问题,他们总能另辟蹊径,想出解决的办法.究其原因,这是因为他们在听课的时候,知道怎么分配精力.假设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了三个问题,一个很容易,一个比较难,另一个很难.那么,这部分学生在听很容易解决的那个问题时,就会表现的漫不经心,在听比较难的那个问题时,他们仍然不会全力以赴,但是,等到老师开始讲解很难的那个问题时,他们就会瞪大眼睛,全神贯注、集中所有的精力去倾听.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假如我们对每一个问题,不分难易都全神贯注,就很容易疲劳,听课效果也不会很好.用一分精力去听容易的问题,用三分精力去解决比较难的问题,剩下的六分精力集中钻研高难问题,这好比是用锥尖去扎一张木板,当然易如反掌就能扎透.
三、开阔思路,大胆尝试,以学案带动五环节教学
明白了五环节教学的要求,析清了教师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么进行改革的问题了——这也是进行五环节教学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怎么改?这个问题摆任何一个人面前的时候,恐怕都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我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一筹莫展,好像被关进了一间有无数扇门的黑屋子,但每一扇门都是关闭着的,你有机会可以打开任何一扇门,但你打开的这扇门,是否能带你走出黑屋子,却是个未知数.苦思冥想了好久,仍然没有头绪.但迷茫也好,困惑也罢,课堂改革势在必行,不改不行,只有开阔思路,大胆尝试,你才有走出黑屋子的可能性,否则,固步自封,只能永远待在黑屋子中不见天日.
有了改革的决心,我开始尝试从新授课入手,编写学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根据这一理念,经过反复数次修改和研究,我初步确立了“定向自学——合作探究——质疑问难——达标补偿”的教学思路,以学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引导为辅,实施有效教学.下面我结合一堂新授课的内容,展示一下这种教学思路的具体流程:
第一步:利用学生“阅读期待”心里,导入新课
语文课的导语,尤其是新授课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练、感人,像谜语一样深邃、有内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说白了,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因此,我们在上新授课时,导入语不妨借鉴一下从前说书人常用的方式:1、花开两支,先表其一式;2、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式.也可以借鉴娱乐节目主持人常用的方式:创设某种幽默诙谐的情境,吸引观众别走开(要想知道谁人获奖,广告之后节目更精彩).亦或像电视剧一样,演到动人心魄处戛然而止,使学生一直对文本有所牵挂……总之,心理期待就是千方百计“诱惑”学生往教师挖好的阅读文本“陷阱”里走,使他们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将学生的心思牢牢吸引在文本上,来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心理,事实证明很有成效.一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往往影响到整节课的成效.导入应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导语就要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浪花,因此导课方式的设计应求新求思求活.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从接触文本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教师要启发学生对文本产生“阅读期待”,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将文章中蕴含的情愫、作者写作时的激情,自己心中衍生的深情,融注于品读之中,洋溢于言辞之间,使之如水般流入学生心田,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教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分享其情感.例如胡适《我的母亲》一文,我是这样来设计导语的:“胡适是中国当代史上著名的学者,他在讲学的时候,引用别人的东西有个习惯,引用杜甫的诗歌他会说‘杜说’,引用李白的东西他会说‘李说’,他有时候也引用自己文章中的内容,那么他会怎么说呢?”学生不加思考就回答出“胡说”二字,然后,教师可以借机引入课题“那么,胡适在《我的母亲》中,究竟‘胡说’了些什么呢?……”这样的导语,不但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充分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心理期待,对文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步:推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兴趣,此时要趁热打铁,马上出示本节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有的放矢.另外,学习目标的展示要分好层,定好向,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目标的展示,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同时要保证优等生学活、中等生学好,学困生学会.
目标推出后,学生开始自主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这时,教师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自主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采用什么方法、用多长时间、如何反馈等.
11111
2024-12-18 广告
2024-12-18 广告
作业指导书是一种专门编写的指导性文件,用于完成某一项或同一类型的工作。它是根据设计图纸、制造厂说明书、相关的验评标准、编写人员现场所积累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所编写的。定义和作用作业指导书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阐明...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11111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