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关于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建议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https://wyw-base.cdn.bcebos.com/pc-content/follow.gif)
目前,我国处在工业化进程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历史阶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恶化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比节约资源的问题更加突出,解决问题的难度更大。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其中建立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政策是当前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自然资源中物质资源(土地、水、矿产等)和空间资源(地质环境、气象环境等)既是构成生态环境的重要要素,又是生态环境存在的形成。人类依赖自然资源生存、发展,就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不与天争,不与地争,不与人争,才能长治久安。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空间资源的占有、使用的经济关系没有理顺,空间资源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健全完善。空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还未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环境治理成本没有完全纳入经济核算等,这是环保问题屡治屡生的经济原因,也是保护生态环境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制定、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政策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提高到以人为本,提高到满足人的生活质量的高度,这既是人类共同的要求,也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要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既要遵循经济规律,更要遵循自然规律。这是制定、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思想基础。
第二,研究生态环境发生、发展的规律,确定生态环境正向运动和反向运动的机制、标志,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
第三,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中,建立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双指标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必要的、可行的,是与世界接轨的。实践证明,它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它的缺陷和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还必须建立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保护生态环境的量化指标。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使人类生存既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又有优美的生存环境。
第四,政策导向,宏观调控,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政策。
(1)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中,确定保护生态环境的刚性约束指标。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类似的刚性约束指标等,并辅之实施相应的严格考核办法,保证目标任务实现。
(2)在国家规划的不同功能区,分别确定经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发展指标,用双指标体系调节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在城市和农村分别确定经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发展指标,用双指标体系调节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依据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要求,列出支持、鼓励、限制、允许、禁止的产业目录,严格执行。
(4)建立作为空间资源的生态环境的有偿占有、有偿使用制度,像物质资源一样建立空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5)设置合理的生态环境税费制度。在税费调节中,体现支持、限制的政策导向。
(原载《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专家建议》2007年1月4日)
![](https://ecmc.bdimg.com/public03/b4cb859ca634443212c22993b0c87088.png)
2024-09-26 广告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