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是什么东西
佛手是一种食物,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茎叶基有长约6厘米的硬锐刺,新枝三棱形。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有透明油点。
花多在叶腋间生出,常数朵成束,其中雄花较多,部分为两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带紫晕,春分至清明第一次开花,常多雄花,结的果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药用,皮鲜黄色,皱而有光泽,顶端分歧,常张开如手指状,故名佛手,肉白,无种子。
扩展资料:
佛手的香气比香橼浓,久置更香。药用佛手因产区不同而名称有别。产浙江的称兰佛手(主产地在兰溪县),产福建的称闽佛手,产广东和广西的称广佛手,产四川和云南的,分别称川佛手与云佛手或统称川佛手。
云南还有一些栽培品种,它的果肉有酸的也有甜的,果皮近于平滑至甚粗糙,果萼薄或增厚呈肉质,种子平滑或略具钝棱。
手指肉条挺直或斜展的称开佛手,闭合如拳的称闭佛手,或称合拳(广东新语),或拳佛手或假佛手。也有在同一个果上其外轮肉条为扩展性,内轮肉条为拳卷状的。
一、植物介绍
1、形态特征:佛手是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其刚长出来的枝、芽为紫红色,茎上有很多刺,长4厘米左右。其叶子为单叶,叶柄不长,形状一般是椭圆形。其花为总状花序,每朵花有5片花瓣。果实为手指状,表皮黄色,果肉透明,可以食用。
2、生长习性:佛手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光照充足的环境。它不耐严寒,而且比较怕旱,不过有比较耐贫瘠,而且耐涝。温度在22-24℃的时候,植株生长较快,冬季不能低于5℃,不然植株就会被冻伤。通常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中。
3、养护方法:养殖佛手需要配制营养土,将腐殖土、河沙和泥炭土按照6:3:1的比例混合作为基质,既有不错的排水性,又能提供一个酸性生长环境。日常养护中要经常浇水,气候干燥的话需要适当喷水。在植株的孕蕾期、开花前和开花后需要施有机肥,这样有利于植株坐果。
4、繁殖技巧:佛手的繁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扦插法,另一种是嫁接法。扦插要选择7-8年的健壮植株,剪取一根生长旺盛的枝条,长度在20厘米左右,剪掉它的叶子和顶部嫩梢,将其插入到沙土中,适当浇水等待生根。嫁接一般在8-9月进行,选择4-5年的健壮植株作为砧木,切去多余的分枝,只保留一个,切去分枝的地方削掉一些皮层,将去年生长的枝条作为接穗,将其插入到削去的皮层中,贴合后绑好即可。
佛手通常是一种芸香科植物,形状大多像手指,多数可以用作中药。一般能够起到理气化痰以及止呕消胀的作用,并且具有疏肝健脾以及和胃的效果。
佛手按果形分为伸佛手和拳佛手,按花色分为白花佛手和红花佛手,按产地可分为广佛手、金佛手、川佛手等。
广佛手:树体高大,枝条下垂不明显,嫩梢呈紫红色,叶片大、呈深绿色,叶缘为波缘,花呈紫红色,果实呈大拳形、呈淡黄色,耐寒性差。
金佛手:树体矮小、树形紧凑、枝条呈淡灰色,嫩梢呈淡绿色,叶片较小、呈青绿色,叶缘平缘,花呈白色,果中大、较耐寒。
川佛手:树体高大,枝条呈褐色、易披散,嫩梢呈暗紫,叶片大、呈深绿色,叶缘波缘,花呈紫红色,果实呈大拳形、长椭圆形或近筒状、果皮呈淡黄色、粗皱,耐寒性略差。
基础知识一览
别名
佛手柑、手柑
性味
味辛、苦、酸,性温
归经
归肝、脾、胃、肺经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小试牛刀
1、《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2、《本草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3、《本经逢原》: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注意事项
阴虚有热、气虚无滞者慎用。
膳食食谱:佛手黄豆鸡脚汤
材料:
佛手 2个
黄豆 100克
鸡脚 6只
猪扇骨 250克
萝卜 半个
生姜 一块
做法:
1.把全部材料洗好放进汤锅,加入10碗清水。
2.大火煲至水开后,继续大火10分钟,转小火煲40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