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是什么意思?
说人是非的人,必定就是搬弄是非的人。
原话《增广贤文》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意即前来告诉你是非的人,其本人就是搬弄是非的人。
原文: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白话译文:
再三需要重视的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与没见过的老虎还可以亲近,但与很熟悉的人不能够太亲。四处传播是非的人,便是挑拨是非的人。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形成今天的规模,通称《增广贤文》。
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贤文》,可以领会到丰富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
《增广贤文》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民间谚语,其思想观念都来自儒道经典,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就能领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
《增广贤文》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职场新人必知:“说是非者,必为是非之人”
在职场当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会成为良师益友,有的人则会成为对手。遇到贵人那是幸运,如果遇到小人那么就是不幸。在职场里,我们最需要防备的就是说是非的人,古话说得好:“说是非者,必为是非之人”。这样的人能在这里说别人的是非,就会在其他人那里说你的是非。
小张进公司三个月了,慢慢的熟悉了自己的职务。同事小王没事就喜欢拉着小张聊天,谈论办公事的一些人和事。告诉小张,哪位同事是关系户,平时一幅趾高气扬的样子。哪位同事曾经打过小报告,把新人给排挤走了。小张觉得小王特别好说话,而且通过小王也了解了更多的事情。
小张和小王因此走得比别人更近,即使下班后也形影不离,好得像两姐妹。有一天小王对小张抱怨说加工资的都是关系户,哪个同事跟领导关系暧昧?小张觉得和小王走得近,因此也发表了下自己的意见,说确实遇见过。几天后,公司里对那同事的风言风语到处都是,弄得那个同事没有脸在公司呆。
领导对于下面的这些传言非常生气,对于散播这些的人也非常讨厌。于是就把办公室里的人一个个的叫进去,最后叫到小张,直接让小张离职走人。原来小王说,这些流言都是小张说出来的,小张亲眼看到的。小张告诉领导经过,但是领导认为小张是狡辩。
最后小张不得不离开公司,小王则装成没有看到。这时小张特别后悔,自己不该讨论公司的一些是非。回到和朋友租住的房子,给朋友说了这个情况。朋友说小张还是太年轻了,经历太少,这样的人很多公司都有。到处搬弄是非,出了问题就推给别人。
吃一次亏长一智,朋友说在职场里一定要注意这些喜欢说是非的人。最好不要和这类人走得太近,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不什么时候引火上身都不知道。不管是好的、坏的,在职场里最好都闭嘴,不要参与这些讨论。如果遇到这样的人,碰到这样的事赶紧找理由离开。
作为新人,在职场里总会遇到各种的事情,各种的人。对于那些过度热情的人要小心,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刚进去一定要学会观察。一开始不要轻易的相信别人的话,因为什么时候自己被摆了一道都不知道。
原话《增广贤文》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意即前来告诉你是非的人,其本人就是搬弄是非的人。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哉矣!
孔子说:人聚会在一起,说的话东拉西扯,从不及义理,还摆弄小聪明,教导这些人,真难呀!
不要说别人是非,自己并不比别人高尚,不要说人家的长短,因为那与自己无关。做自己该做的事,说自己该说的话。真诚善意,不要搬弄是非,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堂堂正正而不谄媚,完善自己人格情操,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来说是非者 便是是非人
2018-12-22
说人者,就是是非者
说人者,就是是非者。所以,我们不要去说人家不好。我们学佛的人,不要去谈论人 世 间的“杂念”。“杂念”是什么呢?就是不是正的东西,称之为“杂念”。如果你正念现前,你就没有杂念。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要全观无念,观外无念,念外无观,全念即观啊。大家要好好地理解这些话。
听众朋友们,大家知道,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谢绝世缘。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对人间所有的追求,非常客气地谢绝掉。当一个人想追求世界上所有事情的时候,我们要用心把它拒绝掉。比如说,你天天想发财,那么你去买六和彩,实际上,你要把这个心谢绝掉。谢绝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杜绝自己的贪心,我们对世界上很多的事情,我们不要去贪,如果贪的话,我们就会堕 落,我们就会迷茫,我们就会恐惧,我们就会生出一些不好的意念。因为当一个人在世界上有很多事情达不到的时候,他就会做出一些出乎人之常情的事情。
当你去追求一样东西而又追求不到的时候,你可能就会产生一些不是正常人所能想出来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随随便便谈恋爱,到了最后呢,产生一些感情上的纠葛,再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然后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不便。我们学佛也是这样,我们首先要控 制好自己,因为要学佛,我们首先要控 制好自己的生活习惯,控 制好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性,然后要懂得克制自己,要懂得谦卑,要懂得怎么样来做好一个人。有了这些之后呢,你对世界上很多的欲 望,不去追求,吃东西,我也不追求,做任何事情,我都不追求,这样的话,你慢慢地就会越来越好不贪,生活过得平安幸福。
今天台长继续给大家讲,我们学佛,首先要感恩菩萨的慈悲。你们越是感恩菩萨的慈悲,你们会越觉得菩萨可爱。我们做人也是这样,如果你越觉得这个人很慈悲,你自己也觉得我很慈悲,你看到所有的事情都会觉得很亲切了, 因为菩萨是最慈悲的。当你心中有恨的时候,你只要想起慈悲,想想这个人也蛮可怜的, 你就会觉得很亲切。所以,当你经常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你妄想的念头都会消除。妄想是什么?
