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括户在唐朝是如何实行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唐朝建立后,高祖武德四年(621)、太宗贞观十六年(642)都曾下诏检括户口。高宗、武则天以后,土地兼并发展,农民土地日益减少,无力负担赋税徭役,被迫弃家离乡。特别是武则天晚年,赋役繁重,迫使大量农民逃亡,出现了“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的形势,于是武则天遣十道使括天下逃户。敦煌发现的唐代文书中,有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关于检括甘、凉、瓜、肃等州所居停的沙州逃户的牒一件。《吐鲁番考古记》中也著录了武则天时期的上括浮逃使状一件。说明这次括户确实在广大地区实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