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韩信之间的对决,趣评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名将对决。韩信被称誉为“兵仙“,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可以说,刘邦取得的天下,有一大半都是韩信打下来的。项羽也是一位名将,一直受到世人所敬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特别将项羽与帝王并列,编撰了《项羽本纪》。在楚汉决战的垓下之战中,韩信是韩军最重要的将领,通过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战术,最终将项羽打败并杀死!
中国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名将对决是项羽与韩信。项羽在叔父项梁死之前,名气并不彰显。但是在项梁被章邯杀死之后,通过巨鹿之战,打败了30万最精锐的秦军,一下子名噪天下。在巨鹿打败了30万秦国最后的精锐之后,项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反秦领袖。在灭亡秦国以外,项羽分封18位诸侯,自封为西楚霸王,达到了人生最巅峰。
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项羽不同,韩信出生于贫苦家庭。关于韩信还有一个传说,在韩信最窘困的时候,有一位漂母帮助了他,还鼓励他干点正事。最初,韩信投靠了项羽。由于项羽为人过于自负,并没有重用韩信。于是,韩信投靠了刘邦。在萧何的推荐之下,韩信被刘邦重用,成为了韩军的大将军。在韩信成为汉军大将军以后,实施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可以说,刘邦能够统一天下,韩信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项羽与韩信因为“楚汉之争“而战斗。项羽分封18位诸侯,实际上就是建立了一套新秩序。等项羽建立的新秩序并不稳固,天下还是处处战争。而刘邦消灭了章邯等秦朝故地的三位诸侯以后,就能够坐收渔翁之利,眼看着项羽疲于奔命。事实上,在与项羽的作战中,刘邦本人从未获胜。不过,刘邦手下有萧何为其筹措物资,又有巴蜀、关中稳固的后勤基地,越败越强。项羽并没有稳固的后方基地,反而是越胜越弱。
公元前203年8月,梁王彭越袭击项羽的粮道。项羽在打败彭越以后,准备返回楚地。但当时被封为齐王的韩信出兵准备与项羽一战,项羽对韩信非常忌惮。于是,项羽与刘邦签署了“鸿沟合议”,现在象棋的楚河汉界就是来源于这个典故。不过,刘邦撕毁了合议。在项羽带领楚军撤退的时候,不断侵袭楚军。最终在垓下,韩信想出了一条“四面楚歌”的计策,彻底瓦解了项羽的军心!
趣评之所以认为项羽与韩信之战是含金量最高的战斗,关键就在于,如果没有韩信,最终统一天下的未必是刘邦。因为有了韩信,战术能力超强的项羽最终不得不自刎于乌江!
个人认为长平之战是含金量最高的名将对决,双方分别是秦国的白起,还有赵国的赵括与廉颇,他们之间是为了国家的命运前途而战。
观点是个人的,我不否认其他读者的观点,但我坚持我自己的选择,长平之战才是我个人认为含金量最高的名将对决。
白起,战国名将之首,三十余年军旅生涯,总计作为秦国攻克城池70座,击溃敌人将近一百万,实实在在的“鬼见愁”,其作战思想十分超前,击溃敌人的有生力量,能瞬间击溃的绝不给站起来的机会,白起的歼灭战思想主要展现于以斩杀敌人,次之毁人战略物资,最终考量的才是攻占城池。即使是这样,他仍然攻占了70座城池。
因而于长平之战之中,白起所面临的对手一样是威震天下。廉颇,和白起并且称战国四小名将。其作战思想正对白起,其勇猛果断世间罕见,于战斗思想方面,他是战国时代为数不多的防御战与守城战的先驱且集大成者。尽管后来赵王阵前换将,赵括上位。不过赵括绝非大家所普遍认为的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赵括尽管不如廉颇的经验老道,不过他通晓兵书,他也并非是改守为攻,而是替赵王背了锅,是赵王做出的决策。把最终战争的失败归因在赵括有点委屈他。可说赵国之战不仅仅便是名将间的对决,还有君主间的博弈。
尽管说长平之战之中,廉颇与白起这两位战国四小名将并且没有进行直接交锋,不过整个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而且是我国历史之上十分深远的一次战争(古代三大战役之一),他是战国时期最为强劲的两个帝国间发生的战争,一战而定国姓之战。这前夕绝不是一两位名将的角逐,或者两个国家数位名将的角力,其含金量可想而知。
项羽比冒顿真的还差一点。
多数人不愿提及主要还是因为刘邦输了。
其次是尔朱荣反击陈庆之之战,但尔朱荣的兵力后勤碾压,这一战一开始就不是势均力敌。
大唐战神薛仁贵对阵吐蕃论钦陵,唐军一败涂地。
三国赤壁之战主要还是演义给人印象深刻,魏武周瑜算不上顶级名将。
最长时间的对决应该是宇文泰高欢四次大战(玉壁宇文泰没有直接参与不算),各胜两场,总体宇文泰更强但强的有限。然后是徐达与王保保的拉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