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是以科研为主还是应该以教学为主一直争议不断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2004年10月的一天,我们组织历史文化学院的离退休老教师到洋浦校区去与本科学生座谈。在座谈中,一位同学问道: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上课有什么区别?一位老教师回答说:中学老师主要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大学老师在上课中则是将自己的研究融在教学之中。应该说,这位同学的问题并不是凭空而发,而是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的。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这些年来笔者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同学的提问更引起了笔者对这个问题的注意。现在就将自己的理解谈一谈,虽然其中可能有失偏颇,却是自己的一番切身感受。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谈的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的教学而言。至于公共课的教学,则情况与此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在高校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该说是一个永恒的问题。然而,总结这些年我们的教学工作,其中有两种倾向颇值得注意。一种是一部分教师因各种原因,长期忙于教学,承担着大量的课程,但多年没有写过一篇相关的研究论文。虽然没有发表过文章并不能完全就说这个教师没有在思考,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但也确实存在没有有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试想,如果教师长期没有自己的研究,而仅仅限于传授书本上的知识,那样的教学与中学的教学究竟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我们常说,大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如果我们只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那就难以有效地达到大学教育的目的。只有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融入知识的传授中,我们才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对知识和科学的兴趣。
假如以上所说有道理的话,那么,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而且必须融入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专业课和专题课必须这样,即使是通史课的教学,也应该尽力朝这个方向发展。王家范先生在他的《中国历史通论》导言中说,教师即使是上通史课,他所讲授的也应该是他自己所理解的中国通史,而不仅是书本上的中国通史。对于这个看法,笔者比较赞同。笔者在不同场合听到有的教师讲,如果大学老师还只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上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研究,那只是一种低层次的教学。这话听起来可能会使不少人感到难以接受,但其中也不无道理。
近年,教育部多次强调教授要在教学第一线承担本科生的课程,并且教学评估中还专门要考察每个高校教授为本科生开出课程的比例,这是有目的的。依个人的看法,强调教授到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开课,就是强调要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教师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因为,教授是应该有他自己独到的研究的。换言之,要求教授为本科生开课是表象,实质则是要让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从而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
当前,我们正经历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如果教师仅是介绍和讲授书本上已有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研究贯穿其中,我们怎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呢?怎么能够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会同学们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呢?因此,大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上课,还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自己的科学研究。近来有一种看法颇为流行,认为这些年各个高校太看重科研,而轻视教学。评职称、评奖励只讲科研而很不注意教师的教学(他们所说的教学,主要指上了几门课)。而愚见以为,作为老师,上课是自己的职责所在,问题的关键是要看你是如何上课的,你有没有自己的研究,能不能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地融入教学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不重科研那又重什么呢?
以上所说并不是指有了科研就有了教学。科研和教学毕竟是有区别的,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工作。大学教师取得了科研成果后,还有一个如何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有机地融入教学的问题。而在我们近几年的教学中,另一种倾向就是以科研代替教学。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有的教师,虽然承担的课程冠以“中国XX”、“世界XX”,但他所讲授的内容,始终局限于自己研究的某几个问题上,而没有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延伸开来,拓展出去。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内容缺乏系统的了解,造成学生的知识面太窄和基础不牢。这样,由于学生知识面太窄和基础不牢,难以有效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达不到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因此,大学教师应该是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而不是以科研代替教学。在这个融入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用自己的科学研究将相关知识贯穿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
说到这里,可以将我的基本看法作一个简要的归纳。那就是:在大学的教学中,没有科研是不行的;但是,以科研简单地代替教学,这种做法也是不妥的。
事实上,如果一个教师真正能够始终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有机地融入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对教师本人的研究也是极为有益的。在教师将自己的研究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必然会去吸收和系统地整理相关的知识,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因知识的补充和温故知新而产生一些新的思考和新的观点,这是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我们这一点做好了,就能够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谈的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的教学而言。至于公共课的教学,则情况与此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在高校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该说是一个永恒的问题。然而,总结这些年我们的教学工作,其中有两种倾向颇值得注意。一种是一部分教师因各种原因,长期忙于教学,承担着大量的课程,但多年没有写过一篇相关的研究论文。虽然没有发表过文章并不能完全就说这个教师没有在思考,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但也确实存在没有有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试想,如果教师长期没有自己的研究,而仅仅限于传授书本上的知识,那样的教学与中学的教学究竟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我们常说,大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如果我们只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那就难以有效地达到大学教育的目的。只有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融入知识的传授中,我们才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对知识和科学的兴趣。
假如以上所说有道理的话,那么,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而且必须融入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专业课和专题课必须这样,即使是通史课的教学,也应该尽力朝这个方向发展。王家范先生在他的《中国历史通论》导言中说,教师即使是上通史课,他所讲授的也应该是他自己所理解的中国通史,而不仅是书本上的中国通史。对于这个看法,笔者比较赞同。笔者在不同场合听到有的教师讲,如果大学老师还只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上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研究,那只是一种低层次的教学。这话听起来可能会使不少人感到难以接受,但其中也不无道理。
近年,教育部多次强调教授要在教学第一线承担本科生的课程,并且教学评估中还专门要考察每个高校教授为本科生开出课程的比例,这是有目的的。依个人的看法,强调教授到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开课,就是强调要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教师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因为,教授是应该有他自己独到的研究的。换言之,要求教授为本科生开课是表象,实质则是要让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从而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
当前,我们正经历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如果教师仅是介绍和讲授书本上已有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研究贯穿其中,我们怎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呢?怎么能够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会同学们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呢?因此,大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上课,还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自己的科学研究。近来有一种看法颇为流行,认为这些年各个高校太看重科研,而轻视教学。评职称、评奖励只讲科研而很不注意教师的教学(他们所说的教学,主要指上了几门课)。而愚见以为,作为老师,上课是自己的职责所在,问题的关键是要看你是如何上课的,你有没有自己的研究,能不能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地融入教学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不重科研那又重什么呢?
以上所说并不是指有了科研就有了教学。科研和教学毕竟是有区别的,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工作。大学教师取得了科研成果后,还有一个如何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有机地融入教学的问题。而在我们近几年的教学中,另一种倾向就是以科研代替教学。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有的教师,虽然承担的课程冠以“中国XX”、“世界XX”,但他所讲授的内容,始终局限于自己研究的某几个问题上,而没有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延伸开来,拓展出去。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内容缺乏系统的了解,造成学生的知识面太窄和基础不牢。这样,由于学生知识面太窄和基础不牢,难以有效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达不到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因此,大学教师应该是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而不是以科研代替教学。在这个融入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用自己的科学研究将相关知识贯穿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
说到这里,可以将我的基本看法作一个简要的归纳。那就是:在大学的教学中,没有科研是不行的;但是,以科研简单地代替教学,这种做法也是不妥的。
事实上,如果一个教师真正能够始终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有机地融入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对教师本人的研究也是极为有益的。在教师将自己的研究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必然会去吸收和系统地整理相关的知识,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因知识的补充和温故知新而产生一些新的思考和新的观点,这是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我们这一点做好了,就能够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