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税法上的折旧和会计上的折旧会不同?

 我来答
一莲爱教育
高能答主

2021-11-15 ·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17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2万
展开全部

具体来说都是对资产的折旧,定义上没有区别,原理也没有区别,只是说法有所不同,直线法只是税法折旧的方法,其原理与会计上的平均年限法一样。

实务中,对于同一项资产税法和会计的折旧规定有可能会不同,于是就会出现税法与会计上对于所得税的确认的差别,这就产生了所得税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项固定资产买价80万,会计上折旧年限为8年,税法上为10年,税法与会计的折旧方法相同,都是直线法计提.那么税法年折旧额为8万,会计为10万,产生2万的差异,这个差异便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本年会计利润为100万,那么所得税做账:

应纳税所得额=100+2=102万。

(税法)应交税费=102*25%=25.5万。

(会计)所得税费用=100*25%=25万。

借:所得税费用25。

递延所得税资产0.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5。

霖霖箖
高能答主

2021-11-15 · 学习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努力才出彩人生。
霖霖箖
采纳数:106 获赞数:216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9号)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其按会计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高于按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部分,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已期满且会计折旧已提足。

但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尚未到期且税收折旧尚未足额扣除,其未足额扣除的部分准予在剩余的税收折旧年限继续按规定扣除。

两者的计提方法不同,要按税法规定的计提方法:

(1)因为在设备实际使用期满时,才处置设备(即变现),所以,不论税法的折旧年限比会计折旧年限长或者短,都应该在设备实际使用期满时确认残值的流入及变现净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

(2)因为涉及折旧抵税问题,所以,计算年折旧额时,一定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

(3)固定资产变现的净损益=企业预计的净残值-变现时的折余价值=企业预计的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变现时按照税法的规定计提的折旧总额)。

(4)变现净损失抵减所得税支出,变现净收益增加所得税支出。

例如:

(1)假设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6年,设备实际使用了5年,设备原值为6万元,税法规定无残值,直线法折旧,企业预计净残值为0.2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则应该在第5年末确认残值的流入及变现净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年折旧额=6/6=1(万元),只不过这个时候,设备变现时,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并有全部计提,还剩1年的折旧δ计提,计入变现时的设备折余价值中,此时,折旧抵税只能抵税5年。固定资产变现的净损益=0.2-(6-1×5)=-0.8(万元),变现净损失抵税=0.8×25%=0.2(万元)。

(2)假设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4年,其他条件不变,则也是应该在第5年末确认残值的流入及变现净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这个时候,年折旧额=6/4=1.5(万元),设备变现时,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全部计提(第5年计提的折旧为0),折旧抵税只能抵税4年,变现时的折余价值=6-1.5×4=0;固定资产变现的净损益=0.2-0=0.2(万元),变现净收益纳税=0.2×25%=0.05(万元)。

强调:(1)计算年折旧额时,一定要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计算。(2)确定折旧抵税的年限时,按照税法折旧年限和企业预计使用年限中的短的确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