妄想就是不应该你想的,不应该你得的事情,你偏要去想,你就会得到一些不好的念头,这就是妄念。台长跟大家说,我们学佛修心,做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行的是什么?我们就是要学菩萨真正的慈悲,修的就是佛心,行的就是佛道,学的就是佛理。我们要懂得,在人间怎么样来真正地学佛。嘴上讲一套,那是没有用的。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把妄念打消。犹如我们在生活当中,夏天了,特别热的时候,你就该去冲个凉,那个时候,你会感觉到透体清凉。因为你的心,从里面到外面,发出来都是慈悲清凉的。所以,你就不会有嗔恨心。因为你心中有慈,所以,你看见谁都觉得很亲切,看见谁都很喜欢,这个就叫“法悦”。
大家知道,经常心中有佛,经常胸怀佛的人,他有如甘露灌顶。我们说,甘露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灌顶就是从你的头 到脚全部地洒下,所以,学佛要真正地理解佛,念佛要念菩萨真正的心。很多人念佛叫有口无心,我们念经念佛,从心到外表,都要以菩提心为是。我们要能够念佛、学佛、念经,一定要发愿,一定要修行。因为你单单念经,你又没有行为,你这个学佛是不真切的。也就是说,你嘴巴上说一套,而没有落实到你的行为上,你所做的一切,是不那么真切的。我们的业障非常深重,因为我们人从累世积累的那些孽障到了今世,非常地重。我们的心灵为什么会受伤?我们的业障太重了。我们的身 体为什么会生病?也是因为我们的业障太深了。我们怎么样来克除自己心中那些不好的东西?那就是靠着菩萨,靠着观世音菩萨,靠着我们自己好好地念经,要修心啊!我们的心,念经的时候要达到一心不乱。我们很多人就是心太乱,就是坐在那里念经,心也停不下来,意境也停不下来,满脑子意境乱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修好心的原理。
很多人天天在打坐,又有很多人天天在念经,他为什么念不好呢?因为他的心不纯,他在念经的时候,想的都是人间的一些杂事。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只有平时一心不乱,那么你念经的时候,当你求菩萨才会灵验。因为你的心太乱 了,所以,就该你在念经的时候,本来一部好好的经,也会被你念得乱七八糟。前面念到后面,当中拖泥带水的,有时候,少字、漏字、缺字,这样的经 文,你怎么样能够念得好呢?犹如读书一样,一个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如果心里一乱,他的学业一定不能上进。我们只有明白这些道理,我们才能够克服它,当你不能明白,你就不能克服它。犹如我们知道自己的胃不好,我们吃东西,就不能吃得太凉,我们吃东西就不能吃得太快一样。犹如我们知道自己的腿脚不利索,我们老人家就不会走得很快、不会奔跑一样。只有了解自己的病,我们才能克制自己的病,才能解决它的问题。如果你连自己身上的毛病都不知道,你怎么能够好好地克制和改正呢?
