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在位时期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有什么措施?他的三位贤臣分别是谁?

 我来答
司空午福
2020-02-12 · TA获得超过20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2万
展开全部

        措施;唐太宗根据魏征的意见,定出“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对唐朝同少数民族的矛盾采取了比较和缓的政策。626年,益州大都督奏报僚人反叛,请发兵征讨。他不许出兵,并说,僚人居住在深山野林里,经常出来抢夺,已经成了习惯。地方官如果能正确对待,自然相安无事,不可轻动干戈,杀害他们。唐太宗采取缓和阶级矛盾和各族间矛盾的办法,以求国内和平,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此,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用人和纳谏是唐太宗取得政治成就的两个主要措施。

唐太宗非常重视官吏的任用,对地方长官,更是特别重视。他把各州都督(地方掌管军事的最高长官)和刺史(地方掌管行政的最高长官)的姓名都写在宫里的屏风上,随时记下他们的成绩和过失,以备提拔或贬降。他很注意县令的选择,要五品以上的官员保举能胜任县令的人,而各州刺史则由皇帝亲自选拔任命。

唐太宗对士族地主集团的内部关系进行了一些调整。山东士族是汉魏以来的传统势力,社会地位最高。唐太宗在兼用关陇、山东和江南士族的同时,对山东士族采取既联合又压抑的政策。他在高士廉等人修的《氏族志》里,把山东老牌士族崔氏抑为第三等,从而提高皇族、勋贵、官僚的社会地位,加强皇帝的权力。与此同时,唐太宗极力选拔寒门庶族地主官僚出任中央政府要职。如少年时做过道士的魏征,官至秘书监,参与朝政,出身录事、曾为王世充部下的戴胄,官至户部尚书,参与朝政,自布衣而为卿相的马周,官至中书令。这些人有的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军,有的是太子李建成政治集团中的人。他的著名的文武大臣中,尉迟敬德当过铁匠,秦叔宝原是小军官,张亮出身于农民,官至刑部尚书。还有一些人出身于少数民族。唐太宗采取提拔低级官员参与朝政等办法,开辟官资浅、门户低的人担任宰相的途径。

唐太宗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从贞观元年到三年(公元627—629年),关东、关中各地连续发生水旱霜蝗灾害,关中受灾最重,灾民有卖儿卖女的。唐太宗认为这对于他的统治是一种危险,当即命令灾区开仓救济,准许灾民到非灾区就食。非灾区的人民,也竭力帮助灾民度过灾荒。628年,唐太宗还拿出御府金帛,赎回因灾荒卖掉的子女,归还其父母。

隋末,华北地区的汉族人民有不少被北方的突厥贵族所掳掠。突厥贵族在唐初还不断率兵南下,使北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骚扰和破坏。唐太宗即位后对突厥采取积极抵抗政策,解除了这一威胁。贞观五年(631年)四月,唐太宗派使者把隋末被突厥贵族掳去的汉人用金帛赎回,得男女8万口,使他们恢复平民身份,回到家园和亲人团聚。

唐太宗又并省了很多州县,并把中央各官府的官员从2000多人精简到600多人,整顿吏治,紧缩国家开支。

唐太宗还注意到不夺农时,以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贞观五年(631年)二月,官吏要调动府兵当皇太子举行“冠礼”(成年礼)的仪仗队。那时正是春耕时候,唐太宗说:“农时最急,不可失也。”下令改在十月举行。

上述做法,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对人民都是有利的。在农民的努力下,生产状况迅速好转。贞观四年(630年),全国大丰收,流散的人都返回乡里,以后又连年丰收。由于农民辛勤地生产,到了贞观后期,社会经济已得到恢复。

唐太宗死时53岁。他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在我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中间,他具有比较远大的眼光,较多地注意和推行有利于封建统治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政策。因此,他能“纳谏”、“用才”,注意对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团结,在保护地主所有制的基础上,注意了小农经济的特点,不过分役使人力物力。一般说来,在他统治的20多年中,封建经济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人民得到了在封建社会中较为安定和平的生活。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一个新的高峰。再加上当时的一些历史条件,使唐帝国成为我国历代王朝中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富强繁荣和文明昌盛的封建国家之一。

贤臣;

一、长孙无忌。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二、李孝恭。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

三、杜如晦。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渊攻克长安时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

四、魏征。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徐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终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

五、房玄龄。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被比为汉之萧何。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丽时被委以留守重任。

六、申公高士廉。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七、尉迟敬德。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

八、李靖。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

九、萧禹。隋炀帝萧后之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后来李世民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十、段志玄。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为“周亚夫无以加焉”。

十一、刘弘基。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贞观年间曾随李世民征高丽。

十二、屈突通。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阳。

十三、殷开山。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闼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十四、柴绍。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李渊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

十五、长孙顺德。李世民长孙后之叔。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此后功劳不显。玄武门之变充当打手角色。

十六、张亮。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拒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

十七、侯君集。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

十八、张公谨。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又在事变时充当主要打手,功劳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

十九、程知节。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

二十、虞世南。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

二十一、刘政会。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

二十二、唐俭。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竟奇迹般逃生。后来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

二十三、李绩。本名徐世绩。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亡。

二十四、秦叔宝。本为张须陀部下勇将,张死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

二十五、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追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年)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被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于任上。天宝六载(747年),配享高宗庙庭。谥号“文忠”。

望采纳

纹狸散人
2020-02-12 · TA获得超过3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4
采纳率:68%
帮助的人:18.7万
展开全部
其实政治军事措施还是延续隋朝比较多,科举、征高丽、三省六部什么的不是唐太宗创的,至于鼓励农耕,休养生息是每个开国皇帝都做过的,具体点说的话,军事方面因为战乱已久,天下方定,先签个不平等条约吃点亏,比如渭水之盟,等经济恢复了再翻脸打回去,贤臣远不只三个,凌烟阁就二十四功臣了,选三个的话,典故最多的魏征,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