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西厂和东厂是怎么形成的?有怎样的作用呢?

 我来答
满屋新鲜事
2020-09-10 · TA获得超过566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822
展开全部

东、西厂以及内行厂,还有锦衣卫形成中国明代的厂卫制度,是为了将强中央集权,直属皇帝的侦讯机构,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与皇帝的重视程度。


机构的形成

最早成立的是锦衣卫,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置,特令掌管刑狱,赋有巡察缉捕之权,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秘密审讯。

其次成立的是东厂,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置,全称“东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除了有巡察缉捕之权之外,还有监视锦衣卫的意图。

第三成立的是西厂,由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增设,全称“西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其权力超过东厂,之后经历了撤销、短暂恢复后又被撤销。

最后成立的是内行厂,是在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初年(1506年),由大宦官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设置,又叫“大内行厂”、“内厂”、“内办事厂”,自成系统,侦缉范围比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三个特务机构还要大,除监察臣民外,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也在监察之列。

终明一朝,只有锦衣卫、东厂制度持续到明朝灭亡;西厂从设置到最终撤销经历约十年时间,内行厂从设置到最终撤销经历约五年时间。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立西厂,首任提督汪直,成化十八年(1482年)随着汪直被调出京城被撤销,正德元年(1506年)再次复开西厂,由太监谷大用出任提督;同年由于大宦官刘瑾与执掌东、西厂首领不合,另行设立内行厂,权利在东、西厂之上,正德五年(1511年),随着刘瑾倒台,明武宗下令撤销西厂和内行厂。


东、西厂的区别

东、西厂并行总共约有十年时间,分前后两个五年阶段。

第一个五年阶段:从成化十三年(1477年)至成化十八年(1482年)。

西厂是成化年间,随着京城内出现“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出现,以及妖道李子龙用旁门左道网罗一批官员、宦官意图不轨,明宪宗朱见深感到消息闭塞,就让身边小太监汪直出道宫外打探消息,结果让明宪宗朱见深很满意,随之成立了西厂。由汪直出任首任提督,军官主要从锦衣卫中选拔,然后这些人再自行选置部下,短短几个月内,西厂人员极度扩充,其势力甚至超过了东厂。

西厂的职能与东厂基本重合,主要负责巡察缉捕、刺探消息,由皇帝亲信宦官担任首领,直接对皇帝负责。因此,东、西厂的权利大小主要取决于皇帝对首领宦官的宠信程度,无疑西厂的汪直更的明宪宗朱见深宠信。汪直利用西厂拼命的构置大案、要案,打击京内外官员,后来随着汪直权力极度膨胀,引起皇帝朱见深的警觉,在其后的权力角逐中,汪直失败,被调出京城,西厂也随之解散。

总体来说,在这个阶段,东厂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受到西厂制约而存在。

第二个五年阶段:从正德元年(1506年)至正德五年(1511年)。

宪宗的孙子武宗朱厚照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重新设立,首领为“八虎”之一谷大用,而东厂首领则为“八虎”之一马永成,东、西厂皆受“八虎”之首刘瑾的指挥。此时,东、西厂互相制约,两位首领都受新皇帝朱厚照的宠爱,彼此争权夺利、互相拆台,与刘瑾也充满矛盾,刘瑾另行设立了内行厂由本人直接统领,其职能与东、西两厂一样。由于刘瑾朱厚照的宠爱,所以内行厂权利范围在东、西厂之上。


总体来说,在这阶段,东、西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争宠,同时受到内行厂约束,彼此之间权利平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