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
翻译: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2、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小雅·鸳鸯》
翻译: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把他来滋养。
3、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小雅·庭燎》
翻译: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无晨光。庭中火烛明晃晃,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响叮当。
古代关于艾草的意义:
从旧历五月的第五天起,家家户户都不约而同插一把艾枝和菖蒲在窗口,在门楣,直到干枯,迎接另一个端午节的如约而至。一辈一辈的中国人,都这么坚守着,并不问为什么,只是生生不息地传承。
他们深居乡里,识不了几个象形字,也不懂用象形字写成的诗句,只知道用艾草与菖蒲作为道具所怀念的那人爱国、忠君,还写诗,写好了就在江畔吟唱;不高兴了还发牢骚,走投无路了就去跳水,以至于那湿身的水痕一直沿着汨罗江漫延到今天,濡湿了一个民族的心灵,汇成一段悼辞,一种咒语,与一位楚国达人逶迤相绾着。
1﹑《又寄徐径畈吏部》
年代: 宋 作者: 刘黻
元阳诏墨动天霞,喜到东都处士家。
世路几年滋艾草,道山今日聚梅花。
作舟济国看商傅,鍊石补天过女娲。
珍重诸贤扶大道,声名毋使后人嗟。
2﹑《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
年代: 宋 作者: 卫宗武
忆昔入此山,首夏接春季。
谷鸟正嚘嘤,芬芳尤妩媚。
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参倚。
谁乎一叱咤,斩艾如草薙。
遂令墟墓间,常抱斧斤耻。
仅存盘涧松,绰有虬龙势。
矫矫千岁姿,昂霄犹舞翠。
我来省松槚,适当谷之昧。
石齿咽残流,鸣族息群喙。
木石缩羽鳞,风霜剪菑翳。
害然眼界清,如至人境外。
意行步崎岖,白云生屐履。
林光渍欲流,冉冉湿衣袂。
曾来入画图,人行绝毡毳。
风尘不可到,心迹两无秽。
追寻得良俦,清吟可相配。
不效互唱酬,日与青山对。
兹游拟畅情,俄值风雨晦。
渐喜迫新阳,天地宁久闭,
屋角数点明,冰花送春意。
3﹑《端午家集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曾丰
戏缠朱彩索,争带赤灵符。
踏草仍悬艾,包菰更结芦。
都还痴子弟,半出骏僮奴。
老病无他好,惟餐玉术蒲。
民谚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因此每至端午之际,老百姓常把插艾叶和菖蒲作为节日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叶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以防蚊虫,辟邪祛病。还会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艾叶在食用和药用上的好处多的说不完。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网: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shiju/%E8%89%BE%E8%8D%89
1. 杜甫《宗武生日》诗“寻道儒犹在,未云申吕轻。当令歌颂去,不遣荆人醒。”
2. 苏轼《艾人》诗“门冬与远志,肘后皆良药。少忍指发间,铭心苦难到。”
3. 陆游《重五》诗“昌阳如干岁,何事亦独存。”
4.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山月当帘挂,风林渡水嘶。”
5. 岑参《忆长安·九月》诗“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6.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诗“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