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M<sup>+</sup>(TM)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的地质基础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近矿围岩蚀变现象作为找矿标志已有数百年历史,有文献记载也可追索到约200年前;根据围岩蚀变发现的大型金属、非金属矿床更是不胜枚举,例如,北美、俄罗斯的大部分斑岩型铜矿,我国的铜官山铜矿,美国犹他州的大型铝矿和许多白钨矿,西澳大利亚的大型金矿,墨西哥的大型铂矿,世界上大多数的锡矿,哈萨克斯坦的刚玉矿等,这些实例充分证明交代蚀变岩石作为找矿标志的重要意义(张玉君等,2002)。

岩石的交代蚀变主要是不同类型的热液与原生岩石相互作用的产物。最常见的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云英岩化、矽卡岩化、白云岩化、重晶石化及锰铁碳酸盐化。某种有用元素的逐步富集是形成矿床的充要条件,而这种成矿物质通常由成矿热液进行迁移搬运和卸载沉淀。近矿围岩蚀变是成矿物质逐步富集成矿过程中留下的印迹。地质学家认为绝大多数矿床都伴随有围岩蚀变现象。在研究近矿蚀变围岩的基础上进行找矿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能够肯定的是热液蚀变岩石的发现,可以指示找矿的空间范围,可以增加找到矿床的机会。

前苏联全苏地质研究所的地质学家于1954年撰写了《蚀变围岩及其找矿意义》的专著(Курек,1954),它是第一部系统讨论蚀变围岩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的专著,该书详尽地阐明了与岩浆成因矿床(主要是金属矿床)共生的热液蚀变岩石的各主要类型、多样性、特征区别、彼此关系、发展规律及含矿性等问题,该书至今仍不失其参考价值。在我国也有专著探讨交代类型、形成过程及找矿意义(赵一鸣,1992)。这些研究不仅提供了提取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依据,而且还加深了对蚀变遥感异常解释的合理性。

在研究近矿蚀变围岩的基础上进行找矿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用热液蚀变岩石提出找矿方向,确定矿床位置。尽管有蚀变岩存在不一定有矿,然而围岩的剧烈而较大范围的蚀变常常与大矿床及富矿石的生成互为隶属,特别是大型-特大型内生矿床一般均具有强烈且较大范围的围岩蚀变。这是以找矿为最终目的提取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依据。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