很多人发愿、修行,但是情不真切,就是对菩萨还不是完全理解,对自己的毛病也不是想真正地改。只不过想,我今天能不能求菩萨保佑我,让我人间的事情能够平平安安?而不知道,我们在人 世 间的业障太深重了。我们怎么样能够看到自己的根性呢?你要看到你自己的良心啊。现在很多人良心都没有,更谈何救 度众生呢?整天想着自己,不为人家想,这个人能修好心吗?大家想一想,我们要懂得冷暖自知啊。就像一个人喝水一样,冷暖要自己知道,你要知道自己到底是要修到什么程度,你才能做那方面的事情。很多人不知道,以为自己做得很好,以为自己能量很大,但是呢,他在真正帮助人家的时候,他用狭隘的、自私自利的心去救 度众生,最后,他没有功德,反而还会给他带来很多的业障。
台长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位老人家,他去救圝度一些小女孩,在给小女孩说法的时候,他就动了一些不是太好的心念,当然,也没有动很多很不好的心念。但是,在同样的弘 法 度众当中,因为他的这些心念,使他产生了很多的心病。等他看不到这个小女孩来的时候,他就会念经念不好,拜佛拜不稳,学佛 学不顺,这就是他已经被他的六根所缠住了。所以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一个人如果根气不净,他念佛也念不好,念经也念不好。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照顾到自己的心源啊。什么是心源?就是你心里的源泉啊。我们的良心就是我们的源泉啊。我们的良心、本性,如果不能契合佛体,就是说,你不能够照顾到菩萨的心,你的心不能和佛心二者合一,那你是念不好心、念不好经的。
所以,我们要反念自念。也就是说,当我们念经的时候,我们要翻来覆去地念,我们要自己自心地来念。我们要自己用心地念,我们就算念得不好,我们反过来,倒过去,再念。我们又要反观自观,也就是说,我们看问题,正面看看,反过来看看,同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用什么眼光来看,这叫反观、自观。要自己来看一看,要反过去,再来看一看这个问题。
要观外无念。也就是说,我就算看见生活中有很多的挫折,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和烦恼,我要看了之后,没有念头,所以,自己要全念即观啊。就是说,我所有的念头,就像我所看到的一样,我没有看到什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烦恼,我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话,你的心才会平静。反之因为你看不起人,你的心就会起烦恼;因为你觉得这个人修不好,你就会有烦恼;因为你觉得这个人很麻烦,所以,你的心也会跟着他一起麻烦起来。
说人者,就是是非者。所以,我们不要去说人家不好。我们学佛的人,不要去谈论人 世 间的“杂念”。“杂念”是什么呢?就是不是正的东西,称之为“杂念”。如果你正念现前,你就没有杂念。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要全观无念,观外无念,念外无观,全念即观啊。大家要好好地理解这些话。
台长用白话再给大家讲一讲,你就是说,念头来了,如果你在人间有一个坏念头,或者一个好念头来了,你就要把它当成没有念头。如果所有的念头全部来了,你就把它作为一种看到的事情。即观是什么意思呢? 全念即观就是,你全部的念头,就像看到的一样,一扫而过,而不能留存在你的意念当中。当你的念头想过之后,你就没有看到任何事情。所以叫念外无观。全观即念,就是所有你看到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你的念头已经在了,但是你把这些念头全部去除了,那么你就是观外无念了。当你看到了外面所有的一切,你什么念头都没有了,那你就是空了。
听众朋友们,大家知道,我们做人,实际上是很难的。我们本身自己做人已经很难了,因为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我们总以为自己身上的毛病不是毛病,而是正常的。我们过去做人做得很差劲,我们自私自利,我们就想到自己,不想到人家。而今天,我们学佛做人了,我们也只不过做一个一般的人。很多人以为,学佛当中,五戒是和尚、尼姑的事情,难道我们做人就可以杀生、邪淫、妄语、偷盗,还有喝酒吗?
很多人,喝了酒,做错了很多事情,等到酒后被抓起来的时候,他还在后悔,这就是他自己在学佛当中,他不知道要有戒 律。而我们真正学佛的人,一定要懂得,我们无论如何要有戒 律。一个人的戒 律很重要,一个能够守戒的人,就是说能够不说人家不好,不做坏事情,不去动坏念头的学佛人,这些都是属于守戒。很多人以为自己要点名气、要点名声,是很正常的。实际上,学佛的人连这个都不要。要它干嘛?名利如风随影啊。就像一阵风一样,你的名声再大,你又怎么样呢?你今天做市长了,你又得到了什么呢?你今天做总 理了,你又怎么样呢?
大家想想,我们去参观澳大利亚国 会的时候,在博物馆当中,会把历届的总 理照片放出来,而后代有几个人能知道过去有多少总 理呢?我们说,人要留给后人的是德,而不是名。就算留一个名,也要留一个好名声。大家要明白,我们学做人,为人父母,我们必须给孩子留德啊,而不能给孩子留名啊。我们留财,还不如留德给孩子。学佛人连高傲心都要去掉。大家要记住,今天我学佛了,我在念经修行了,我在人间做任何事情,我就好好地做,我没有必要去沽名钓誉。因为当你成为名人之后,实际上,你就有分别心了,你要把所有下面的需要救 度的众生都看成名人,他们都具有佛性,他们才是真正需要救 度的。
而我们学佛人,如果把名利放在前面,你同样地去救 度众生,你就会先照顾那些有名有利的人,而不去考虑到劳苦大众。所以,学佛人,首先就要学会放下自己的分别心,我有何德何能?我们都是观世音菩萨的佛子,我们就是要好好地学习,我们就是要能够学佛从没有到有,那就是我们要学的佛性。我们要从有到没有,就是把我们的坏习性从有到没有地改掉,那你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