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传位太祖一脉原因在于:
1、靖康之乱,太宗子嗣,屠戮殆尽
众所周知,宋太祖殁后,太宗兄终弟继后。太祖子弟随之星散民间。靖康之耻后,开封城破,赵氏皇族此时也被全部掳走到北国受苦,变为奴隶,实在凄惨至极。
康王赵构因为幸运,落网得生,所以北宋残余力量,推举他所为抗金大旗,集结在其麾下向金军复仇。但是北宋的孱弱,金军的强悍却也让复仇的希望落空,赵构一次一次被金兵深入江淮追杀不止。
2、南北共治,大局已定,以待来者
伴随中兴四将的通力合作,吴阶守蜀的坚如磐石,王彦太行山义军在敌后的向死而战,蛰居江南的南宋政权终于得到久违的安生。而此时南国的宋,北国的金却同时意识到隔江而治似乎才是共赢之道。
此时赵构认为,无休无止的北伐和迎回二圣,已经变成政治负担,和平建设和等待机变才是长远之道,所以南宋的硬核人物,不是被冤杀,就是被闲置。背巍军、八字军也被拆分星散,赵构自己有了退隐念头。
3、身心俱疲,养子成器,可托大事
赵构年轻时忙于本命,身心俱疲,惊吓过度而无嗣。所以帝系继承人,选自民间的太祖后裔,而高宗继子,恰出自太祖一脉,已孝行闻名 ,在朝中颇有威望,所以被高宗寄予厚望。而孝宗继位后更颇有作为,所以高宗晚年颇为得意,自感所托得人,可以安享晚年了。
对于赵构明明活了81岁,却选择在自己56岁的时候就传位给赵匡胤一方这件事情的原因其实只因这个时候的赵构看清了这一事实。而这个赵构所看到的事实,就是赵构他看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那就是他自己身上的懦弱。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究竟是一个有几斤几两的人,所以,在民族大义上,他选择了自己投降,以保全自己的国家!
因为他怕自己最后也落的和宋徽宗当时那样的结局。但是作为一位皇帝的职责不就是去领导自己的人民,去捍卫自己国家的领土的完整和守住自己民族的尊严吗?但是赵构可以说是深深地自知自己做不到这一点,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选择了自己早早的退位。对于五十六岁的自己他可以说早就已经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了。对于此时的他来说退位看着是“退”,实际上却是“进”。
因为如果真的被敌人攻打过来,到时候他这个做太上皇的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逃跑而不用背负一个背叛国家的罪名了。因为,这个时候的他早已经再也不是这个国家的第一把手也不是负责人了。况且,对于当时的南宋来讲,也是已经开始饱受金兵折磨了。
对此五十六岁的赵构,可以说的难受不已。虽然说他想要有所改变,但是他自己又没有能力去改变!如此一来,不如把自己的位子传出去。再加上当时精忠报国的英雄岳飞,这个时候也被他害死了,对于这时候的他自己来说还有什么颜面,继续掌控一个国家朝政!可以说岳飞的死,加速了他的退位。
一来是因为赵构自“靖康之难”发生之后就无故患上了不育之症,所以一直没有儿子;二来是因为赵构不想担责,他心中对北宋灭亡之事始终存有阴影,所以时刻担心南宋会在他手中走向灭亡。自赵匡胤接受后周恭帝的禅位之后,后周就被北宋取而代之。但是等到赵匡胤离奇驾崩,皇位就落入了他弟弟赵匡义手中,此后北宋皇位皆掌握在赵匡义一脉手中。建立南宋的赵构也正是赵匡义的后代。
北宋末年金军大举入侵,北宋因实力不敌而最终走向灭亡,包括徽钦二宗在内的众多皇族宗室也都成为金军的俘虏。身为徽宗第九子的赵构在宗泽的规劝下并未前往开封救援,从而幸免于难。之后赵构被拥立为帝,成为南宋的开国君王。赵构在康王时期曾经有过一儿五女,其中唯一的一个儿子年仅三岁便夭折。等到南宋建立之后赵构就突然失去了生育能力,此后就不再有子嗣出生。
与此同时,南宋建立之后在岳飞等抗金名将的努力下宋军不再一味挨打,但是金军的彪悍终是给赵构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一味地想要与金国议和,甚至于还导致岳飞冤死。因为担心南宋会重蹈北宋覆辙,赵构与其父皇徽宗一样不想担亡国君的罪名,所以在中年时期便传位给事先挑选好的皇位继承人赵伯琮。
