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乱弹诞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 我来答
北京创典文化
高粉答主

2020-01-01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3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1288万
展开全部

明清时期,各地农村主要的娱乐形式就是看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单调而无聊。在这样的情况下,偶然出现的一出小戏,就能够在沉寂的乡村激起热烈的反响。

永嘉乱弹作为村民特有的戏剧形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产生还受到傩拜活动的影响,它的历史伴随着傩拜的轨迹而发展。在永嘉乱弹的前辈演员中,曾流传着靠佛吃饭的说法。

据清代官员郭钟岳编写的《瓯江小记》中记载:

土风以2月15至3月15,城中各户酬神设牲醴于道,张灯结彩,吹笙鼓簧,六街灯火,彻夜不绝。酬神后迎东狱,会中有方相氏高与檐齐,黄金四目,傩拜婆娑。旁有曲卷,必须周历终一月。

文中记载的傩拜活动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其中的傩舞是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

舞者佩戴形象狰狞的面具,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

这些活动长年出现,促进了永嘉乱弹的产生和发展。另外,早期的赛龙舟活动,也对戏曲的产生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据清代竹枝词诗人石方洛在《且瓯歌·龙船》中记载:

龙太子,白袍服,峨冠长戟威仪素。

大龙华兮草龙朴,摇旗击鼓人赤膊。

在这首诗中,里面的“龙太子,白袍服,峨冠长戟威仪素”其实就是早期戏剧演员们常穿的服饰。

在永嘉乱弹班社就流传有敬九黄爷吃九黄素的故事。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孝武本纪》对九黄爷的解释称,九黄爷是法力无边、三头六臂的神。乱弹班社在举行拜九黄爷仪式的时候,全体演员都必须沐浴、素装,向北方集体跪拜北斗,拜九天,吃九天素食。

以上事实说明,温州的地方戏曲是建立在温州对鬼神信仰的基础上的。可以说,没有人们对祭祀的重视,就不会有温州乱弹的产生,也不会有瓯剧。

温州是宋代南戏的发源地,所谓南戏,在我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是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

明代以后,高腔、昆腔流行于浙江南部,明末清初,温州的戏班以演唱高腔和昆腔为主。后来乱弹腔传入后,逐渐兼唱高腔、昆腔、乱弹腔,并在当地农村流行起类似三月班的戏班。

这种班社起初仅有8个演员,只能演出些乱弹剧目中最普通的小戏,在演出角色较多的剧目时,则采取一个人演几个角色的办法。这些半职业戏班演出的基地大多是在温州农村的庙台和草台子上。

在当时的浙南农村,每地都有大小庙宇。在每年的固定酬神活动中,半职业戏班们就集中在一起为当地的人们演出。有时候,演出的时间为几天,最长的时候也可以达到半个月以上。

在此期间,结合演戏,温州四处的商贩们也集中在一起,名为“会市“。如,在农村稻子成熟以后,各村的农民都要演戏酬神,以庆丰收。有时候,由于几十个戏班子也满足不了很多乡村人们的要求。于是,这些半职业戏班便逐渐发展成为职业性班社。

职业性班社的演员们不仅在酬神的活动中为人们上演戏剧,而且在当地人办红白喜事的时候,也提供演戏服务,这样,温州乱弹就正式以演出的形式出现了。

清代中叶,职业性戏班的演员们又吸收了徽调、滩簧和时调,逐渐发展成为多声腔的剧种。这一时期,演员们演唱昆腔、高腔的声腔慢慢减少,而唱乱弹腔正乱弹、反乱弹的却越来越多。

当时,民间对戏曲团体还不称剧团,而是称“班“。温州一带最早的乱弹班名为老锦绣班,成立于1736年,班主洪全本是温州市郊永强人。洪全本把一批流散在社会上的乱弹演员收拢成班,主要演员有饰演当家旦角的辰生、饰演老旦的冯钦、饰演老外的巴祖、饰演大花脸的番人和鼓师茂魁等人。

老锦绣班是以唱乱弹腔为主,兼演少数几本高、昆腔剧目的戏曲班社,能演84本大戏,这些剧目后来成为温州乱弹的固定传统剧目。

其他的班社由于规模较小,会演的戏不多,所以在当时唱乱弹戏班中有这样的谚语说:

有戏不清楚,去问老锦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