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 我来答
阿肆说教育
2021-06-11 · 我是阿肆,专注于分享教育知识。
阿肆说教育
采纳数:1987 获赞数:28967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特点:

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出现于斯大林时期,但赫鲁晓夫的改革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官僚主义专政的官僚独裁的形成,这也成了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

苏联模式的历史意义:

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

2、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制度,建设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

3、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

4、使人类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我爱学习112
高粉答主

2021-06-10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25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0万
展开全部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有高度集中性、全面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首先: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战略。

再次:否定和限制商品的计划经济。

2、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第一,高度集权的党的领导体制。党和国家融为一体,国家完全隶属于党,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绝对控制。

第二,限制以至取消党内民主。

第三,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滋长了官僚主义,干部只对上级负责。

第四,总书记个人专权模式建立。总书记独揽党政军大权,不受任何组织和法律的限制而可以随意决定重大国务。斯大林执政期间,不需要召开党政大会了。

3、高度集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管理体制

第一,文化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组织和党的领导人说了算。例如:《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由斯大林审定。

第二,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盛行。个人崇拜是国家高度集权的需要,是为执行高度集权制服务的。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第一,建成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苏联模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第三,苏联模式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控制和 管理,改变了苏联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病:

第一,压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经济 发展。

第二,干部特殊化和官僚化严重。

第三,文化专制导致社会意识贫困和教条主义盛行。

第四,长期突出阶级斗争和政治高压,使社会政治气氛和人际关系不正常。

第五,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造就了庞大臃肿的管理机构,为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阳同学
2021-06-10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小阳同学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10 获赞数:30138
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二等奖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特点:

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出现于斯大林时期,但赫鲁晓夫的改革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官僚主义专政的官僚独裁的形成,这也成了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

模式作用

维护社会主义与凝固化

二战结束后,苏联国际地位发生根本改变,外部条件也大为好转,它不再是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红色孤岛”。与此同时,战争胜利提高了斯大林个人及其体制的威望,而被战争强化了的苏联模式又按着惯性,不仅原封不动地用于战后和平时期,而且被凝固化、系统化和理想化。

苏联模式凝固化的标志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在理论上全面肯定30年代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主要表现在斯大林1946年对选民的讲话和1952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

其次是压制党内外出现的改革呼声。这主要反映在对安德烈也夫和沃兹涅先斯基改革思想的批判;斯大林此做法是为了保证苏联社会主义不变质,斯大林死后正好验证了斯大林的观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轮看殊O
高粉答主

2021-06-10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775万
展开全部

苏联模式,即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但是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出炉之后,去斯大林化,削弱集体化,国有企业趋于利润化,破坏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最后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走向了鸟笼经济。

对于苏联模式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总的来看,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二是具体体制、机制的层面。

维护社会主义与凝固化

二战结束后,苏联国际地位发生根本改变,外部条件也大为好转,它不再是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红色孤岛”。与此同时,战争胜利提高了斯大林个人及其体制的威望,而被战争强化了的苏联模式又按着惯性,不仅原封不动地用于战后和平时期,而且被凝固化、系统化和理想化。

苏联模式凝固化的标志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在理论上全面肯定30年代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主要表现在斯大林1946年对选民的讲话和1952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其次是压制党内外出现的改革呼声。

这主要反映在对安德烈也夫和沃兹涅先斯基改革思想的批判;斯大林此做法是为了保证苏联社会主义不变质,斯大林死后正好验证了斯大林的观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小避雷针
2020-04-02 · TA获得超过60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8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17.1万
展开全部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有高度集中性、全面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首先: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战略。
再次:否定和限制商品的计划经济。
2、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第一,高度集权的党的领导体制。党和国家融为一体,国家完全隶属于党,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绝对控制。
第二,限制以至取消党内民主。
第三,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滋长了官僚主义,干部只对上级负责。
第四,总书记个人专权模式建立。总书记独揽党政军大权,不受任何组织和法律的限制而可以随意决定重大国务。斯大林执政期间,不需要召开党政大会了。
3、高度集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管理体制
第一,文化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组织和党的领导人说了算。例如:《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由斯大林审定。
第二,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盛行。个人崇拜是国家高度集权的需要,是为执行高度集权制服务的。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第一,建成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苏联模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第三,苏联模式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控制和 管理,改变了苏联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病:】
第一,压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经济 发展。
第二,干部特殊化和官僚化严重。
第三,文化专制导致社会意识贫困和教条主义盛行。
第四,长期突出阶级斗争和政治高压,使社会政治气氛和人际关系不正常。
第五,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造就了庞大臃肿的管理机构,为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