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成针》的译文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铁杵磨成针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近义词】:铁杵成针、持之以恒
【反义词】:半途而废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作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媪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新义】
从表面上看,这个成语是褒义的。但仔细想想,将一个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这不明显是浪费吗?既浪费了一根铁杵,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何况对于一个老太太来说?持之以恒的毅力固然可贵,重要。但也要注重一个“效率”啊。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近义词】:铁杵成针、持之以恒
【反义词】:半途而废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作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媪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新义】
从表面上看,这个成语是褒义的。但仔细想想,将一个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这不明显是浪费吗?既浪费了一根铁杵,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何况对于一个老太太来说?持之以恒的毅力固然可贵,重要。但也要注重一个“效率”啊。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