赵伯琮是赵构在没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从仅存的赵氏宗室子弟中挑选出来的,除了他之外赵构还收养了赵伯玖,而他们二人皆是赵匡胤的后代。之后赵伯琮顺利继承皇位,但是退位之后的赵构并未完全放权,朝中军国大事还是由他进行裁决。不过不管怎么说,宋朝皇权终究算是重回赵匡胤一脉手中。
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北宋首都东京,微,钦二帝以及大量皇亲贵族被俘,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后,宋微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南宋自此建立,赵构在位期间对外重用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主和派,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或被杀害,或被罢免官职,对外对金国卑躬屈膝,委曲求和。宋高宗赵构总共活了81岁,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算是长寿皇帝了,尽管赵构很长寿,但是在赵构在其56岁之时就把皇位禅让给赵昚,宋朝的皇位得以重新回归于赵匡胤一脉,是什么原因让赵构在56岁时就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呢?
赵构太累了。赵构在即位之前,曾经两次入金军营帐做人质。靖康之难之时,又眼见自己的父亲宋微宗,哥哥宋钦宗被金军所俘虏。即便成为南宋开国皇帝之后,面对金军的南侵,也是各种逃跑,先后从南京应天府逃亡扬州,又从扬州逃亡杭州等地,在赵构禅让于赵昚的前一年(1161年),赵构面对金海陵王完颜亮的南侵,又做好了逃跑的打算,多年的逃亡生活导致赵构精力憔悴,与其做一个逃亡皇帝,还不如做一个高高在上的太上皇来的实在,操心的事让赵昚去烦恼吧。
断绝赵光义一族的皇位图谋。赵构和在靖康之难中被俘的宋微宗,宋钦宗都属于赵光义一脉,而赵昚却是属于赵匡胤一脉。赵构即位后,南宋国内对迎回微,钦二帝的声音不绝于耳,特别是以微,钦二帝的亲信最为积极,而如果微,钦二帝真的回来,那么赵构的皇位就可能不保,因此赵构对迎回微,钦二帝的态度一直不积极。微,钦二帝后人如果即位,势必会清算这笔账,对赵构百年之后的名声也不好。
赵昚可以做赵构想做却做不到的事。赵构虽然在位期间重用主和派,对金国卑躬屈膝求和,但是这一切可能并不是赵构所情愿的,面对自己父母被金军虏去的惨剧,赵构心中肯定也是悲痛万分,但是面对金军的强势,只能委曲求全,对金国俯首称臣,杀害主战派岳飞,也使得赵构内心愧疚万分,将皇位交给主战派赵昚,让他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修正其在位期间的错误,对于赵构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赵昚上台之后,为岳飞平反,启用主战派人士,积极收复故土,很好的完成了赵构所交托的事。
因此,赵构之所以在56岁时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并且态度十分坚决,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由于宋朝势微,在与金国的对抗中一直处于下风,赵构在皇位之上也是心力憔悴。靖康之难后,微,钦二帝被俘,国内期望迎回微,钦二帝的人大有人在,如果微,钦二帝后人即位,势必会对赵构不迎回微,钦二帝进行清算。赵构在位期间,犯了不少错误,内心对于金国一直是想打却不敢打,禅让皇位于赵昚,能让赵昚修正自己犯下的错误,完成自己想做却不敢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