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他在幼儿园没有朋友"该怎么办?
1、让孩子学会分享
会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的孩子,是幼儿园受欢迎的小朋友,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分享的理念。平时可以带些小玩具去幼儿园,让孩子邀请其他的小伙伴玩耍。如果家里有条件,周末可以让孩子邀请其他小朋友来家里聚会,让孩子用自己的玩具、零食招待小朋友。
2、帮助孩子分析问题
当孩子回来告诉家长在幼儿园没有好朋友时,家长不要只顾着安慰,也不要对宝宝说,不愿意和宝宝交朋友是其他孩子的不对,当然更不能因为孩子没有朋友而责骂孩子,怪他没本事。当孩子告诉你之后,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与老师联系交流,找到孩子没有朋友的原因,再根据原因帮助孩子分析及确定解决办法。
3、不要让孩子挑朋友
有的家长害怕自己的宝宝结交了不乖的孩子,总跟宝宝说某某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人不好、不喜欢他等等,这样的话语很容易让孩子养成“挑朋友”的坏习惯。家长应该让孩子结交不同个性的朋友,让孩子学会跟不同个性的人交往的方式。
4、让孩子变得平和
爱打架或者爱抢别人东西的的孩子总是不受欢迎的,家长应该让爱打架的孩子变得平和起来。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暴力对待孩子,让孩子时刻感受的爱。也不要让孩子看一些暴力画面的书籍或电视,另外,家庭和睦对孩子的个性成长也很关键。
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1、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帮助波波学习掌握与同伴交往的基本技能,文明礼貌,互相谦让,团结合作,告诉波波只有这样才会被大家喜欢,才真正有自己的好朋友。
2、组织各种形式的游戏,促进波波与同伴之间合作,逐渐体验到友好合作带来的快乐,从而慢慢调整自己的各种行为,让自己变得被大家接受,喜欢。
3、与家长一起学习,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对于年轻家长与年老家长之间的教育分歧,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对此我在博客里发表孩子活动照片的同时,也大量记录了一些孩子不同的表现以及分析,还转载了许多名家的育儿经,教育观点,家长在浏览博客的同时,也一次次的更新着自己的观念,潜移默化中,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2.通过情感交流疏导孩子的情绪,想办法和孩子的内心发生共鸣,并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回答:“在幼儿园没有好朋友真难过”。“是的”。继续加以引导,“和好朋友一起会很开心,你们会一起做什么呢?”(你想和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我们打怪物。”“你当怪物吗?”“不,我当超人,牛牛扮演怪物”(其实孩子是有朋友的,也喜欢玩打怪物的游戏)。“牛牛是你的好朋友吗?”“不是,上次我当怪物,牛牛打痛我了”(原来如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孩子自己之间已经制定了游戏规则,孩子喜欢扮超人,但是也不拒绝当怪物)。“牛牛和你是好朋友,他打痛了你,你会原谅他吗?”“不会。”(孩子想了一下回答)“那你还会和牛牛一起玩吗?”“不会。”“牛牛当怪物时,你打痛过牛牛吗?”“上次他哭了。”(隐晦的指出,好朋友要相互包容)。“我觉得你一定能自己处理和其他小朋友的关系”(你一定会找到好朋友)。上述情景只是假设了其中一种情景。每个孩子面临的情况有差异,自身的特点也不一样。家长可以通过多次对话来解决问题。如果孩子描述不清楚,可以通过询问老师了解具体情况。
3.解决问题的方式为:肯定孩子的情绪→通过情感交流疏导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人际交往的敏感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需求。
我们看到,最早先儿童对物感兴趣,对人还没有产生一种真正的连接。然后当跟人产生连接时,往往是一对一的连接关系。很多成人以为,儿童生活在一个集体环境中,就自然学会了人际关系。事实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关系是在跟某个人产生连接的过程中发生的。
儿童首先是透过食物来产生连接,就是我带好吃的跟你分享,你跟我做好朋友。但是,两三个月之后,儿童很快发现一个秘密,就是,当我没有好东西的时候,或者当你把我的好东西吃完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结束了。儿童一旦发现这个秘密,就会找一个不会消失的东西来跟周围的小朋友建立关系,通常就是用玩具。
