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一、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三、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第一大关系,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2、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3、之后,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浓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等等。
扩展资料:
一、地位和任务:
经过近一个世纪成千上万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艰苦奋斗,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工业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文化,它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而由于它原来的历史基础十分落后及其达到现时状态的曲折道路,它在许多方面都还没有达到现代社会的先进水平,即没有实现现代化,因而它还有现代化的任务。
所谓社会主义建设,就中国而言,其具体内容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毛泽东及其战友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就是为了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邓小平理论就是一个建设现代化中国的理论。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其具体内容包括我国社会的一切方面。
报告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二、民主政治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讲话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的根本是民主选举,作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的实际体现。
1982年修订的宪法中明确了这一基层自治制度;1988年,旨在保障亿万农民自治权利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试行,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1998年正式施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又进一步明确了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质,并完善了直接选举的程序。
正是权利保护的不断深入,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才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沿着一条以发展来促进民主、民生、民权,以发展来惠及每一个公民的健康之路奋勇前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道路
比如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里涉及的实际是开辟一条跟苏联过去道路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第四、第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质改革。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方针。后五条,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都是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4)意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提出: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2)主要内容:
①指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②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代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④毛·泽·东论述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对敌我矛盾要采取专政的方法解决,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要采取民主的方法解决。
⑤指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治上,用民主的方法,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作为从政治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经济上,解决经济领域中的矛盾,应依据发展生产,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科学文化上的问题,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
(3)意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特别是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观点,以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方针和方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增添了新的内容,对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3、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第一大关系,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2)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3)之后,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等等。
4、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不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以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A.战略目的: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B.“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设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在工商业生产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再生产计划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中,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要有计划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7)关于科学教育。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