儿童开始通过分享玩具给对方玩,或者相互交换玩具、或者把玩具赠送给对方,来建立关系。这样透过几个月的发展,很多孩子发现,当把自己的玩具给对方,对方一旦得到这个玩具以后,对方就可能结束这个关系。儿童再次发现,透过玩具也不能维持一个正常的交往关系。所以经过几个月以后,儿童又会再次放弃这样的一个关系。
那么到4岁多5岁的时候,儿童终于发现,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自于我们有相同的东西,比如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或者我喜欢他,或者他喜欢我,或者双方能够相互理解。有时候我们问一个孩子,我说:“你为什么要跟他成为朋友呢?”他会很认真地看着我说:“因为他理解我呀,所以我要跟他交朋友。”
在人际关系中,儿童最终会发现,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志趣相投、彼此关爱、相互理解和相互倾听的基础上,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儿童就能发现,他和伙伴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真正的和谐。
但是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依然能看到两种不同类型的儿童,一类人是对物感兴趣,一类人是对人性充满兴趣。
对物感兴趣的小朋友,他们会因对某个事物的兴趣一致聚在一起,比如说一起玩车,一起玩机器人,一起玩飞机,他们对人之间发生的关系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共同的事物感兴趣,这种状态非常像成人的俱乐部,比如说摄影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等等。
另一类是,对人感兴趣的这部分小朋友,他们会透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发展,比如说,他们最早期会出现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一个孩子被另一个孩子控制住了,被控制的孩子会依附于对方,几个月以后,被控制的孩子发现,依附会使自己的不独立,心理不舒服,不能依附于他人,自己必须独立。这个时候,斗争开始了,反控制和反依附。几个月之后,儿童终于发现,人与人之间,可以达到一种和谐,这种和谐是依靠规则来建构的。
我举个例子,在我们学校有两个小朋友,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到男孩家玩,男孩要当狮子王,女孩也要当(动画片《狮子王》里)。两人争当狮子王,为此吵了起来。
大人就帮助协调说:“男孩当狮子王,女孩当娜娜,这样分配角色合适。”大人的建议惹怒了女孩,女孩说:“因为我是女的,所以就要让我当娜娜吗?这不公平。”成人的介入并没有能帮助这两个孩子,后来不再介入。
几天之后,两个孩子又在一起玩了,而且很和谐。父母就问:“你们是怎么样解决前面的问题的?”孩子说:“如果我到他家,他就是狮子王;如果他到我家,我就是狮子王。”他们建立了一个规则,一个承诺。在关系之间,他们学会了放弃一些东西,然后满足对方的一些需求。
其后,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问孩子:“你觉得你们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问题?”孩子说:“他想控制我,但是他没有控制住,我很快就从他的控制中跳了出来;有时候我也想控制他,我也没有控制住,他也从我的控制中跳了出来,最后我们发现,这样不行,我们就建立了一个规则,谁也不控制谁。”我们说人际关系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一个认识人际关系的周期就被完好的形成了。
5岁多6岁的时候,儿童对规则高度感兴趣,所以一起玩的时,首先建立规则,对方同意后才玩。这实际是一个承诺和契约。有趣的是,这是在成长中自发完成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成人的状态,他们都停留在权力斗争中,控制与反控制中做着这种人间游戏,他们甚至没有达到我们所说的儿童的这种人的正常状态。所有让孩子在爱、自由、规则中成长,会提升和进化人的生命意识和素质。
要让儿童把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发展好,就要让他完成这样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中,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直到孩子需要成人才介入。但介入的时候并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要倾听孩子,让孩子说出他们的纠纷,让他们自己找出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拥有权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计策和方案的自由。不能剥夺儿童这样一个自由,这样才能使儿童人际关系的敏感期顺利完整地达到下一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